一种测距式防入侵防碰撞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70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距式防入侵防碰撞监测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一、激光测距传感器二、MCU、控制中心、报警模块和电源,激光测距传感器一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分别安装在车间内高危设施两侧对应运行方向的位置上或同时安装在车间危险区附近侧面的墙体上,且位于车间侧面墙体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一安装在距离危险区较远的一侧、激光测距传感器二安装在距离危险区较近的一侧。通过设置激光测距传感器一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取代红外对射原理监测,进行距离监测和防碰撞监测,安装仅需一边布线,功耗较低,而且测量距离较远,实用性强,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提高高危车间和高危设施作业安全性,提高了高危作业效率。提高了高危作业效率。提高了高危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距式防入侵防碰撞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危作业监测
,具体为一种测距式防入侵防碰撞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钢铁企业的连铸炼钢过程中,涉及较多高危作业,就二次冷却车间和炼钢车间而言,二次冷却车间里的结晶器出口到拉矫机之间长度区间内,铸坯会被进行强制冷却,车间内部温度极高,工作人员必须穿防护服才能短暂进入车间内作业,如有非工作人员误入,将会遭到严重的烫伤灼伤,设立专人监控又会浪费人力资源,常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在炼钢车间内,一般会部署多台天车,天车工作任务繁重、调度任务复杂,部分天车共用滑行轨道,如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天车碰撞事故发生,因此在天车运行过程中,需对天车之间的距离、天车与车间墙体之间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
[0003]现有技术中,多数传统高危作业监测多利用红外对射原理进行防入侵和距离监测,红外对射需要红外发射器与接收器两边布线,安装较为复杂,且功耗较大,最局限的是红外对射所能够监测的距离一般不大,无法满足工厂较大距离监测要求,故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距式防入侵防碰撞监测装置,用于解决高危作业中传统利用红外对射原理进行防入侵和距离监测存在的布线安装复杂、功耗较大以及无法满足较大距离监测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测距式防入侵防碰撞监测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一、激光测距传感器二、MCU、控制中心、报警模块和电源,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一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分别安装在车间内高危设施两侧对应运行方向的位置上或同时安装在车间危险区附近侧面的墙体上,且位于车间侧面墙体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一安装在距离危险区较远的一侧、激光测距传感器二安装在距离危险区较近的一侧;
[0007]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一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均与MCU信号连接,所述MCU同时与控制中心和报警模块信号连接,且控制中心也与报警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电源为激光测距传感器一、激光测距传感器二、MCU、控制中心和报警模块供电。
[0008]优选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一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均为TOF型传感器,且监测精度为1mm。
[0009]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
[0010]优选的,所述高危设施包括天车。
[0011]优选的,位于车间侧面墙体上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一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2m,且二者之间距离为0.5m。
[0012]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安装在车间内的墙体上,且位于车间侧面墙体上的激光测
距传感器一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对应的报警模块安装在激光测距传感器一相对远离危险区的一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激光测距传感器一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取代红外对射原理监测,激光测距传感器一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能够监测距离变化,高危车间内激光测距传感器一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分别接收到信号变化则预示可能有人入侵,从而进行防入侵监测,在高危设施上光测距传感器一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能够分别接收到信号,能够反应运行距离和速度,进行距离监测和防碰撞监测,相比之下,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仅需一边布线,功耗较低,而且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测量距离较远,实用性强,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提高高危车间作业安全性,也提高了高危车间作业效率,解决了高危作业中传统利用红外对射原理进行防入侵和距离监测存在的布线安装复杂、功耗较大以及无法满足较大距离监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激光测距传感器一、激光测距传感器二与高危设施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监测原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车间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激光测距传感器一;2、激光测距传感器二;3、MCU;4、控制中心;5、报警模块;6、电源;7、高危设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测距式防入侵防碰撞监测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MCU3、控制中心4、报警模块5和电源6。MCU3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设定判定距离远近的阈值,该阈值小于高危车间内危险区域对应该侧高危车间的宽度,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监测距离数据小于该阈值则表示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光路被阻挡,判定入侵。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均为TOF型传感器,且监测精度为1mm,具有监测精确的特点。报警模块5包括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同时发出灯光和声音报警,报警传达率高。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分别安装在车间内高危设施7两侧对应运行方向的位置上,高危设施7包括天车,将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安装在天车的两侧,监测相邻天车之间的距离以及天车与车间墙壁之间的距离,监测出距离变化的快慢则是高危设施7运行的快慢,则可以根据速度进行预警;
[0022]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均与MCU3信号连接,MCU3同时与控制中
心4和报警模块5信号连接,且控制中心4也与报警模块5信号连接,电源6为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MCU3、控制中心4和报警模块5供电。
[0023]实施例二
[0024]如图2

3所示,一种测距式防入侵防碰撞监测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MCU3、控制中心4、报警模块5和电源6。MCU3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设定判定距离远近以及距离变化快慢的阈值,该阈值为相邻天车或天车与墙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天车的相对移动速度,可设定距离和速度为5m、0.4m/s。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监测距离数据小于或等于该距离或大于或等于该速度则判定有碰撞风险。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均为TOF型传感器,且监测精度为1mm,具有监测精确的特点。报警模块5包括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同时发出灯光和声音报警,报警传达率高。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同时安装在车间危险区附近侧面的墙体上,且位于车间侧面墙体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安装在距离危险区较远的一侧、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安装在距离危险区较近的一侧,有人意外闯入时,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先接收到信号变化,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后接收到信号变化,则识别为意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距式防入侵防碰撞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MCU(3)、控制中心(4)、报警模块(5)和电源(6),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分别安装在车间内高危设施(7)两侧对应运行方向的位置上或同时安装在车间危险区附近侧面的墙体上,且位于车间侧面墙体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安装在距离危险区较远的一侧、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安装在距离危险区较近的一侧;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均与MCU(3)信号连接,所述MCU(3)同时与控制中心(4)和报警模块(5)信号连接,且控制中心(4)也与报警模块(5)信号连接,所述电源(6)为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激光测距传感器二(2)、MCU(3)、控制中心(4)和报警模块(5)供电。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挺生张伟张业成朱水元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