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捉金蝉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89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捕捉金蝉的装置,涉及到捕虫技术领域,包括顶壳,所述顶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进物口,多个所述进物口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块,多个所述环形块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进物网,所述顶壳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斜环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省去了需要人们会手拿着手电筒等其他照明工具到树的旁边从上到下地寻找金蝉的踪迹。可以在捕捉金蝉的季节,通过设备进行金蝉的捕捉。这种捕捉金蝉的方法可以去除高强度劳动,而且不会耗费捕捉者的体力效率也高,对金蝉养殖户来说,就不需要雇佣更多人力,就不会增加很多资金,而且捕捉到金蝉质量也得以保证,就不会花费养殖户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效率提高。且效率提高。且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捉金蝉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捕虫
,特别涉及一种捕捉金蝉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蝉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昆虫的代表种,具有渐变态的生物学特征,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若虫又有多种俗称,例如:节老龟、罗锅、爬衩黑蚱蝉、知了龟、知了猴、爬叉等。蝉虽然是农林害虫,但也有好的一面。正由于金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又有良好的药食保健作用,随着人们生活价值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高营养,绿色美味的金蝉,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价格也随之升高。
[0003]金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它在地下生长三至五年,依靠在树本植物的须根上或周边,依赖于植物须根生产的氧和潮气生长,成熟后,掘洞出土来完成它一生最后的三步,即:蜕变、交配、繁殖下一代。由于它是依赖于树根生长,出土后,它就本能地知道树的所在方位,并爬向树,借助于树干和树枝,绝大多数倒挂于树干或枝叶的下面,开始蜕壳变异,如果它没有离开地面,找不到适合它蜕变的场所和晾干翅膀的条件,它是不会蜕变的。虽然,金蝉在地面上也能把壳挣开一条缝,但是,却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的,理由是它必须借助地球的引力和自身的重量,才能完成蜕壳,这就是它要离开地面并爬上树后头上尾下蜕变的原因。另外,刚从壳中挣脱出来的乳白色的蝉毫无运动能力,全身都是软软的,必须借助自然下垂伸开它的双翅。
[0004]现在人们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捕捉方法来采收金蝉,通常在傍晚,人们会手拿着手电筒等其他照明工具到树的旁边从上到下地寻找金蝉的踪迹。在捕捉金蝉的季节,人们需要在傍晚借助着照明不停地寻找然后捕捉金蝉。这种捕捉金蝉的方法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会耗费捕捉者的效率也不高,对金蝉养殖户来说,大规模养殖需要在固定时间内捕捉大量的金蝉,就需要雇佣更多人力,这会增加很多资金,而且捕捉到金蝉质量也难以保证,这种方式会花费养殖户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捉金蝉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人们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捕捉方法来采收金蝉,通常在傍晚,人们会手拿着手电筒等其他照明工具到树的旁边从上到下地寻找金蝉的踪迹。在捕捉金蝉的季节,人们需要在傍晚借助着照明不停地寻找然后捕捉金蝉。这种捕捉金蝉的方法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会耗费捕捉者的效率也不高,对金蝉养殖户来说,大规模养殖需要在固定时间内捕捉大量的金蝉,就需要雇佣更多人力,这会增加很多资金,而且捕捉到金蝉质量也难以保证,这种方式会花费养殖户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捕捉金蝉的装置,包括顶壳,所述顶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进物口,多个所述进物口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块,多个所述环形块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进物网,所述顶壳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斜环块,所
述顶壳的下表面设置有储存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表面有顶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壁的下侧开设有多个定位口,多个所述定位口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储存管,多个所述储存管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斜口管,具有方便搜集金蝉的作用,保证金蝉完好的进入储存的装置内部,保证金蝉进入的顺利。
[0008]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
[0009]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
[0010]优选的,所述顶壳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
[0011]优选的,所述顶壳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
[0012]优选的,所述顶壳上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固定口,能够将设备完美地固定在大树的表面,进行金蝉的收集。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通过设置环形块、储存管、斜口管、进物网、进物口、固定口,新设备省去了需要人们会手拿着手电筒等其他照明工具到树的旁边从上到下地寻找金蝉的踪迹。可以在捕捉金蝉的季节,通过设备进行金蝉的捕捉。这种捕捉金蝉的方法可以去除高强度劳动,而且不会耗费捕捉者的体力效率也高,对金蝉养殖户来说,就不需要雇佣更多人力,就不会增加很多资金,而且捕捉到金蝉质量也得以保证,就不会花费养殖户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效率提高。
[0015]2、过设置环形块、储存管、斜口管、进物网、进物口、固定口,而且可以大大减轻捕捉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捕捉时间,并能保证金蝉的质量。
[0016]3、过设置环形块、储存管、斜口管、进物网、进物口、固定口,提高了捕捉金蝉的效率,使得金蝉在人员很少的情况下也可以大量地进行捕捉。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卡槽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卡块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环形块;2、顶壳;3、外壳;4、定位口;5、储存管;6、环块;7、斜口管;8、进物网;9、进物口;10、固定口;11、第二卡块;12、第一卡块;13、第一卡槽;14、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捕捉金蝉的装置,包括顶壳2,顶壳2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进物口9,多个进物口9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块1,多个环形块1的下表面
均固定连接有进物网8,网口的进口是大口到底部是束缚形状的,可以防止金蝉从设备内部逃出,顶壳2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斜环块6,顶壳2的下表面设置有储存装置。
[0025]如图2所示,储存装置包括外壳3,外壳3的上表面有顶壳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外壳3内壁的下侧开设有多个定位口4,多个定位口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储存管5,对进入设备内部的金蝉进行储存,多个储存管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斜口管7。
[0026]如图4、图5所示,外壳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12,外壳3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13,顶壳2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11,顶壳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4,顶壳2上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固定口10。
[0027]本技术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设备的时候,可以将设备分成两半包裹在树干离地面较近的位,通过设备表面的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14与第一卡块12和第二卡块11进行对准卡接固定在大树的表面来捕捉金蝉,当金蝉顺着树干向上爬行至进物网8的内部时,进物网8具有防止进入顶壳2内部的金蝉再次从设备内部爬出来的作用,通过进物网8进入斜口管7的表面,接着由斜口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捉金蝉的装置,包括顶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2)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进物口(9),多个所述进物口(9)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块(1),多个所述环形块(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进物网(8),所述顶壳(2)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斜环块(6),所述顶壳(2)的下表面设置有储存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捉金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外壳(3),所述外壳(3)的上表面有顶壳(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3)内壁的下侧开设有多个定位口(4),多个所述定位口(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储存管(5),多个所述储存管(5)的上端均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军龙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启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