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47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作为上筒组件、下筒组件的支撑载体;上筒组件,所述上筒组件用于对饲料原材料依次进行破碎和研磨;中筒组件,所述中筒组件用于对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筛分,所述中筒组件能够调节自身的筛分粒度;下筒组件,所述下筒组件用于将筛分后的物料进行收集转移。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上筒组件其除了能够对结块的物料加以破碎之外,还能利用循环带式研磨机构对其进行进一步地研磨,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中筒组件可以对筛分粒度进行快速调节,满足不同级配饲料的筛分粒度需。级配饲料的筛分粒度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饲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猪饲料通常是由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组成的饲养家猪的饲料。按类别分:全价料、浓缩料和预混料。全价料是由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和添加剂四部分组成的配合料,市场上销售的全价料主要是经过机器加工制粒的颗粒状饲料,部分为膨化颗粒料,能直接用于饲喂饲养对象,能全面满足饲喂对象的营养需要。浓缩料是由蛋白原料和添加剂预混而成,饲喂时需补加能量料,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适合于规模大,尤其是自家有玉米等能量饲料的农户使用,市场上的浓缩料至少有50多种。预混料是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简称,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包括各种微量矿物元素、各种维生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后制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是全价配合饲料的一种重要组分。
[0003]传统的配料装置在混料时,对于结块的物料难以破碎,因此混料效率低。为此,公开号为CN113083071A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猪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包括罐体、进料机构、混匀机构和出料机构;进料机构固定连接在罐体的一侧,进料机构的一端和罐体连通;用于将物料输送到罐体中;混匀机构设置在罐体中,混匀机构转动,可将物料混匀;出料机构设置在罐体上,用于将罐体中的物料排出,罐体的上半部分的形状为圆柱型,罐体的下半部分的形状为漏斗型,罐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腿;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筒、料仓、第一电机、螺旋输料轴。在混料时,对于结块的物料加以破碎,提高混料效率。
[0004]但是这种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其只能对结块的物料加以破碎,针对最终的成品料不能根据需求进行快速的粒度调整。因此,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包括:
[0008]支架,所述支架作为上筒组件、下筒组件的支撑载体;
[0009]上筒组件,所述上筒组件用于对饲料原材料依次进行破碎和研磨;
[0010]中筒组件,所述中筒组件用于对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筛分,所述中筒组件能够调节自身的筛分粒度;
[0011]下筒组件,所述下筒组件用于将筛分后的物料进行收集转移。
[0012]进一步地,上述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中,所述上筒组件包括上筒体、进料斗、对辊
式破碎机构、循环带式研磨机构和第一连接端板,所述上筒体的顶端安装有进料斗,底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端板,所述上筒体的内腔靠近进料斗安装有对辊式破碎机构,所述上筒体的内腔位于对辊式破碎机构的下方安装有循环带式研磨机构。
[0013]进一步地,上述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中,所述循环带式研磨机构包括若干层交错分布的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带体外侧均布有粗糙研磨层,相邻两层所述循环输送带之间的通道作为研磨区。
[0014]进一步地,上述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中,相邻两层所述循环输送带中驱动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相邻两层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带体位移速度存在差值,且差值由上之下逐渐增加。
[0015]进一步地,上述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中,所述中筒组件包括中筒体、第二端板、第三端板、活动框、驱动凸轮、伸缩导向杆、复位弹簧、固定筛板、活动筛板、导向杆和调节螺杆,所述中筒体的上端安装有用于与第一端板连接的第二端板,下端安装有第三端板,所述中筒体的内部安装有能够沿水平方向自由滑动的活动框,所述中筒体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活动框水平位移的驱动凸轮,另一侧安装有用于为活动框水平位移提供导向的伸缩导向杆以及提供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活动框中固定安装有固定筛板,所述固定筛板的外侧贴设有活动筛板,所述活动筛板的两端固定有呈水平的导向杆,所述活动框中开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导向滑槽,所述活动框中螺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活动端转动限制在焊接在活动筛板外侧的连接座中。
[0016]进一步地,上述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中,所述固定筛板和活动筛板上设有位置对应的条形孔,通过调节所述活动筛板的位置能够实现两个筛板上条形孔重合面积的大小,进而实现筛分粒度的调节。
[0017]进一步地,上述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中,所述下筒组件包括下筒体、第四端板、收集区、水平螺叶轴、排料电机和排料管,所述下筒体的上端安装有用于与第三端板连接的第四端板,所述下筒体的内腔作为收集区,所述收集区中安装有由排料电机带动的水平螺叶轴,所述下筒体的下侧接有排料管。
[0018]如上所述的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1)将用于生产饲料的原材料按配比投入至上筒组件中,利用上筒组件对饲料原材料依次进行破碎和研磨;
[0020]2)经上筒组件处理后的物料进入中筒组件,利用中筒组件对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筛分;中筒组件筛分残留的物料通过a或b方式处理:
[0021]a:在中筒组件上安装吸料机构,利用吸料机构将残余的物料吸至上筒组件中,使其再次进行破碎和研磨;
[0022]b:在中筒组件上设置带堵盖的清掏管,定期打开清掏管,人工将残余的物料取出后,投入上筒组件中,使其再次进行破碎和研磨;
[0023]3)经中筒组件筛分后的物料进入下筒组件,利用下筒组件将筛分后的物料进行收集转移。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的上筒组件结构设计合理,其除了能够对结块的物料加以破碎之外,还能利用循环带式研磨机构对其进行进一步地研磨,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0026]2、本专利技术的中筒组件结构设计合理,其能够根据需求对筛分粒度进行快速调节,满足不同级配饲料的筛分粒度需求。
[0027]3、本专利技术的下筒组件结构设计合理,其能够对筛分的物料进行快速收集转移。
[0028]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上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中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筛板、活动筛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下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如下:
[0036]1‑
支架,2

上筒组件,201

上筒体,20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作为上筒组件、下筒组件的支撑载体;上筒组件,所述上筒组件用于对饲料原材料依次进行破碎和研磨;中筒组件,所述中筒组件用于对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筛分,所述中筒组件能够调节自身的筛分粒度;下筒组件,所述下筒组件用于将筛分后的物料进行收集转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组件包括上筒体、进料斗、对辊式破碎机构、循环带式研磨机构和第一连接端板,所述上筒体的顶端安装有进料斗,底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端板,所述上筒体的内腔靠近进料斗安装有对辊式破碎机构,所述上筒体的内腔位于对辊式破碎机构的下方安装有循环带式研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带式研磨机构包括若干层交错分布的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带体外侧均布有粗糙研磨层,相邻两层所述循环输送带之间的通道作为研磨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循环输送带中驱动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相邻两层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带体位移速度存在差值,且差值由上之下逐渐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生产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筒组件包括中筒体、第二端板、第三端板、活动框、驱动凸轮、伸缩导向杆、复位弹簧、固定筛板、活动筛板、导向杆和调节螺杆,所述中筒体的上端安装有用于与第一端板连接的第二端板,下端安装有第三端板,所述中筒体的内部安装有能够沿水平方向自由滑动的活动框,所述中筒体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活动框水平位移的驱动凸轮,另一侧安装有用于为活动框水平位移提供导向的伸缩导向杆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鹏程张茜王瑜丁学智杨雅媛吕亚楠李润林杨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