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用抗真菌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108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50
提供新型人用抗真菌剂,将式(I)或(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用作人用抗真菌剂。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用作人用抗真菌剂。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用作人用抗真菌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人用抗真菌剂


[0001]本专利申请基于于2020年6月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

097174号主张优先权,上述在先的专利申请中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而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技术介绍

[0002]已知马拉色菌属菌为常驻于人类、动物的皮肤的担子菌系酵母,由于其以脂质作为营养源而进行增殖,因此定居于皮脂的许多部分,成为花斑癣、脂溢性皮炎、毛囊炎、特应性皮炎或寻常性银屑病等皮肤疾病的原因。
[0003]作为现有的针对起源于马拉色菌属菌的皮肤疾病的治疗剂,可举出二硫化硒、2

巯基吡啶

N

氧化锌、吡罗克酮乙醇胺盐、咪康唑硝酸盐或酮康唑等咪唑系化合物、伊曲康唑或氟康唑等三唑系化合物。
[0004]通常,皮肤常驻菌拥有防止皮肤的杂菌的繁殖所伴随的头皮异味的效果、通过适度分解皮脂而保持弱酸性状态的效果等所谓的屏障效果,但现有的治疗剂不仅会杀死病原菌,甚至还会杀死皮肤常驻菌,因而会有破坏皮肤的屏障效果的担忧。另外,二硫化硒已被指出有经口毒性、脱毛、皮疹、衰弱、倦怠感、毛发变色等副作用,2

巯基吡啶

N

氧化锌已被指出有硫磺异味、环境激素的担忧。此外,虽然咪康唑硝酸盐等咪唑系化合物、伊曲康唑等三唑系化合物具有抑制菌类的脂质合成的作用,但在通过抑制菌的细胞膜的生物合成而表达抗菌活性的性质上,直至表达充分的效果为止需要时间,还需要长期施予。已知如果长期地连续施予相同的药剂,则耐药菌的产生风险会明显地上升。
[0005]如上所述,脂质合成抑制剂由于即使施予药剂也不会速效地表达抗菌活性,因而不适合于在抗菌活性表达上要求速效性的施予方法,例如利用医疗用洗发水预防或治疗皮肤疾病。因此,要求开发安全性较高、具有与现有的治疗剂不同的作用机制、并且速效地发挥抗菌活性的化合物。
[0006]例如,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氰基咪唑系化合物的氰唑磺菌胺的作用机制为呼吸抑制。
[0007]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包含氰唑磺菌胺的咪唑系化合物作为有害生物防除剂是有用的,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含有包含氰唑磺菌胺的咪唑系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防除剂对起源于寄生虫的动物疾病、例如球虫这样的寄生虫是有用的。然而,针对咪唑系化合物对皮肤马拉色菌病、念珠菌属菌、马拉色菌属菌、发癣菌属菌、小孢子癣菌属菌、节皮菌属菌、曲霉属菌及隐球菌属菌等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皮肤真菌类的抗菌活性,没有任何报道。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

131163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公报WO 01/14341
[0011]非专利文献1: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01,vol.71:107

115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可将后述的式(I)或(II)所示的氰基咪唑系化合物(以下,也称为本公开文本的化合物)用作对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皮肤真菌类有效的新型人用抗真菌剂。
[0013]因此,本公开文本提供新型人用抗真菌剂。
[0014]即,本公开文本提供含有式(I)或(I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的人用抗真菌剂。
[0015][化学式1][0016][0017][式中,
[0018]R1及R2各自独立地为
[0019]氢原子、
[0020]卤素原子、
[0021]羟基、
[0022]硝基、
[0023]氰基、
[0024]硫氰酸酯基、
[0025]三甲基甲硅烷基、
[0026]可被取代的烷基、
[0027]可被取代的烯基、
[0028]可被取代的炔基、
[0029]可被取代的烷氧基、
[0030]可被取代的烯氧基、
[0031]可被取代的炔氧基、
[0032]可被取代的芳基、
[0033]可被取代的芳氧基、
[0034]可被取代的5~6元芳香族杂环基、
[0035]‑
SO
m
R3[0036](R3为可被取代的烷基、可被取代的烯基、可被取代的炔基、可被取代的芳基、可被取代的5~6元芳香族杂环基或

