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噪声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520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3
一种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噪声控制方法,压缩机通过电磁四通阀分别与室外侧换热器、室内侧换热器相接,带有噪声监测传感器的中控器与室内侧换热器靠近或相接,室内侧换热器通过电子膨胀阀与室外侧换热器相接,操作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上电开启制冷,进入步骤二;步骤二,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中控器设定目标频率N4,中控器通过噪音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室内侧实时噪音值Z0,压缩机开启后向设定目标频率N4运行,进入步骤三或进入步骤二十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发声源的噪音控制达到降噪的目的,对噪音控制效果更理想;通过对压缩机的升降频速率进行控制,使得系统运行更平稳、更可靠。更可靠。更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噪声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噪声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空气源热泵或空调器中,噪音一直是用户最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目前主要的降噪方案是通过给发声源增加隔音棉将噪音降低,但是实际上,这种方法对降噪效果是比较有限的,尤其是对阀件节流声、冷媒散发声、冷媒流动声和压缩机升降频声等声音,难于去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
[0003]其中,制冷系统的节流机构产生冷媒流动声的有两点:第一是因为节流过程中,冷媒喷射对管路产生碰撞所致,第二是节流阀开度过小导致发出“嘶嘶”声,而这种声音会通过管道向机组外围传递,让人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不舒适。同时背景噪声或控制会直接影响机组噪声,让人产生不同的噪声不适感。
[0004]中国专利文献号CN 104518721A于2015年04月15日公开了一种变频空调的压缩机控制系统,其包括:电流采样模块,采样压缩机的三相电流;位置估计器,获得转子的估计角度和估计速度;速度校正模块,对转子的估计速度进行速度校正以获得交轴目标电流;第一坐标转换模块,对三相电流进行坐标转换以获得直轴电流和交轴电流;第一双T网络陷波器和第二双T网络陷波器,分别滤除直轴电流和交轴电流中的谐波;电流校正模块,分别对滤除谐波后的直轴电流和交轴电流进行电流校正以获得直轴电压和交轴电压;第二坐标转换模块,对直轴电压和交轴电压进行坐标转换以获得三相电压。这种压缩机控制系统通过滤除电流谐波来抑制变频空调的压缩机的噪声,但是,其实际噪声抑制效果并不理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噪声抑制效果好的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噪声控制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6]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压缩机通过电磁四通阀分别与室外侧换热器、室内侧换热器相接,带有噪声监测传感器的中控器与室内侧换热器靠近或相接,室内侧换热器通过电子膨胀阀与室外侧换热器相接,操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上电开启制冷,进入步骤二;
[0008]步骤二,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中控器设定目标频率N4,中控器通过噪音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室内侧实时噪音值Z0,压缩机开启后向设定目标频率N4运行,进入步骤三或进入步骤二十一;
[0009]步骤三,在运行过程中,中控器检测到当前第一室内侧实时噪音值Z1,进入步骤四;
[0010]步骤四,中控器判断Z1>Z0+

Z0是否成立,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五,当其不成立
时,进入步骤六;第一偏差值

Z0的取值范围为3~5dB;
[0011]步骤五,中控器控制压缩机以第一升频速率N1的频率进行升频;N1的取值范围为0.2~1Hz/s或者1~5hz/5s;
[0012]步骤六,中控器控制压缩机以第二升频速率N2的频率进行升频;N2的取值范围为2~3Hz/s;
[0013]步骤七,中控器判断压缩机当前工作频率是否等于目标频率N4,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八,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三;
[0014]步骤八,压缩机稳定运行,进入步骤九;
[0015]步骤九,中控器判断当前冷量是否不满足实际需求而需要升频,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十,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十四;
[0016]步骤十,中控器检测到升频前的第二室内侧实时噪音值为Z2,进入步骤十一;
[0017]步骤十一,在升频过程中,中控器检测到当前第二室内侧实时噪音值Z21,进入步骤十一;
[0018]步骤十二,中控器判断Z21>Z2+

Z1是否成立,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十五,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十三;第二偏差值

Z1的取值范围为4~6dB;
[0019]步骤十三,中控器控制压缩机以第一升频速率N1的频率进行升频;进入步骤九;
[0020]步骤十四,中控器判断是否到达设定停机条件或用户停机,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十六,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八;
[0021]步骤十五,中控器控制压缩机以第二升频速率N2的频率进行升频;进入步骤九;
[0022]步骤十六,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关闭停机。
[0023]进一步,所述的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二十一,中控器设定第一工作频率N3和第二工作频率N5,有N4>N3,N4>N5,第一工作频率N3的取值范围为30~45Hz,第二工作频率N5的取值范围为30~40Hz,进入步骤二十二;
[0025]步骤二十二,在运行过程中,中控器通过噪音传感器检测到当前第三室内侧实时噪音值Z3,进入步骤二十三;
[0026]步骤二十三,中控器判断Z3<Z0是否成立,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四,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二;
[0027]步骤二十四,中控器判断压缩机的当前工作频率是否小于第一工作频率N3,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五,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八;
[0028]步骤二十五,在运行过程中,中控器通过噪音传感器检测到当前第四室内侧实时噪音值Z4,进入步骤二十六;
[0029]步骤二十六,中控器判断Z4<Z3+

