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视频译码中去块效应滤波器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62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改进图像处理设备的去块效应滤波器。修改与块边缘相邻的第一图像块的最多MA个像素点值,修改与所述块边缘相邻的第二图像块的最多MB个像素点值,其中,MA<MB。MA<MB。MA<M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视频译码中去块效应滤波器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980067365.7,原申请日是2019年10月14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视频图像译码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重建视频图像进行滤波的去块效应滤波装置和方法,以及包括这种去块效应滤波装置的编码装置和解码装置。

技术介绍

[0003]视频译码(视频编码和解码)广泛用于数字视频应用,例如广播数字电视、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视频传输、视频聊天、视频会议等实时会话应用、DVD和蓝光光盘、视频内容采集和编辑系统以及安全应用的可携式摄像机。
[0004]自从1990年H.261标准中基于块的混合视频译码方法发展以来,新的视频译码技术和工具相继出现,为新的视频译码标准奠定了基础。与前代标准相比,大多数视频译码标准的目标之一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码率。其它视频译码标准包括MPEG

1视频、MPEG

2视频、ITU

T H.262/MPEG

2、ITU

T H.263、ITU

T H.264/MPEG

4,第10部分、高级视频译码(Advanced Video Coding,AVC)、ITU

T H.265/高效视频译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ITU

T H.266/通用视频译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以及扩展,例如这些标准的可扩展性和/或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扩展。
[0005]基于块的图像译码方案有一个共同问题,即沿块边缘会出现边缘伪影。这些伪影是译码块的独立译码造成的。这些边缘伪影通常很容易被用户看到。基于块的图像译码的目标是将边缘伪影减少到可见性阈值以下。这通过进行去块效应滤波来实现。在解码端进行这种去块效应滤波以便去除可见的边缘伪影,在编码端也进行这种去块效应滤波,以便完全防止将边缘伪影编码到图像中。
[0006]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环内去块效应滤波装置和方法,以更高效地去除块伪影。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挑战,本专利技术旨在改进传统的去块效应滤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块效应滤波装置、编码器、解码器以及对应方法,它们能够利用可用的行缓冲区进行去块效应滤波。此外,去块效应滤波应该高效。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定义,并且实施例的其它有利实现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定义。
[0009]具体实施例在所附独立权利要求中概述,其它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概述。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编码器和/或图像解码器中的设备,用于对图像块之间的块边缘进行去块效应滤波,其中,所述块边缘包括第一图像块和第二图像块之间的水平块边缘,
[0011]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块沿垂直方向具有块大小SA;
[0012]其中,所述第二图像块沿所述垂直方向具有块大小SB,所述垂直方向垂直于所述水平块边缘;
[0013]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去块效应滤波器,用于:在所述水平块边缘与译码树块(coding tree block,CTB)的水平边界重叠的情况下(或响应于确定所述水平块边缘与译码树块(coding tree block,CTB)的水平边界重叠)),
[0014]‑
将所述第一图像块的最多MA个像素点的值修改为第一滤波输出值(或第一滤波输出值集合),其中,所述最多MA个像素点是从所述第一图像块垂直于所述水平块边缘并与所述水平块边缘相邻的列中获取的;
[0015]‑
将所述第二图像块的最多MB个像素点的值修改为第二滤波输出值(或第二滤波输出值集合),其中,所述最多MB个像素点是从所述第二图像块垂直于所述水平块边缘并与所述水平块边缘相邻的列中获取的;
[0016]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块为所述CTB边界上方的块,所述第二图像块为所述CTB边界下方的块;
[0017]其中,MA≠MB(如MA<MB),至少MA是根据与所述CTB边界相关联的行缓冲区的行缓冲区大小所确定的。换句话说,MA取决于(或基于或关联)与CTB边界相关联的行缓冲区的行缓冲区大小。
[0018]行缓冲区大小是需要存储在存储器中以进行基于CTU的解码(例如,硬件解码器)的像素量。在一个示例中,亮度块(或亮度分量)的行缓冲区大小为4行,色度块(或色度分量)的行缓冲区大小为2行。
[0019]可以理解的是,MA可以理解为第一图像块的最大滤波器长度,MB可以理解为第二图像块的最大滤波器长度。
[0020]第二图像块为当前块,第一图像块P为当前块的邻块。相应地,在第二图像块中,对于垂直于水平块边缘并与水平块边缘相邻的每一列输入像素点,修改最多MB个像素点以生成输出滤波像素点;在第一图像块中,对于垂直于水平块边缘并与水平块边缘相邻的每一列输入像素点,修改最多MA个像素点以生成输出滤波像素点。在一个示例中,SA和SB等于或大于32。在另一个示例中,SA(例如,第一图像块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6,SB(例如,第二图像块的高度)等于或大于32。在另一个示例中,SA或SB(例如,相应图像块的高度)等于或大于8。需要说明的是,SA为偶整数2
n1
,SB为偶整数2
n2
,其中,n1和n2可以相同或不同。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块”、“译码块”或“图像块”可适用于变换单元(transform unit,TU)、预测单元(prediction unit,PU)、译码单元(coding unit,CU)等。在VVC中,除了使用TU分块或子块变换(sub block transform,SBT)的少数场景之外,通常变换单元和译码单元大多是对齐的。可以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块/图像块/译码块/变换块”和“块大小/变换块大小”可以互换。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像素点(sample)/像素(pixel)”可以互换。
[0022]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亮度水平边缘。对于亮度水平边缘,检查第一或第二译码块(第一或第二图像块为亮度块)的高度是否等于或大于32(例如32或64)。对于亮度水平边缘,考虑亮度块的高度,对于高度≥32的亮度块,应用长抽头滤波器(即长滤波器)。
[0023]本专利技术也适用于色度水平边缘。对于色度水平边缘,检查第一或第二译码块(第一
或第二图像块为色度块)的高度是否等于或大于8个像素点(例如8或16)。对于色度水平边缘,考虑色度块的高度,对于高度≥8的色度块,应用长抽头滤波器(即长滤波器)。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响应于确定水平块边缘与译码树块(c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设备和目的设备,其中:所述源设备用于输出经编码码流;所述目的设备用于接收经编码码流以获得解码图像,所述解码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块和第二图像块;其中,所述获得解码图像包括:对图像块之间的块边缘进行去块效应滤波,所述块边缘包括第一图像块和第二图像块之间的水平块边缘,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块沿垂直方向具有块大小SA,所述第二图像块沿所述垂直方向具有块大小SB,所述垂直方向垂直于所述水平块边缘;确定所述水平块边缘是否与译码树块(coding tree block,CTB)的水平边界重叠;在所述水平块边缘与所述CTB的水平边界重叠的情况下,

将所述第一图像块的最多MA个像素点的值修改为第一滤波输出值,其中,所述最多MA个像素点是位于所述第一图像块垂直于所述水平块边缘的列中并且位于所述列中的所述最多MA个像素点与所述水平块边缘相邻,其中MA=1;

将所述第二图像块的最多MB个像素点的值修改为第二滤波输出值,其中,所述最多MB个像素点是位于所述第二图像块垂直于所述水平块边缘的列中并且位于所述列中的所述最多MB个像素点与所述水平块边缘相邻,其中MB=3;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块为所述CTB边界上方的色度块,所述第二图像块为所述CTB边界下方的其它色度块,SA和SB等于或大于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经编码码流的第三设备;所述目的设备用于从所述第三设备接收所述经编码码流以获得解码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存储所述经编码码流的存储设备;所述目的设备用于从所述存储设备接收所述经编码码流以获得解码图像。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乐阿南德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