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泡沫制备用杂质去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79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泡沫制备用杂质去除设备,包括:油水分离器、泵体、储料罐和上过滤壳体,储料罐的排料口通过管路与泵体输入端固定连接并相通,泵体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上过滤壳体进口处固定连接并相通,上过滤壳体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油水分离器进料口固定连接并相通,装置通过设置有压环等零部件,利用相互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达到能够压缩杂质的功能,一来能够避免油水混合物的浪费,二来能够使得杂质被压缩在起,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处理,同时装置还具有简单清理过滤组件的工作,使其能够保持畅通,通过设置有麻花筒,一来能够使得装置能够正常进行工作,二来能够很方便的进行拆卸,同时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同时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同时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分离泡沫制备用杂质去除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泡沫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油水分离泡沫制备用杂质去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油水分离主要是根据水和油的密度差或者化学性质不同,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或者其他物化反应去除杂质或完成油份和水份的分离。
[0003]在工业上常用的油水分离方法有加热油水分离法、超滤(UF)膜分离法、吸附净化法。超滤(UF)法再生脱脂法。经过预过滤(除去粗的垃圾、铁粉和渣等)的含油脱脂液,经超滤膜浓缩净化,将UF液(不含油的脱脂液)返回工作槽中。
[0004]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经过初步过滤后的油水混合物在进入油水分离器前,仍需要进行一次过滤工作,从而保证后续工序中泡沫制备时内部的杂质含量,但现有的安装在油水分离器进口处的杂质去除设备大多采用滤网或滤膜等结构,由于油水自身具有一定的粘性,这就容易导致内部杂质在去除过程中,粘附在过滤网上,不便于清理,且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过滤组件堵塞,不便于清理。
[0005]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便于清理且安装和更换较为方便的杂质去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泡沫制备用杂质去除设备,通过对上过滤壳体的改进不仅实现了对泡沫内杂质的多层过滤,同时实现了对过滤网上过滤的杂质的高效清理,提高过滤效率,更换滤网更便捷。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油水分离泡沫制备用杂质去除设备方法,包括油水分离器、泵体、储料罐和上过滤壳体,所述储料罐的排料口通过管路与泵体输入端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泵体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上过滤壳体进口处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上过滤壳体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油水分离器进料口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上过滤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滤壳体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上螺接有多个第一锁紧螺杆,所述上过滤壳体的底端贴合设置有下过滤壳体,所述下过滤壳体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二安装环,多个第一锁紧螺杆分别与第二安装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的底端环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板,每个固定板上均螺接有第二锁紧螺杆,每个第二锁紧螺杆的一端均旋转连接有封堵块,所述下过滤壳体的外壁上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泄槽,每个排泄槽均与外界相通,每个封堵块均设置在相对应的排泄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上过滤壳体的顶端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两个电动伸缩杆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环,所述升降环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管,每个套管内均插入有滑动连接的T型杆,每个T型杆的顶端均贯穿升降环并与其滑动连接;
[0009]所述下过滤壳体的底端中央处固定插入有连接管,所述下过滤壳体的底端环形均
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辅助流动管,每个辅助流动管均与下过滤壳体内部相通,每个辅助流动管内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每个辅助流动管的另一端均已相对应的连接管外壁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上过滤壳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套管,所述密封套管的底端贴合设置有麻花筒,所述麻花筒通过螺栓与上过滤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过滤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底端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活动槽,两个套管的底端分别伸入上过滤壳体内并与其相对应的压环贴合设置,所述压环的顶端设置有第六燕尾槽,所述第六燕尾槽呈环形,所述第六燕尾槽内滑动连接有第六燕尾块,所述第六燕尾块呈环形状,两个T型杆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六燕尾块顶端固定连接,每个套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每个活动槽内均设置有可以转动的压辊,每个压辊的顶端均贴合设置有刮板,每个活动槽的内定面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筒,每个弹簧筒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每个弹簧筒内均设置有弹簧,每个弹簧的顶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弹簧筒内顶面贴合设置,每个弹簧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滑块顶端固定连接,每个滑块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每个滑动杆的底端均穿出相对应的弹簧筒底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每个滑动杆的底端均与相对应的刮板顶端固定连接,每个活动槽的两相对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燕尾槽,每个第一燕尾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燕尾块,每个第一燕尾槽内均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每个第一复位弹簧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燕尾块顶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复位弹簧的顶端均与相对应的第一燕尾槽内定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端设置有第四安装环,所述第四安装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插槽,所述压环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第四安装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锥形状,所述第四安装环的底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呈环形,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分别与第二复位弹簧底端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复位弹簧的顶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凹槽内定面固定连接,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三燕尾槽,每组第三燕尾槽为两个,每组中两个第三燕尾槽对称设置,每个第三燕尾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三燕尾块,每两个相对应的第三燕尾块一端分别与固定块的内环壁与外环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底端与固定环顶端贴合设置,所述固定环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二燕尾槽呈环形状,所述第二燕尾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燕尾块,所述第二燕尾块呈环形状,所述第二燕尾