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弹耐磨涤塔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94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耐磨涤塔夫,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沙袋表面面料粗糙坚实,弹性不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耐磨层和支撑层,耐磨层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耐磨条,支撑层表面阵列分布有与耐磨条相对的支撑条,若干耐磨条和若干支撑条顶端均粘接并形成若干支撑空腔,若干支撑空腔内粘接有若干弹性布,弹性布具备驱动支撑空腔内壁靠近的弹性形变性能,若干支撑空腔内均填充满弹性纤维球,若干弹性纤维球通过氨纶短纤维揉搓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弹耐磨涤塔夫,通过使用氨纶纤维达到了增大面料表面弹性的技术效果。到了增大面料表面弹性的技术效果。到了增大面料表面弹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弹耐磨涤塔夫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弹耐磨涤塔夫。

技术介绍

[0002]英文名为Polyester Taffeta,又被称为塔夫绸。由涤纶丝或仿真丝制成。涤塔夫是一种全涤薄型面料,是涤纶长丝织造,外观上光亮,手感光滑。这样的布叫涤塔夫,可以做面料和里料,现在一般做里料多。taffeta是塔夫的意思,这个本来是真丝的一种分类(真丝分4大类24小类),现在是用涤纶纺的叫做涤塔夫或者涤丝纺,尼龙的叫做尼丝纺。
[0003]沙袋是人们再练拳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辅助器材,现有技术的沙袋表面为了保证坚实度,采用涤纶混纺的高厚度涤塔夫制成,沙袋的表面面料做工粗糙,耐磨抗大,但是由于沙袋本身的重量较大,内部结构较为坚实,粗糙的表面对于人手的皮肤会造成大幅度的破坏,人再击打沙袋时会因为表面过于坚硬而挫伤自己的手部皮肤,因此现有技术的沙袋表面面料存在弹性差,对手部的保护能力差的问题。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耐磨涤塔夫,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保证沙袋表面面料弹性力的技术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弹耐磨涤塔夫,包括耐磨层和支撑层,所述耐磨层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耐磨条,所述支撑层表面阵列分布有与所述耐磨条相对的支撑条,若干所述耐磨条和若干所述支撑条顶端均粘接并形成若干支撑空腔,若干所述支撑空腔内粘接有若干弹性布,所述弹性布具备驱动所述支撑空腔内壁靠近的弹性形变性能,若干所述支撑空腔内均填充满弹性纤维球,若干所述弹性纤维球通过氨纶短纤维揉搓而成。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一面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凹陷条。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布通过若干弹性纱经纬编织形成加强斜纹组织,所述加强斜纹组织为8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加强斜纹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浮沉沉浮沉沉沉浮。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纱通过氨纶纤维和若干氨纶异形截面纤维相捻而成,所述氨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型。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层通过第一复合纱和第二复合纱经纬编织形成凸条组织,所述凸条组织为8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凸条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浮
浮沉、沉浮沉浮。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复合纱通过涤纶纤维和若干氨纶纤维相捻而成,所述第二复合纱通过若干涤纶异形截面纤维和若干氨纶纤维加捻而成,若干所述涤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为扁平形。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通过若干第三复合纱经纬编织形成凸条组织,所述第三复合纱通过芯纱和包覆所述芯纱的包覆纱构成,所述芯纱通过涤纶纤维和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包覆纱通过若干涤纶纤维和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耐磨层和支撑层,耐磨层能够增大面料表面的耐磨程度,保证沙袋表面的结构完整度,支撑层支撑耐磨层,防止过大的力度击穿面料表面,耐磨层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耐磨条,支撑层表面阵列分布有与耐磨条相对的支撑条,干所述耐磨条和若干所述支撑条顶端均粘接并形成若干支撑空腔,使得面料之间的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增大了面料再受力的缓冲能力,强化了面料的弹性形变模量,若干所述支撑空腔内粘接有若干弹性布,所述弹性布具备驱动所述支撑空腔内壁靠近的弹性形变性能,使得面料在受力时能够通过产生对抗的弹力来缓冲,降低了面料表面的受力,若干所述支撑空腔内均填充满弹性纤维球,若干所述弹性纤维球通过氨纶短纤维揉搓而成,氨纶纤维具备强弹性形变性能,氨纶短纤维的纤维球能够在支撑空腔内支撑面料表面,进一步强化了面料表面的弹力,最终达到了大幅度增大面料表面弹力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加强斜纹组织的组织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凸条组织的组织结构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弹性纱的剖面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第一复合纱的剖面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第二复合纱的剖面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第三复合纱的剖面图;
[0021]图中:1、耐磨层;2、凹陷条;3、耐磨条;4、支撑条;5、支撑层;6、弹性纤维球;7、弹性布;8、氨纶异形截面纤维;9、氨纶纤维;10、弹性纱;11、涤纶纤维;12、第一复合纱;13、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4、第二复合纱;15、芯纱;16、包覆纱;17、锦纶纤维;18、第三复合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3]一种高弹耐磨涤塔夫,如图1所示,包括耐磨层1和支撑层5,耐磨层1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耐磨条3,支撑层5表面阵列分布有与耐磨条3相对的支撑条4,若干耐磨条3和若干支撑条4顶端均粘接并形成若干支撑空腔,若干支撑空腔内粘接有若干弹性布7,干支撑空腔内均填充满弹性纤维球6。
[0024]将氨纶纤维9置于喷丝板上形成氨纶异形截面纤维8,氨纶异形截面纤维8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型,氨纶纤维9具备强弹性形变性能,圆形中空型氨纶异形截面纤维8内部存在弹性空腔,弹性空腔增大了氨纶纤维9的弹性形变模量,强化了氨纶纤维9的弹性性能,将若
干氨纶异形截面纤维8和若干氨纶纤维9放入加捻机中形成弹性纱10,弹性纱10具备强弹性。
[0025]将若干弹性纱10放入梭织机中,经纬编织形成加强斜纹组织,并形成弹性布7,加强斜纹组织为8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加强斜纹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浮沉沉浮沉沉沉浮,通过组织结构的设置使得弹性布7的弹性形变性能进一步提高,强化了面料的弹性形变性能。
[0026]将涤纶纤维11和若干氨纶纤维9放入环锭捻线机中形成第一复合纱12,涤纶纤维11具备强纤维强度和韧性,因此第一复合纱12具备良好的纤维韧性和弹性形变性能,将涤纶纤维11置于喷丝板上形成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3,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3的截面为扁平形,扁平形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3表面光滑平整,强化了涤纶纤维11的韧性,将若干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3和若干氨纶纤维9放入加捻机中形成第二复合纱,第二复合纱14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弹性。
[0027]将第一复合纱12和第二复合纱14放入梭织机中,经纬编织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耐磨涤塔夫,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层(1)和支撑层(5),所述耐磨层(1)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耐磨条(3),所述支撑层(5)表面阵列分布有与所述耐磨条(3)相对的支撑条(4),若干所述耐磨条(3)和若干所述支撑条(4)顶端均粘接并形成若干支撑空腔,若干所述支撑空腔内粘接有若干弹性布(7),所述弹性布(7)具备驱动所述支撑空腔内壁靠近的弹性形变性能,若干所述支撑空腔内均填充满弹性纤维球(6),若干所述弹性纤维球(6)通过氨纶短纤维揉搓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耐磨涤塔夫,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远离所述支撑层(5)的一面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凹陷条(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耐磨涤塔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布(7)通过若干弹性纱(10)经纬编织形成加强斜纹组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弹耐磨涤塔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纱(10)通过氨纶纤维(9)和若干氨纶异形截面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杰凌中英周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翰宇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