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34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包括AGV,所述AGV的车体上沿竖向滑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滑动座沿着AGV的车体滑动,所述滑动座通过第一回转支承与C型臂连接,所述C型臂包括竖直臂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竖直臂两端的上横臂和下横臂,所述竖直臂与第一回转支承连接,所述上横臂上固定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安装支耳,两个所述安装支耳上穿插设有紧固件,所述下横臂上固定设有安装销。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能够自由地调整前起落架的姿态以便于安装。落架的姿态以便于安装。落架的姿态以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设备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飞机前起落架的安装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对飞机的前起落架进行安装作业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配合使用省力工具的安装方式对前起落架进行安装,需要多人协同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人工成本,存在安装效率低的缺陷,而且由于前起落架的自身重力较重,在安装前起落架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作业事故,存在安全性差的缺陷。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安装车对前起落架进行安装作业的,但是现有的安装车不能自由地调整前起落架的姿态,不利于安装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能够自由地调整前起落架的姿态以便于安装。
[0004]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包括AGV,所述AGV的车体上沿竖向滑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滑动座沿着AGV的车体滑动,所述滑动座通过第一回转支承与C型臂连接,所述C型臂包括竖直臂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竖直臂两端的上横臂和下横臂,所述竖直臂与第一回转支承连接,所述上横臂上固定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安装支耳,两个所述安装支耳上穿插设有紧固件,所述下横臂上固定设有安装销。
[0005]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中所述AGV的车体上设有沿竖向布置的第一滑轨,所述滑动座上固定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滑轨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器和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沿竖向布置,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均安装在AGV的车体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杠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上。
[0006]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中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包括第一内圈、第一外圈、第一支承基座、第二电机和第一蜗杆,所述第一内圈固定设在第一支承基座上,所述第一外圈转动安装在第一内圈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在第一支承基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蜗杆,所述第一外圈的外周侧壁上设有周向布置的第一外齿,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外齿相啮合,所述第一支承基座与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圈与竖直臂固定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中所述上横臂和下横臂之间连接有两个环形臂,所述环形臂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环形臂上端的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设有安装通孔,所述下横臂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与两个环形臂一一对应布置,所述支撑板与相对应的环形臂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支撑板后螺纹连接在相对应的环形臂下端的螺纹通孔内,两个所述螺杆分
别位于两个安装支耳的外侧,所述紧固件为第二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一个螺杆的安装通孔、两个安装支耳和另一个螺杆的安装通孔后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中所述安装销为球头销,所述下横臂上设有摄像头。
[0009]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第一减速器和第一滑轨均固定安装在一转盘的上表面上,所述转盘的下表面通过第二回转支承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沿AGV车体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二滑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二滑轨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与第二滑轨的布置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丝杠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二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固定设在AGV的车体上,所述第三滑轨垂直于第二滑轨布置,所述底座滑动安装在第三滑轨上,所述底座下方的AGV车体上转动安装有第三丝杠,所述第三丝杠与第三滑轨的布置方向相同,所述第三丝杠通过第四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三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0010]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中所述第二回转支承包括第二内圈、第二外圈、第二支承基座、第五电机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二内圈固定设在第二支承基座上,所述第二外圈转动安装在第二内圈的外侧,所述第五电机固定设在第二支承基座上,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蜗杆,所述第二外圈的外周侧壁上设有周向布置的第二外齿,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外齿相啮合,所述第二外圈固定连接在转盘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承基座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上。
[0011]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中所述第二丝杠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上。
[0012]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中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与第三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丝杠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安装在AGV车体上,所述第四电机和第二减速器均安装在AGV车体上。
[0013]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中所述AGV的车体前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滑动座和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滑动座上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与容纳槽的上槽壁之间连接有上风琴防护罩,所述防护壳与容纳槽的下槽壁之间连接有下风琴防护罩。
[0014]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在使用的时候,将前起落架安装在C型臂上,即将前起落架底端的凹槽插在下横臂的安装销上,再将前起落架的上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上横臂的两个相对布置的安装支耳上,之后通过驱动装置使滑动座沿着AGV车体进行竖向滑动,即能够调节C型臂和前起落架的高度,待将前起落架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相对于滑动座转动C型臂(由于滑动座与C型臂之间连接有第一回转支承,因此能够相对于滑动座转动C型臂),使竖直臂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于是前起落架也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前起落架的高度,AGV能够不受阻碍地将前起落架运送到飞机机腹下方的安装位置(由于飞机机腹的某些部位高度较低,AGV在将处于竖直状态的前起落架往机腹下方的安装位置运送时,往往会受到
机腹某些较低部位的阻碍,导致不能将前起落架运送到安装位置),之后再相对于滑动座反向转动C型臂,使竖直臂由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之后再通过驱动装置调节前起落架的高度,通过让AGV车体沿前后方向移动/沿左右方向移动/发生转动,使前起落架也跟随AGV车体一起沿前后方向移动/沿左右方向移动/发生转动,直至使前起落架的姿态满足安装要求,接着再将前起落架安装到位,之后再拆除前起落架与上横臂安装支耳之间的紧固件,接着通过驱动装置降低滑动座的高度,即降低C型臂的高度,这样下横臂上的安装销就从前起落架底端的凹槽中脱出,使C型臂与前起落架完全脱离,最后再将AGV驶出飞机机腹下方即可。当需要拆卸前起落架时,将AGV驶入到飞机机腹下方的前起落架处,通过驱动装置调节滑动座的高度,即调节C型臂的高度,再通过让AGV车体沿前后方向移动/沿左右方向移动/发生转动,使C型臂也跟随AGV车体一起沿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AGV,所述AGV的车体上沿竖向滑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滑动座沿着AGV的车体滑动,所述滑动座通过第一回转支承与C型臂连接,所述C型臂包括竖直臂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竖直臂两端的上横臂和下横臂,所述竖直臂与第一回转支承连接,所述上横臂上固定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安装支耳,两个所述安装支耳上穿插设有紧固件,所述下横臂上固定设有安装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AGV的车体上设有沿竖向布置的第一滑轨,所述滑动座上固定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滑轨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器和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沿竖向布置,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均安装在AGV的车体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杠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包括第一内圈、第一外圈、第一支承基座、第二电机和第一蜗杆,所述第一内圈固定设在第一支承基座上,所述第一外圈转动安装在第一内圈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在第一支承基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蜗杆,所述第一外圈的外周侧壁上设有周向布置的第一外齿,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外齿相啮合,所述第一支承基座与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圈与竖直臂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臂和下横臂之间连接有两个环形臂,所述环形臂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环形臂上端的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设有安装通孔,所述下横臂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与两个环形臂一一对应布置,所述支撑板与相对应的环形臂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支撑板后螺纹连接在相对应的环形臂下端的螺纹通孔内,两个所述螺杆分别位于两个安装支耳的外侧,所述紧固件为第二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一个螺杆的安装通孔、两个安装支耳和另一个螺杆的安装通孔后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前起落架安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销为球头销,所述下横臂上设有摄像头。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嘉震宋策王韡王志华赫红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