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57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手推车,涉及园林工具技术领域,包括:车斗;承载支架,固定在所述车斗的底部;驱动轮,通过轮轴连接在所述承载支架上,所述驱动轮绕轮轴转动,且所述轮轴位于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上;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驱动轮的轮毂内,驱动所述车斗移动;所述承载支架包括:支撑架,固定在所述车斗的底部,并承载所述车斗;固定框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用于安装所述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两侧的轮轴均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手推车中的电机装配困难,以及电动手推车整体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并通过支撑架与固定框架的装配配合,有效的提升了电动手推车整体的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手推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手推车。

技术介绍

[0002]手推车是在生活中使用的比较频繁且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主要是用于短距离的运送货物;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各式各样的手推车,例如宾馆里服务人员用来乘装剩菜剩饭或者住客换洗的床单、被罩及杂物,又如建筑工地上工人用来乘装黄沙、水泥、砖块等等,这些手推车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0003]现阶段,由于电动化发展趋势,各种手推车升级为电动手推车,从而减轻人们的工作强度,其自走驱动系统通常采用轮毂自走电机;市面上的电动手推车的驱动电机大多采用单边轴的固定方式,所有的承载都集中单边轴上,而且单边轴承受的是扭矩,如果是大的负载,对电机输出轴及整机装配要求都非常高;此外,市面上的电动滑板车以及部分平板车采用的驱动电机轴为双边轴,但电机以及安装轮体的固定支架位于整个承载底盘的下面,如果轮子尺寸大的话,承载底盘会变高,造成承载重心变高,整体稳定性不好。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手推车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手推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手推车中的电机装配困难,以及电动手推车整体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手推车,包括:车斗;承载支架,固定在所述车斗的底部;驱动轮,通过轮轴连接在所述承载支架上,所述驱动轮绕轮轴转动,且所述轮轴位于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上;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驱动轮的轮毂内,驱动所述车斗移动;所述承载支架包括:支撑架,固定在所述车斗的底部,并承载所述车斗;固定框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用于安装所述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两侧的轮轴均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连接。
[0007]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轮轴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侧板固定连接;连接杆,依次连接两组所述侧板;两组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杆形成一框形结构,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
[0008]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组所述侧板至少包括两个侧板,且两个所述侧板位于一个所述驱动轮轴向的两侧。
[0009]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侧板上均开设有腰型槽,且每个所述侧板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腰型槽连通;所述轮轴通过所述开口置于所述腰型槽内,并与所述腰型槽嵌设配合。
[0010]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腰型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开口的口径。
[0011]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轴的两端成形有扁平轴,所述扁平轴上设置有定位组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扁平轴和所述侧板。
[0012]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扁平轴横截面的长度大于所述开口的口径、且小于所述腰型槽的长度。
[0013]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垫圈,同轴穿设在所述轮轴的两端,且所述定位垫圈上成形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嵌入所述腰型槽内,并将所述扁平轴抵紧在所述腰型槽内;固定螺母,与所述轮轴的两端螺纹连接。
[0014]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驱动轮垂直轴向的两侧,并分别与多个侧板的两端连接。
[0015]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板,与所述车斗的底部固定连接;纵杆,固定在所述横板的两端。
[0016]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纵杆置于所述凹槽内。
[0017]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轮毂电机,置于所述驱动轮的轮毂内,所述轮毂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轮轴同轴固定。
[0018]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手推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通过将驱动轮安装在固定框架内,从而满足大尺寸车轮的安装与固定,以便于将大功率的动力装置安装在大尺寸车轮的轮毂内,从而满足电动手推车对动力的需求。
[0020]2、通过将轮轴的两端均与侧板固定的装配方式,可有效的将负载分散在轮轴两个侧的侧板上,可承受大负载的运输,提升驱动轮安装的牢固性与承载性能。
[0021]3、通过支撑架的后部安装万向轮、固定框架内安装驱动轮,从而达到调节承载支架的承载重心的作用,避免出现底盘重心由于更换大尺寸车轮而变高的情况发生,有效的提升了电动手推车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手推车于一实施例中的轴测图;
[0023]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手推车于一实施例中车斗底部的示意图;
[0024]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手推车于一实施例中承载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手推车于一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手推车于一实施例中驱动轮的剖视图;
[0027]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手推车于一实施例中轮轴与侧板的装配示意图。
[0028]元件标号说明
[0029]1、车斗;11、推杆;12、凹槽;2、承载支架;21、支撑架;211、横板;212、纵杆;213、横杆;22、固定框架;221、侧板;222、连接杆;223、腰形槽;224、开口;23、定位组件;231、定位垫圈;232、固定螺母;233、凸台;3、车轮;31、驱动轮;311、轮轴;312、扁平轴;32、万向轮;4、动力装置;5、电源装置;51、电池盒;52、电池包腔;53、电池包;6、刹车装置;7、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
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0031]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2]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手推车,包括车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手推车,包括:车斗;承载支架,固定在所述车斗的底部;驱动轮,通过轮轴连接在所述承载支架上,所述驱动轮绕轮轴转动,且所述轮轴位于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上;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驱动轮的轮毂内,驱动所述车斗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包括:支撑架,固定在所述车斗的底部,并承载所述车斗;固定框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用于安装所述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两侧的轮轴均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轮轴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侧板固定连接;连接杆,依次连接两组所述侧板;两组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杆形成一框形结构,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侧板至少包括两个侧板,且两个所述侧板位于一个所述驱动轮轴向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板上均开设有腰型槽,且每个所述侧板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腰型槽连通;所述轮轴通过所述开口置于所述腰型槽内,并与所述腰型槽嵌设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型槽的长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守川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