块的顶端与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过滤壳体的底部内壁与连接管外壁之间设置有滤网安装框架,所述滤网安装框架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滤网安装框架内部底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滤网安装框架的内环壁内贴合设置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燕尾槽,所述第四燕尾槽呈环形状,所述第四燕尾槽内滑动连接有第四燕尾块,所述第四燕尾块呈环形状,所述第四燕尾块的外壁与滤网安装框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环的底端环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下过滤壳体的内底面上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伸缩杆的底端分别伸入相对应的通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每个通孔内均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每个第三复位弹簧的顶端均与相对应的伸缩杆底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三复位弹簧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通孔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过滤壳体的内壁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面上对称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每个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每个滤网安装框架的外壁上均固定套接有从动齿环,每个主动齿轮均与从动齿环啮合设置,所述安装槽与下过滤壳体内部相通,所述安装槽与下过滤壳体相通处的内底面上设
置有第五燕尾槽,所述第五燕尾槽呈环形,所述第五燕尾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五燕尾块,所述第五燕尾块呈环形,所述第五燕尾块的顶端与滤网安装框架底端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由多个十字交叉的支撑杆组成,且十字交叉的支撑杆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支撑架的顶端与第二过滤网的底端贴合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压辊的中央贯穿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每个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伸入相对应的第一燕尾块侧壁内并与其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的顶端环形均匀固定嵌入有多个轴承,每个第一锁紧螺杆的底端均伸入相对应的轴承内环壁内并与其固定连接。
[0012]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泡沫制备用杂质去除设备,包括油水分离器(61)、泵体(62)、储料罐(63)和上过滤壳体(1),所述储料罐(63)的排料口通过管路与泵体(62)输入端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泵体(62)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上过滤壳体(1)进口处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上过滤壳体(1)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油水分离器(61)进料口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上过滤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滤壳体(1)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环(2),所述第一安装环(2)上螺接有多个第一锁紧螺杆(3),所述上过滤壳体(1)的底端贴合设置有下过滤壳体(8),所述下过滤壳体(8)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二安装环(4),多个第一锁紧螺杆(3)分别与第二安装环(4)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4)的底端环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板(5),每个固定板(5)上均螺接有第二锁紧螺杆(6),每个第二锁紧螺杆(6)的一端均旋转连接有封堵块(7),所述下过滤壳体(8)的外壁上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泄槽(9),每个排泄槽(9)均与外界相通,每个封堵块(7)均设置在相对应的排泄槽(9)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上过滤壳体(1)的顶端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0),两个电动伸缩杆(10)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环(11),所述升降环(11)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管(12),每个套管(12)内均插入有滑动连接的T型杆(13),每个T型杆(13)的顶端均贯穿升降环(11)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下过滤壳体(8)的底端中央处固定插入有连接管(14),所述下过滤壳体(8)的底端环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辅助流动管(16),每个辅助流动管(16)均与下过滤壳体(8)内部相通,每个辅助流动管(16)内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7),每个辅助流动管(16)的另一端均已相对应的连接管(14)外壁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上过滤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套管(18),所述密封套管(18)的底端贴合设置有麻花筒(19),所述麻花筒(19)通过螺栓与上过滤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过滤壳体(1)内滑动连接有压环(20),所述压环(20)的底端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活动槽(37),两个套管(12)的底端分别伸入上过滤壳体(1)内并与其相对应的压环(20)贴合设置,所述压环(20)的顶端设置有第六燕尾槽(64),所述第六燕尾槽(64)呈环形,所述第六燕尾槽(64)内滑动连接有第六燕尾块(65),所述第六燕尾块(65)呈环形状,两个T型杆(13)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六燕尾块(65)顶端固定连接,每个套管(1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0),每个活动槽(37)内均设置有可以转动的压辊(21),每个压辊(21)的顶端均贴合设置有刮板(22),每个活动槽(37)的内定面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筒(23),每个弹簧筒(23)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5),每个弹簧筒(23)内均设置有弹簧(24),每个弹簧(24)的顶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弹簧筒(23)内顶面贴合设置,每个弹簧(24)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滑块(25)顶端固定连接,每个滑块(2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26),每个滑动杆(26)的底端均穿出相对应的弹簧筒(23)底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每个滑动杆(26)的底端均与相对应的刮板(22)顶端固定连接,每个活动槽(37)的两相对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燕尾槽(29),每个第一燕尾槽(29)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燕尾块(27),每个第一燕尾槽(29)内均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28),每个第一复位弹簧(28)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燕尾块(27)顶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复位弹簧(28)的顶端均与相对应的第一燕尾槽(29)内定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32),所述固定环(32)的顶端设置有第四安装环(33),所述第四安装环(33)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环(34),所述密封环(34)上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插槽(35),所述压环(20)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槽(36),所述第四安装环(3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38),所述第一过
滤网(38)呈锥形状,所述第四安装环(33)的底端设置有凹槽(39),所述凹槽(39)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格赵春霞郭华许栋孙浩铭黄浩然李辉李嘉鑫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