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15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包括安装柱、装配墙板组件和电抗震组件,安装柱呈对称架设安装,安装柱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装配墙板组件,安装柱的外壁上设置有电抗震组件;安装柱之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框,安装框的内部拼装有墙板,墙板一侧外壁和安装框一侧内壁上均固定有插装块,墙板另一侧外壁和安装框另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插装槽;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装配墙板组件的设置,使墙体结构能方便的进行装配安装,且保证了装配墙体结构的稳固;且墙体结构后期的进行拆卸;通过电抗震组件的设置,在陀螺原理下能进行安装柱微振的消除,使安装柱起到抗震的作用;安装柱通过斜拉钢丝绳进行牵引,使安装柱安装稳固。使安装柱安装稳固。使安装柱安装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框架墙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框架墙体是指墙体的结构为框架结构;而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在厂房等临时房屋的搭建中广泛的使用到铁制框架墙;
[0003]市场上临时房屋搭建的框架墙结构较为简单,多通过竖直安装柱和墙板焊接而成,该类框架墙不具有快速装配的能力,安装搭建较为不便,且后期不能拆卸;传统的框架墙结构牢固性有限不具良好抗震的能力,尤其安装柱在环境、共振的影响下可能会持续的进行细微震动,不具有细微震动消除的能力,容易造成连接件松动、装配间隙扩大等一系列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框架墙不具有快速装配的能力;传统的框架墙结构不具良好抗震的能力,尤其安装柱在环境、共振的影响下可能会持续的进行细微震动,不具有细微震动消除的能力,容易造成连接件松动、装配间隙扩大等一系列损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包括安装柱、装配墙板组件和电抗震组件,所述安装柱呈对称架设安装,所述安装柱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装配墙板组件,所述安装柱的外壁上设置有电抗震组件。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配墙板组件包括安装框、墙板、插装块、插装槽、铰链、框条、插接条、卡合块、插接槽和卡合口,所述安装柱之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拼装有墙板,所述墙板一侧外壁和安装框一侧内壁上均固定有插装块,所述墙板另一侧外壁和安装框另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插装槽,所述安装框的顶端一侧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框条,所述框条端部一侧外壁上固定有插接条,且插接条一端的外壁上固定有卡合块,所述安装框的顶端另一侧外壁上对应插接条开设有插接槽,且插接槽的底端一侧内壁上贯通开设有卡合口,通过装配墙板组件的设置,使整体墙体结构能方便的进行装配安装,通过插装块和插装槽结构能实现墙板之间和墙板与安装框之间的卡合,保证了装配墙体结构的稳固;且墙体结构后期的进行拆卸。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抗震组件包括高速电机、陀螺轮、斜拉钢丝绳、牺牲阳极锥块、电控室和蓄电池,所述安装柱的顶端中部外壁上均镶嵌安装有高速电机,所述高速电机的输出轴顶端连接有陀螺轮,所述安装柱的中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斜拉钢丝绳,所述斜拉钢丝绳的端部连接有牺牲阳极锥块,且牺牲阳极锥块埋地固定,所述安装柱的中部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电控室,且电控室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与
斜拉钢丝绳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负极通过导线与安装柱内壁连接,通过电抗震组件的设置,通过陀螺轮转动,在陀螺原理下能进行安装柱微振的消除,使安装柱起到抗震的作用;安装柱通过斜拉钢丝绳进行牵引,使安装柱安装稳固,使框架墙体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通过对斜拉钢丝绳和牺牲阳极锥块通电,能对金属墙体进行阴极保护作用,能很好的避免在潮湿恶劣环境下金属墙体容易锈蚀问题的发生。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控室的内壁上分布安装有PLC控制器、振动监测模块、振动检测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和转速控制模块,通过该系统进行陀螺轮驱动的控制,能根据墙体振动的幅度进行陀螺轮转速的控制,利于框架墙体结构更好的抗震。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柱位于电控室一侧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箱门,通过箱门进行电控室外部的盖合。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墙板的外壁上镶嵌安装有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板利于太阳能发电,进行蓄电池的充电,利于蓄电池的长时续航。
[0011]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专利技术通过装配墙板组件的设置,使整体墙体结构能方便的进行装配安装,且保证了装配墙体结构的稳固;且墙体结构后期的进行拆卸;通过电抗震组件的设置,在陀螺原理下能进行安装柱微振的消除,使安装柱起到抗震的作用;安装柱通过斜拉钢丝绳进行牵引,使安装柱安装稳固,使框架墙体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通过对斜拉钢丝绳和牺牲阳极锥块通电,能对金属墙体进行阴极保护作用,能很好的避免在潮湿恶劣环境下金属墙体容易锈蚀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4]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5]图4为图1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6]图5为图1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陀螺轮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安装柱;2.装配墙板组件;3.电抗震组件;4.PLC控制器;5.振动监测模块;6.振动检测传感器;7.电机驱动模块;8.转速控制模块;9.箱门;10.太阳能板;21.安装框;22.墙板;23.插装块;24.插装槽;25.铰链;26.框条;27.插接条;28.卡合块;29.插接槽;210.卡合口;31.高速电机;32.陀螺轮;33.斜拉钢丝绳;34.牺牲阳极锥块;35.电控室;3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0]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技
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包括安装柱1、装配墙板组件2和电抗震组件3,安装柱1呈对称架设安装,安装柱1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装配墙板组件2,安装柱1的外壁上设置有电抗震组件3。
[002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装配墙板组件2包括安装框21、墙板22、插装块23、插装槽24、铰链25、框条26、插接条27、卡合块28、插接槽29和卡合口210,安装柱1之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框21,安装框21的内部拼装有墙板22,墙板22一侧外壁和安装框21一侧内壁上均固定有插装块23,墙板22另一侧外壁和安装框21另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插装槽24,安装框21的顶端一侧外壁上通过铰链25连接有框条26,框条26端部一侧外壁上固定有插接条27,且插接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柱、装配墙板组件和电抗震组件,所述安装柱呈对称架设安装,所述安装柱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装配墙板组件,所述安装柱的外壁上设置有电抗震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墙板组件包括安装框、墙板、插装块、插装槽、铰链、框条、插接条、卡合块、插接槽和卡合口,所述安装柱之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拼装有墙板,所述墙板一侧外壁和安装框一侧内壁上均固定有插装块,所述墙板另一侧外壁和安装框另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插装槽,所述安装框的顶端一侧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框条,所述框条端部一侧外壁上固定有插接条,且插接条一端的外壁上固定有卡合块,所述安装框的顶端另一侧外壁上对应插接条开设有插接槽,且插接槽的底端一侧内壁上贯通开设有卡合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芸茜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辰嘉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