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PD-L1纳米抗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66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P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PD

L1纳米抗体及其用途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1月20日、申请号为202011309419.7、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抗PD

L1纳米抗体及其用途”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3]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2月5日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1235055.X且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含有TGF

β抑制剂的三功能融合蛋白及其应用”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4]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PD

L1纳米抗体及其Fc融合蛋白,以及该抗PD

L1纳米抗体及其Fc融合蛋白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5]在经典免疫监视理论中,免疫系统可以识别肿瘤抗原并将其消除。如果免疫系统能够完全消除肿瘤细胞,那么免疫清除可以稳定进行。如果肿瘤细胞通过突变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免疫系统将会进行重新平衡。在这一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逐渐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在免疫系统的压力下变弱,使得肿瘤细胞的侦测变得更为困难。
[0006]致癌基因的激活导致肿瘤细胞改变自身及肿瘤微环境,使得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间的平衡被打破。当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进入逃逸阶段,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会提高,而肿瘤细胞丢失MHC分子使其避免被免疫细胞识别和消除。肿瘤微环境也可以通过释放免疫抑制因子抑制免疫系统,例如IL

10、TGF

β等。肿瘤细胞表面也会高表达免疫抑制蛋白(例如程序化死亡配体

1、PD

L1),当效应T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时,PD

L1与PD

1相互作用并诱导T细胞发生凋亡,这是肿瘤对免疫系统产生耐受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迅速生长,发生转移。如果人为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统并将其重定向到肿瘤细胞,从理论上来讲肿瘤组织就能够被清除,而免疫治疗的理论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证明。
[0007]免疫疗法可分为两类:特异性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在类别中特定疗法,包括以下治疗策略:肿瘤疫苗通过注射肿瘤激活免疫细胞对患者的抗原。肿瘤疫苗包括:灭活的肿瘤细胞疫苗,肿瘤抗原疫苗,肿瘤DNA疫苗,树突状细胞(DC)疫苗和细菌疫苗。特异性ACT免疫疗法主要包括三种治疗方法:
[0008]a)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淋巴细胞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并在体外培养。TIL可以分泌具有特异性抗肿瘤的IL

2能力。
[0009]b)T细胞受体(TCR)治疗: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通过其单链抗体片段(scFv),并将单链抗体片段TCR通过病毒载体克隆到正常T细胞中。因此,正常T细胞变为特异性肿瘤杀伤T细胞。
[0010]c)CAR

T:T细胞通过基因修饰获得具有肿瘤特异性受体T细胞。与常规T细胞识别机制不同,CAR

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不受到MHC分子的限制。因此,CAR

T细胞能够通过增加共刺激信号分子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能力。
[0011]在非特异性ACT免疫疗法中,有两种主要应用治疗方法:分别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手(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LAK)细胞治疗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手(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
[0012]a)LAK细胞治疗:LAK细胞一方面利用IL

2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免疫细胞,包括NK细胞和T细胞等,另一方面通过过表达FAS配体,增强对靶细胞的识别能力,并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细胞杀死肿瘤细胞。
[0013]b)CIK细胞治疗:CIK细胞来源于病人或健康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体外条件下受到抗CD3抗体、IFN

γ和IL

2刺激下扩增。CIK细胞主要通过FasL和穿孔素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0014]免疫检查点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保护性分子,在正常机体中防止由于T细胞过度活化引起的炎性损伤。肿瘤细胞能够利用这一特性,过度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杀伤,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可以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检查点活性,重新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反应,实现抗肿瘤的效果。T细胞的完全活化受“双信号”系统调节:第一信号来自其自身TCR(T细胞受体)与抗原的MHC的特异性结合,即T细胞识别抗原;第二信号来自共刺激分子,该信号参与由抗原呈递细胞(APC)表达的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上的相应受体或配体(例如CD28)的相互作用。例如CD28

B7是正向共刺激信号,而负向共刺激分子主要是CTLA4

B7途径和PD

1/PD

L1途径。在肿瘤细胞侵入后,这种抑制途径被肿瘤细胞利于抑制T细胞活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
[0015]PD

1(CD279)最早于1992年被报道,人PD

1编码基因PDCD1位于2q37.3,全长2097bp,由6个外显子组成,翻译产物为288个氨基酸组成的PD

1前体蛋白,剪切前2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后得到成熟蛋白质。PD

1包括胞外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结构域,疏水跨膜结构域和胞内结构域,胞内尾部结构域N端ITIM基序包含2个磷酸化位点,C端则是一个ITSM基序。PD

