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及运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524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及运载方法,包括司机室一、司机室二、人行通道、操作台一、操作台二,车身首尾各设置有司机室一和司机室二,司机室一和司机室二之间设置有人行通道,司机室一设置有操作台一,司机室二设置有操作台二,操作台一、操作台二、走行驱动装置、焦罐旋转装置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车身首尾各设置有司机室,人行通道采用封闭结构,保证在任何状况下,运载车内操作人员安全;对位完成后,锁定接续行驶方向侧的司机室控制系统,并以屏幕提示及语音提醒操作人员更换驾驶室,待操作人员到达正确的司机室并按下“就位确认按钮”后,完成推焦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及运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焦炉炼焦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及运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由高速发展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节能与环保的要求也日趋严格,以山西省为首的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要求新建焦化项目需采用“全干熄”模式,已建成的焦化项目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干熄”改造。传统的焦化项目采用“湿法熄焦”或“湿法熄焦”+“干法熄焦”的模式,湿法熄焦能实现红焦快速降温,建设成本与运维费用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会造成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干法熄焦能够有效地回收能源,将红焦显热转化为高温蒸汽,用于发电或其他工况;并对污染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末端处理,与湿法熄焦相比,极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0003]采用干法熄焦时,通过运载车将装满红焦的焦罐运至干熄焦区域完成熄焦。出于安全生产的考虑,熄焦过程中,运载车操作人员不允许进入或跨越干熄焦区域,防止提升中装满红焦的焦罐或悬挂的空焦罐意外跌落、红焦散落等故障状态时,人员正巧处于焦罐下方,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以“全干熄”模式的一组焦炉炉组为例,两套干熄焦分别布置在焦罐运载车轨道的两端,搭配一套焦罐运载车最科学、合理,现有的焦罐运载车司机室布置在运载车的一端,仅用一套焦罐运载车操作,车辆前往一侧干熄焦可进行正常操作,前往另一侧干熄焦时,司机室会穿过干熄焦区域,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如果采用两套焦罐运载车分别操作,建设投资与运维成本高,两批操作人员同时工作,生产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
[0004]传统的焦罐运载车存在的主要问题:
[0005]1、传统的焦罐运载车,司机室仅有一间,布置在运载车车身的一侧。当应用于“全干熄”模式的一组焦炉炉组时,两套干熄焦布置在运载车行进轨道的两端,一套焦罐运载车在其中一座干熄焦可以正常完成熄焦作业,但在另一座干熄焦作业时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0006]2、如果采用两套或多套传统的焦罐运载车作业,能够满足运载车在干熄焦区域作业的安全需求,但建设投资与运维成本高。并且采用两套运载车作业时,生产效率低,且存在两车误操作、碰撞等安全隐患,无法兼顾安全与科学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及运载方法,应用于干熄焦布置在焦罐运载车轨道的两端,操作人员根据生产作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间司机室进行操作,通过司机室间的人行通道更换司机室,避免安全隐患。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包括走行驱动装置、焦罐、焦罐旋转装置、车身、控制单元,焦罐放置在焦罐旋转装置上,走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车身走行,焦罐旋转装置用于驱动焦罐旋转,还包括司机室一、司机室二、人行通道、操作台一、操作台二,车身首尾各设置有司机室一和司机室二,司机室一和司机室二之间设置有人行通道,司机室一设置有操作台一,司机室二设置有操作台二,操作台一、操作台二、走行驱动装置、焦罐旋转装置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0010]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触摸屏,控制器通过通讯端口与触摸屏连接。
[0011]人行通道设置在车身一侧,人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司机室一和司机室二连通,为封闭结构。
[0012]司机室一、司机室二、人行通道均由骨架与耐磨钢板组成,骨架与耐磨钢板外侧设置防火层和隔热层。
[0013]操作台一和操作台二结构相同,均设置操作面板和显示面板;操作面板设置有操作模式切换开关、紧急停机按钮、就位确认按钮,操作模式切换开关为三档位转换开关,用于切换自动操作模式、远程手动操作模式、机旁手动操作模式;紧急停机按钮用于在任何操作模式下使运载车紧急停止;显示面板上设置有触摸屏。
[0014]控制器通过通讯端口与中控室服务器连接,控制器作为焦炉作业管理系统和焦炉车辆联锁系统的子系统,用于接收焦炉作业管理系统和焦炉车辆联锁系统的指令并通过触摸屏实时反馈运行状态信息。
[0015]操作模式切换开关、紧急停机按钮、就位确认按钮与控制器通过数字量输入端口连接。
[0016]控制器为PLC/DCS控制器。
[0017]实现的运载方法如下:
[0018]1)焦炉正常生产时,运载车载着空焦罐返回焦炉接焦,通过码牌或编码电缆完成对位后,运载车走行功能锁止,此时操作人员所在司机室的控制系统锁定,通过触摸屏提示及司机室内的喇叭语音提示“请更换至另一侧司机室”;
[0019]2)待操作人员进入另一侧司机室后,按下“就位确认按钮”,此时,该司机室内控制系统解除锁定,中控室服务器收到来自“就位确认”的信号,并确认推焦车及拦焦车已就位,由焦炉作业管理系统或焦炉车辆联锁系统发出准备推焦信号,允许启动旋转焦罐及推焦动作;
[0020]3)推焦动作结束后,运载车驶往另一侧的干熄焦继续工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车身首尾各设置有司机室,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运营成本低,易于实现;
[0023]2.人行通道采用封闭结构,保证了在任何状况下,运载车内操作人员的安全;
[0024]3.操作人员可通过触摸屏随时查看设备运行状态,操作简单;
[0025]4.对位完成后,锁定接续行驶方向侧的司机室控制系统,并以屏幕提示及语音提醒操作人员更换驾驶室,待操作人员到达正确的司机室并按下“就位确认按钮”后,完成推焦前的准备工作,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的主视图。
[0027]图2是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的俯视图。
[0028]图3是实现的运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9]图中:1

司机室一 2

司机室二 3

人行通道 4

车身 5

骨架与耐磨钢板 6

防火层与隔热层 7

操作台二 8

操作台一 9

驱动装置 10

焦罐旋转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31]以下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32]【实施例1】
[0033]见图1,图2,图3,是在两套干熄焦分布在焦罐运载车轨的两侧,用于搭配一套焦罐运载车操作。常规焦罐运载车的首端设置有司机室,本专利技术是在常规焦罐运载车的尾端增设一套司机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包括走行驱动装置、焦罐、焦罐旋转装置、车身、控制单元,焦罐放置在焦罐旋转装置上,走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车身走行,焦罐旋转装置用于驱动焦罐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司机室一、司机室二、人行通道、操作台一、操作台二,车身首尾各设置有司机室一和司机室二,司机室一和司机室二之间设置有人行通道,司机室一设置有操作台一,司机室二设置有操作台二,操作台一、操作台二、走行驱动装置、焦罐旋转装置均与控制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触摸屏,控制器通过通讯端口与触摸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行通道设置在车身一侧,人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司机室一和司机室二连通,为封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司机室一、司机室二、人行通道均由骨架与耐磨钢板组成,骨架与耐磨钢板外侧设置防火层和隔热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司机室的一体式有驱焦罐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台一和操作台二结构相同,均设置操作面板和显示面板;操作面板设置有操作模式切换开关、紧急停机按钮、就位确认按钮,操作模式切换开关为三档位转换开关,用于切换自动操作模式、远程手动操作模式、机旁手动操作模式;紧急停机按钮用于在任何操作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浚开张奎爽刘晓东刘宇明杨凯李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