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层核壳结构的茶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505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层核壳结构的茶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体细胞乳液,所述油体细胞乳液由油体细胞和油茶花提取物溶液组成;并基于此进一步提供了茶油微胶囊,利用脂溶性成分作为核层,油体细胞乳液作为脂溶性成分的第一壳层,后添加的蛋白质或多糖作为第二壳层,形成双层核壳结构;该茶油微胶囊具有尺寸大小可控、较高的脂溶性成分包埋率和较好的贮藏稳定性等优点;并且该茶油微胶囊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不另外添加固化剂或表面活性剂,绿色安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层核壳结构的茶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制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双层核壳结构的茶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微胶囊作为一种新型载体技术,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外界敏感的脂溶性功效成分通过微胶囊包覆技术克服了很多的应用缺点和局限,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微胶囊化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挤压法、喷雾干燥法、超临界流体法、空气悬浮法和复合凝聚法等。其中复合凝聚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包埋效率高、控释性好等特点,目前,复合凝聚法是最常用的包埋疏水性功效成分的微胶囊化方法之一,如重要营养素维生素E的包埋。但该方法均需要额外添加固化剂作为交联剂或表面活性剂来提高体系的稳定性,通常采用醛类固化剂,但化学交联剂的残留和化学交联大分子在体内的生物降解都存在毒性,这严重限制了产品的应用。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有研究人员就复合凝聚微胶囊法在维生素E微胶囊的应用技术上进行了改良,如冯岩学者(冯岩.复合凝聚法制备维生素E微胶囊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公开了以谷氨酰胺转氨酶为固化剂,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维生素E微胶囊;强军锋学者(强军锋.壁材比例对复合凝聚法天然V
E
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7,33(02):175~178.DOI: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2.037.)公开了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5%氯化钙溶液为固化剂,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了一种平均粒径为35.17μm的天然维生素E微胶囊,维生素E的包埋率高达74.7%。但即使采用的是无毒的固化剂或表面活性剂,也存在使用成本高的问题,以谷氨酰胺转氨酶为固化剂还存在反应时间长、需要加热等缺陷。
[0004]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于微胶囊原料的安全性、无毒性和环保性。因此,研发新型的、安全无毒、不需要额外添加固化剂或表面活性剂、成本低廉且能提高活性成分稳定性的微胶囊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微胶囊技术需要额外添加固化剂或表面活性剂,有毒固化剂存在安全隐患,无毒固化剂或表面乳化剂存在反应时间长、需要加热等使用成本高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油体细胞乳液。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安全、具有双层核壳结构的茶油微胶囊。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所述茶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油体细胞乳液或所述茶油微胶囊在制备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油体细胞乳液,由油体细胞和油茶花提取物溶液组成;
[0011]所述油体细胞和油茶花提取物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5~7.5:50g/mL;
[0012]所述油体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往油茶籽中加入缓冲溶液,调节pH,加入植物复合酶酶解,灭酶活,破壁,过滤,离心,取上层即得油体细胞。
[0013]油体细胞作为一种天然乳化剂、天然水包油乳液,富含三酰甘油和少量极性脂质,它们被特定的磷脂膜和蛋白质包埋,作为一种天然产品,油体细胞的优点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如无乳化过程、提取简单且环保、安全且营养丰富等。
[0014]进一步地,所述油茶籽为新鲜或者烘干的油茶籽。
[0015]进一步地,对所述油体细胞进行检测,测得油体细胞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0.3~3份蛋白质、0.6~1.5份磷脂、76~85份油脂和10~20份水。
[0016]进一步地,所述蛋白质包括油质蛋白、油体钙蛋白和油质固醇蛋白。
[0017]进一步地,所述油茶花提取物溶液为用水对油茶花进行提取得到。
[0018]具体地,所述油茶花提取物溶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干燥粉碎的油茶花原料,按照1:15~30(g/mL)的料液比加入水,在40~80℃下进行提取20~60min后,抽滤,即得油茶花提取物溶液。
[0019]更具体地,所述油茶花提取物溶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干燥粉碎的油茶花原料,按照1:20(g/mL)的料液比加入水,在69℃下进行提取52min后,抽滤,即得油茶花提取物溶液。
[0020]优选地,所述油茶花选自普通白花油茶或红花油茶的花。
[0021]进一步地,对所述油茶花提取物溶液进行检测,测得油茶花提取物溶液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30~40mg/g的蛋白质、5~7mg/g粗脂肪、2~3.5mg/g氨基酸、200~280mg/g总糖、40~50mg/g多酚、170~230mg/g黄酮和30~50mg/g咖啡碱。不同品种油茶花的提取物溶液的主要成分略有不同。
[0022]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复合酶为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
[0023]优选地,所述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3:0~1:1~2:1~2。
[0024]优选地,所述油茶籽与缓冲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4~10)g/mL。
[0025]优选地,所述pH为4.5~9。
[0026]优选地,所述缓冲溶液为磷酸盐缓冲液。
[0027]更优选地,所述磷酸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1~0.5mol/L。
[0028]优选地,所述植物复合酶的添加量为1%~6%。
[0029]优选地,所述植物复合酶的添加量为3%。虽然增大酶的添加量会使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油茶籽细胞壁被充分破坏使得更多油体细胞被释放出来,但添加过量的酶会导致油体细胞的完整度被破坏,从而降低油体细胞的得率,并且不利于后续的脂溶性成分包埋。因此优选植物复合酶的添加量为3%。
[0030]优选地,所述酶解时间为0.5~3h。
[0031]更优选地,所述酶解时间为1h。由于酶解时间过长会导致体系中的油体细胞发生聚结而使体系失稳,因此优选降解时间为1h。
[0032]优选地,所述破壁条件为:18000~23000r/min,30~90s。在此破壁条件下破碎茶籽,油体细胞被充分释放出来的同时不会破坏其结构。
[0033]优选地,所述离心条件为8500~12000r/min,20~30min。在此离心条件下,油体细
胞能很好分离出来,当使用更低转速时,油体细胞不能很好的分离,易于再次溶于缓冲溶液。
[0034]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双层核壳结构的茶油微胶囊,所述茶油微胶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为核层、第一壳层和第二壳层;
[0035]所述核层为脂溶性成分;所述第一壳层由所述油体细胞乳液制成;所述第二壳层主要由蛋白质或多糖制成。
[0036]本专利技术首次将油体细胞和油茶花提取物溶液形成的油体细胞乳液作为脂溶性成分的第一壳层溶液制备茶油微胶囊,无需额外添加固化剂或表面活性剂,既可以达到安全环保的要求,又能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体细胞乳液,其特征在于,由油体细胞和油茶花提取物溶液组成;所述油体细胞和油茶花提取物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5~7.5:50g/mL;所述油体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往油茶籽中加入缓冲溶液,调节pH,加入植物复合酶酶解,灭酶活,破壁,过滤,离心,取上层即得油体细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体细胞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花提取物溶液为用水对油茶花进行提取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体细胞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复合酶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油体细胞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3:0~1:1~2: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体细胞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籽与缓冲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4~10)g/mL。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体细胞乳液,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辉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