NR4R5基(R4及R5为可被取代的烷基),m为0~2的整数)、或
[0037]下式所示的基团:
[0038][化学式2][0039][0040](式中,
[0041]W1为氧原子或硫原子,
[0042]W2为氧原子、硫原子或

NH


[0043]n为0~1的整数,
[0044]R6为可被取代的烷基或可被取代的芳基);
[0045]X为氢原子、羟基或

OY;
[0046]Y为式:
[0047][化学式3][0048][0049](式中,
[0050]R7为可被取代的烷基、
[0051]可被取代的烷氧基、
[0052]可被取代的烯基、
[0053]可被取代的烯氧基、
[0054]可被取代的芳基、
[0055]可被取代的芳氧基、
[0056]可被取代的5~6元芳香族杂环基、
[0057]‑
NR8R9基(R8及R9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可被取代的烷基或可被取代的烯基,或者与彼此邻接的氮原子共同形成5~7元饱和杂环,其中,不包括R8及R9同时为氢原子的情况)或
[0058]‑
CR
10
R
11
R
12
基(R
10
、R
11
及R
12
各自独立地为可被取代的烷基、可被取代的烯基或可被取代的芳基))。][0059]根据本公开文本,能够使用式(I)或(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来提供新型人用抗真菌剂。式(I)或(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在对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真菌速效地发挥优异的抗菌活性上,可有利地进行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60]在本说明书中,“卤素”是指氟、氯、溴、碘,优选为氟、氯、溴。
[0061]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除非特别定义,作为基团或基团的一部分的“烷基”、“烯基”或“炔基”这样的用语分别指基团为直链状、支链状、环状或它们的组合的烷基、烯基或炔基。另外,例如作为基团或基团的一部分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的情况下的“碳原子数1~6”是指该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6个。
[0062]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烷基“可被取代”是指,烷基上的1个或其以上的氢原子可被1个或其以上的取代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取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取代基的最大数量是依赖于烷基上的能够被取代的氢原子的数量而确定的。这些对于烷基之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人用抗真菌剂,其含有式(I)或(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化学式1]式(I)及(II)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硝基、氰基、硫氰酸酯基、三甲基甲硅烷基、可被取代的烷基、可被取代的烯基、可被取代的炔基、可被取代的烷氧基、可被取代的烯氧基、可被取代的炔氧基、可被取代的芳基、可被取代的芳氧基、可被取代的5~6元芳香族杂环基、

SO
m
R3(式中,R3为可被取代的烷基、可被取代的烯基、可被取代的炔基、可被取代的芳基、可被取代的5~6元芳香族杂环基或

NR4R5基(式中,R4及R5为可被取代的烷基),m为0~2的整数)、或下式所示的基团:[化学式2](式中,W1为氧原子或硫原子,W2为氧原子、硫原子或

NH

,n为0~1的整数,R6为可被取代的烷基或可被取代的芳基);
X为氢原子、羟基或

OY;Y为式:[化学式3](式中,R7为可被取代的烷基、可被取代的烷氧基、可被取代的烯基、可被取代的烯氧基、可被取代的芳基、可被取代的芳氧基、可被取代的5~6元芳香族杂环基、

NR8R9基(式中,R8及R9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可被取代的烷基或可被取代的烯基,或者与彼此邻接的氮原子共同形成5~7元饱和杂环,其中,不包括R8及R9同时为氢原子的情况)或

CR
10
R
11
R
12
基(式中,R
10
、R
11
及R
12
各自独立地为可被取代的烷基、可被取代的烯基或可被取代的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真菌剂,其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可被取代的苯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真菌剂,其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或者为可被烷基及卤素原子中的至少1个基团取代的苯基。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真菌剂,其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或者为可被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及卤素原子中的至少1个基团取代的苯基。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真菌剂,其中,R1及R2为彼此不同的基团。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真菌剂,其中,X为氢原子、羟基或

OY;Y为下式所示的基团:[化学式4](式中,R7为可被取代的烷基、可被取代的苯基、可被取代的烷氧基、可被取代的苯氧基或

CR
10
R
11
R
12
基(式中,R
10
、R
11
及R
12
各自独立地为可被取代的烷基或可被取代的苯基)。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真菌剂,其中,X为氢原子或羟基。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真菌剂,其中,所述式(I)或(I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5


‑4‑
(4

甲基苯基)

1H

咪唑
‑2‑
甲腈、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四釜洋樋口浩司渥美省吾井村贵之
申请(专利权)人: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