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65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第一炉体,所述第一炉体的内壁安装有耐火砖,所述第一炉体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所述第二U型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U型架,所述第一U型架的底部固接于第一炉体的内壁底部,所述第一U型架的内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活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炉技术领域,该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通过第二炉体、第一U型架和活动件的配合,实现了对第一炉体排出高温烟气里的热能的高效利用,利用余热对第二炉体内的工装进行预热,方便后续对其进行热处理加工,过程中热量损失小,提高了第一炉体的余热利用率,同时其结构设计简单,便于使用者快速进行操作。便于使用者快速进行操作。便于使用者快速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


[0001]本技术涉及热处理炉
,具体为一种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热处理炉是指供炉料热处理加热用的电炉或燃料炉。热处理炉按照主要热处理工艺种类分:固溶、淬火、正火、回火、退火和渗碳等化学热处理炉。热处理炉在工作过程中,常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这些高温烟气中包含着热能,为了更好的利用这部分热能资源,这时就需要一种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对热处理炉排出的高温烟气中的热能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2422461.6”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的热处理炉,包括热处理炉本体、余热利用机构、净化排放机构;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烟气换热器、压缩机、水泵、相变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管道三与相变换热器的蒸汽进口连接。该技术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的热处理炉,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燃气热处理炉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导致的浪费热能资源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起到余热回收利用、净化排放的作用,应用前景广泛。
[0003]现有的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常利用换热器对热处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将高温烟气中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
[0004]现有的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虽然可以对余热进行回收并利用,但是在开关炉子的料门时,由于热处理炉内外温差较大,造成热量的大量流失,导致热处理炉的能耗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解决了现有的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虽然可以对余热进行回收并利用,但是在开关炉子的料门时,由于热处理炉内外温差较大,造成热量的大量流失,导致热处理炉的能耗增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第一炉体,所述第一炉体的内壁安装有耐火砖,所述第一炉体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所述第一炉体的顶部连通有排烟管,所述第一炉体的一侧设置有余热利用单元;所述余热利用单元包括第二炉体、直管、单向阀、第二U型架、工装、第一U型架和活动件;所述第二炉体位于第一炉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炉体的底部固接于底板的顶部,所述第二炉体外壁靠近第一炉体的一侧固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末端与第一炉体的侧壁相固接,所述第二炉体的顶部连通有单向阀,所述第二炉体的内壁下方设置有第二U型架,所述第二U型架的顶部放置有工装,所述第二U型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U型
架,所述第一U型架的底部固接于第一炉体的内壁底部,所述第一U型架的内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活动件。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U型架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滑轨、滑块、竖板、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滑块的顶部固接于第二U型架的底部,所述滑块的内壁滑动卡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固接于第二炉体的内壁,所述滑轨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接于第二炉体的内壁一侧,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固接于第二U型架的顶部,所述竖板外壁远离第二电动推杆的一侧固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工装的侧壁相贴合。
[0008]优选地,所述工装远离第一电动推杆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连动单元;所述连动单元包括第一转门、第二转门、第三电动推杆和连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底部与第二炉体的内壁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门,所述第二转门的顶部与第二炉体的侧壁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门外壁远离第三电动推杆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末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门,所述第一转门的顶部与第一炉体的侧壁通过销轴转动相连。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炉体的外壁上方设置有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支撑板、引风机、换热器、鼓风机、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支撑板固接于第一炉体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一端与排烟管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另一端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连通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外壁远离进气管的一侧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末端与单向阀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的顶部管口连通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固接于支撑板的侧壁。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炉体外壁远离第二炉体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第一门体,所述第二炉体外壁远离第一炉体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第二门体。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通过第一炉体、第二炉体、第一U型架、第二U型架和活动件之间的配合,不仅实现了对第一炉体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预热工装内的工件,并且工装进入第一炉体时,第一炉体与第二炉体连通,并未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这样可以避免第一炉体开门时与外界低温空气交换,造成的内部热量流失,同时流失的热量进入第二炉体,作为第二炉体内部预热工件的热量,如此设计可以降低第一炉体的能耗,更为节能。
[0012]通过换热器、引风机和鼓风机的配合,实现了第一炉体产生高温烟气的余热利用,第一炉体产生高温烟气经由引风机引入到换热器内,同时外界空气经由鼓风机进入到换热器内,经由换热器的换热,高温烟气的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这样热空气进入到第二炉体内对工装内的工件进行预热处理,如此便实现了第一炉体的余热利用,其结构设计简单,便于使用者快速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第一U型架、活动件和第二U型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中耐火砖、加热丝和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1中第一转门、第二转门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板,2、第一炉体,3、第二炉体,4、加热丝,5、耐火砖,6、第一U型架,7、活动件,8、第一转门,9、滑轨,10、滑块,11、第二U型架,12、工装,13、第一电动推杆,14、第二电动推杆,15、第一门体,16、第二门体,17、第二转门,18、第三电动推杆,19、排烟管,20、支撑板,21、引风机,22、换热器,23、鼓风机,24、进气管,25、出气管,26、单向阀,27、连杆,28、竖板,29、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炉体(2),所述第一炉体(2)的内壁安装有耐火砖(5),所述第一炉体(2)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4),所述第一炉体(2)的顶部连通有排烟管(19),所述第一炉体(2)的一侧设置有余热利用单元;所述余热利用单元包括第二炉体(3)、直管(29)、单向阀(26)、第二U型架(11)、工装(12)、第一U型架(6)和活动件(7);所述第二炉体(3)位于第一炉体(2)的一侧,所述第二炉体(3)的底部固接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第二炉体(3)外壁靠近第一炉体(2)的一侧固接有直管(29),所述直管(29)的末端与第一炉体(2)的侧壁相固接,所述第二炉体(3)的顶部连通有单向阀(26),所述第二炉体(3)的内壁下方设置有第二U型架(11),所述第二U型架(11)的顶部放置有工装(12),所述第二U型架(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U型架(6),所述第一U型架(6)的底部固接于第一炉体(2)的内壁底部,所述第一U型架(6)的内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活动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余热利用式双炉腔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型架(1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滑轨(9)、滑块(10)、竖板(28)、第一电动推杆(13)和第二电动推杆(14);所述滑块(10)的顶部固接于第二U型架(11)的底部,所述滑块(10)的内壁滑动卡接有滑轨(9),所述滑轨(9)固接于第二炉体(3)的内壁,所述滑轨(9)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4)固接于第二炉体(3)的内壁一侧,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4)的输出端固接有竖板(28),所述竖板(28)的底部固接于第二U型架(11)的顶部,所述竖板(28)外壁远离第二电动推杆(14)的一侧固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刚赵丽芳姜涛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圣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