1是膜蛋白,属于CD2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主要表达在激活后的T细胞表面,此外还在胸腺的CD4

CD8

T细胞、活化的NK细胞和单核细胞有低丰度表达。PD

1有2个配体,分别是B7蛋白家族的PD

L1(CD274,B7

H1)和PD

L2(CD273,B7

DC),PD

L1和PD

L2氨基酸序列有40%相同。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表达模式不同,PD

L1组成性的低表达于APC、非造血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细胞)和免疫豁免部位(如胎盘、睾丸和眼睛),炎性细胞因子如I型和II型干扰素、TNF

α和VEGF等均可以诱导PD

L1的表达。PD

L2则只在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中有表达。PD

1与PD

L1在激活的T细胞结合后,PD

1的ITSM基序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进而导致下游蛋白激酶Syk和PI3K的去磷酸化,抑制下游AKT、ERK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PD

L1纳米抗体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PD

L1纳米抗体至少包含一个VHH片段,在所述VHH片段中,包含CDR1、CDR2和CDR3三个氨基酸片段,并且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以下任意一组所示:(1)CDR1:GFTLDDYAIG(SEQ ID NO:21)、CDR2:CISKSGETTNYVDSVKG(SEQ ID NO:28)、CDR3:AAGSWCTVGSMSRQFYLQFFRS(SEQ ID NO:37);(2)CDR1:GFTLDDYAIG(SEQ ID NO:21)、CDR2:CISKSGETTNYVDSVKG(SEQ ID NO:28)、CDR3:AAGSWCTVGSMSRQFYRQFFRS(SEQ ID NO:38);(3)CDR1:GFTLDDYAIG(SEQ ID NO:21)、CDR2:CISKSGETANYVDSVKG(SEQ ID NO:30)、CDR3:AAGSWCTVGSMSRQFYRQFFRS(SEQ ID NO:38);(4)CDR1:GFTLDDYAIG(SEQ ID NO:21)、CDR2:CISKSGETSYYVDSVRG(SEQ ID NO:31)、CDR3:AAGSWCTVGSMSRQFYRQFFRS(SEQ ID NO:38);(5)CDR1:GFTLDDYAIG(SEQ ID NO:21)、CDR2:CISKSGETSYYVDSVKG(SEQ ID NO:32)、CDR3:AAGSWCTVGSMSRQFYRQFFRS(SEQ ID NO:38);(6)CDR1:GFTLDDYAIG(SEQ ID NO:21)、CDR2:CINKSGETTYYVDSVKG(SEQ ID NO:33)、CDR3:AAGSWCTVGSMSRQFFRQFFRS(SEQ ID NO:40);(7)CDR1:GFTLDDYAIG(SEQ ID NO:21)、CDR2:CINKSGETTYYVDSVKG(SEQ ID NO:33)、CDR3:AAGSWCTVGSMSRQFFRQFFPS(SEQ ID NO:41);(8)CDR1:GFTLDDYAIG(SEQ ID NO:21)、CDR2:CISKSGETTFFVESVKG(SEQ ID NO:35)、CDR3:ATGSWCTVGSMSRQFYRQFFHS(SEQ ID NO:42);(9)CDR1:GFTLDYYAIG(SEQ ID NO:22)、CDR2:CISKDGGTTNYVDSVKG(SEQ ID NO:29)、CDR3:AAGSWCTVGTMSRQFFRQFFQS(SEQ ID NO:39);(10)CDR1:GFTLDTYAIG(SEQ ID NO:26)、CDR2:CISKSGETTFFVDSVKG(SEQ ID NO:36)、CDR3:ATGSWCTVGSMSRQFYRQFFHS(SEQ ID NO:42);(11)CDR1:GFNLDLHAVG(SEQ ID NO:23)、CDR2:CISKSGETTNYVDSVKG(SEQ ID NO:28)、CDR3:AAGSWCTVGSMSRQFYRQFFRS(SEQ ID NO:38);(12)CDR1:GRTLDSHAIG(SEQ ID NO:24)、CDR2:CISKDGGTTNYVDSVKG(SEQ ID NO:29)、CDR3:AAGSWCTVGTMSRQFFRQFFQS(SEQ ID NO:39);
(13)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启愈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