Z3是否成立,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七,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四;第三偏差值

Z3的取值范围为5~8dB;
[0030]步骤二十七,中控器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保持初始开度P1状态;进入步骤二十八;
[0031]步骤二十八,中控器判断压缩机的当前工作频率是否运行到设定目标频率N4,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九,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四;
[0032]步骤二十九,在运行过程中,中控器通过噪音传感器检测到当前第五室内侧实时
噪音值Z5,进入步骤三十;第四偏差值

Z4的取值范围为5~10dB;
[0033]步骤三十,中控器判断Z5>Z3+

Z4是否成立,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三十一,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九;
[0034]步骤三十一,中控器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调节为P1+

P1,第一开度偏差值

P1的取值范围为10~40步,进入步骤三十二;
[0035]步骤三十二,中控器控制压缩机保持设定目标频率N4稳定运行第一时间T1,进入步骤三十三;第一时间T1的取值范围为20~50秒;
[0036]步骤三十三,中控器控制电子膨胀阀按照实际设定逻辑调节开度P2;进入步骤三十四;
[0037]步骤三十四,中控器判断是否到达设定停机条件或用户停机,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十六,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三十三。
[0038]进一步,所述步骤十六还包括进入步骤四十一;
[0039]步骤四十一,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压缩机(1)通过电磁四通阀(3)分别与室外侧换热器(2)、室内侧换热器(4)相接,带有噪声监测传感器的中控器(5)与室内侧换热器(4)靠近或相接,室内侧换热器(4)通过电子膨胀阀(6)与室外侧换热器(2)相接,操作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上电开启制冷,进入步骤二;步骤二,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中控器设定目标频率N4,中控器通过噪音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室内侧实时噪音值Z0,压缩机开启后向设定目标频率N4运行,进入步骤三或进入步骤二十一;步骤三,在运行过程中,中控器检测到当前第一室内侧实时噪音值Z1,进入步骤四;步骤四,中控器判断Z1>Z0+

Z0是否成立,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五,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六;第一偏差值

Z0的取值范围为3~5dB;步骤五,中控器控制压缩机以第一升频速率N1的频率进行升频;N1的取值范围为0.2~1Hz/s或者1~5hz/5s;步骤六,中控器控制压缩机以第二升频速率N2的频率进行升频;N2的取值范围为2~3Hz/s;步骤七,中控器判断压缩机当前工作频率是否等于目标频率N4,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八,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三;步骤八,压缩机稳定运行,进入步骤九;步骤九,中控器判断当前冷量是否不满足实际需求而需要升频,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十,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十四;步骤十,中控器检测到升频前的第二室内侧实时噪音值为Z2,进入步骤十一;步骤十一,在升频过程中,中控器检测到当前第二室内侧实时噪音值Z21,进入步骤十一;步骤十二,中控器判断Z21>Z2+

Z1是否成立,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十五,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十三;第二偏差值

Z1的取值范围为4~6dB;步骤十三,中控器控制压缩机以第一升频速率N1的频率进行升频;进入步骤九;步骤十四,中控器判断是否到达设定停机条件或用户停机,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十六,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八;步骤十五,中控器控制压缩机以第二升频速率N2的频率进行升频;进入步骤九;步骤十六,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关闭停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调温除湿系统的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二十一,中控器设定第一工作频率N3和第二工作频率N5,有N4>N3,N4>N5,第一工作频率N3的取值范围为30~45Hz,第二工作频率N5的取值范围为30~40Hz,进入步骤二十二;步骤二十二,在运行过程中,中控器通过噪音传感器检测到当前第三室内侧实时噪音值Z3,进入步骤二十三;步骤二十三,中控器判断Z3<Z0是否成立,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四,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二;
步骤二十四,中控器判断压缩机的当前工作频率是否小于第一工作频率N3,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五,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八;步骤二十五,在运行过程中,中控器通过噪音传感器检测到当前第四室内侧实时噪音值Z4,进入步骤二十六;步骤二十六,中控器判断Z4<Z3+

Z3是否成立,当其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七,当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二十四;第三偏差值

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兄童风喜鲁益军张常雄何健乐曹伟健许智
申请(专利权)人:热立方科技佛山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