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电池片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80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池片及光伏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基底、设置在所述硅基底背面的背面主栅,所述背面主栅包括两条次主栅、设置在两条所述次主栅之间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背电极,所述次主栅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其一所述背电极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对应设置,两条所述次主栅的第一部分的间距小于两条所述次主栅的第二部分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采用上述太阳能电池,焊接性能与质量更为可靠,还利于现场的工艺调节与优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目前仍占据全球光伏市场的主要地位,市场对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双面太阳能电池的正面、背面都可以接受光照并进行光电转换,相较于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能够有效提升单位辐照面积的发电量。
[0003]现有的双面太阳能电池背面主栅通常包括由铝浆制得的“铝框”以及设置在“铝框”中的背银电极。由于背银浆料与背铝浆料在印制成型的过程中存有明显的高度差,此一点也是导致背银电极焊接不良的一个主要因素。业内已公开将背面主栅设置呈相互间隔的两条次主栅,部分背面副栅同时连接两条次主栅,沿焊接方向邻近背银电极的背面主栅则在两条次主栅之间形成漏硅区域。但在将焊带焊连至电池背面时,若出现焊带位置偏斜,焊带易于背银电极旁侧的次主栅抵接,仍会影响焊接稳定性,现场人员也不容易及时发现上述焊接异常状况。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太阳能电池、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池片及光伏组件,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焊接性能,还能方便现场工艺监测与调节。
[0006]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基底、设置在所述硅基底背面的背面主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主栅包括两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次主栅、设置在两条所述次主栅之间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背电极,所述次主栅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其一所述背电极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对应设置,两条所述次主栅的第一部分的间距小于两条所述次主栅的第二部分的间距。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分呈圆弧状。
[0008]进一步地,同一所述背面主栅上的背电极数目设置为6~15个。
[0009]进一步地,所述背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邻近所述硅基底边缘的边缘电极、与所述边缘电极间隔设置的中间电极,至少部分所述中间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距离小于所述边缘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距离。
[0010]进一步地,两条所述次主栅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所述背电极同时连接在两条所述次主栅上,且所述背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不超出所述次主栅;所述背电极呈工字型、王字型或矩形。
[0011]进一步地,所述背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距离d1不大于所述背电极沿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d2,两者的比值介于1:1~1:5。
[0012]进一步地,所述背电极沿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d2设置为1mm~3mm;所述背电极与所述第一部分的搭接宽度设置为0.1mm~0.4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次主栅的宽度设置为0.5mm~1.5mm;两条所述次主栅的间距设置为0.5mm~1.5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背面主栅包括主体部与端部,所述端部的整体宽度沿朝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背面主栅相连接的背面副栅,所述背面副栅包括第一副栅与第二副栅,所述第一副栅同时连接同一所述背面主栅的两条所述次主栅,所述第二副栅在两条所述次主栅之间形成断裂区。
[0016]进一步地,所述背面主栅的末端设置有1~4根所述第二副栅;至少部分所述背电极沿第一方向的旁侧也设置有所述第二副栅。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片,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区域,所述电池片经分割可使得至少其一所述电池区域形成上述任意一种太阳能电池。
[00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若干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具有若干上述任意一种太阳能电池,若干太阳能电池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电池片与光伏组件,通过对所述背面主栅的优化设计,增加所述背电极旁侧的所述次主栅的间距,有效提高所述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焊接性能;所述电池串的焊接制程中,即使焊带出现一定程度的偏斜,也能避免所述焊带与所述背电极旁侧的第二部分抵接,进而影响焊接可靠性,还有利于现场人员更好地观察所述太阳能电池背面的焊接状态,方便进行工艺调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电池片一较佳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图1中电池片的背电极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光伏组件的电池串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100

电池片;101

太阳能电池;1

硅基底;11

边缘;2

背面主栅;201

主体部;202

端部;21

次主栅;211

第一部分;212

第二部分;22

背电极;221

边缘电极;222

中间电极;3

背面副栅;31

第一副栅;32

第二副栅;200

电池串;300

焊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6]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片100,其具有两个相邻的电池区域。所述电池片100经对半分割(如图1中直线L所示),得到两相应的太阳能电池101,所述太阳能电池101为半片式双面电池。
[0027]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所述太阳能电池101包括硅基底1、设置在所述硅基底1的背面主栅2、连接所述背面主栅2的背面副栅3。所述硅基底1可以是单晶硅衬底或多晶硅衬底,
所述硅基底1大致呈矩形且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两边缘11,所述边缘11即所述半片式双面电池的长边;所述背面主栅2整体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背面副栅3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0028]所述太阳能电池101可设置为多主栅电池;每一所述背面主栅2包括两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次主栅21、设置在两条所述次主栅21之间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背电极22。所述背电极22与至少一条所述次主栅21相连接,优选地,两条所述次主栅21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所述背电极22同时连接在两条所述次主栅21上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不超出所述次主栅21。
[0029]所述次主栅21具有第一部分211及连接至所述第一部分211的第二部分212,所述第一部分211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211与其一所述背电极22沿所述第二方向对应设置,也即所述背电极22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基底、设置在所述硅基底背面的背面主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主栅包括两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次主栅、设置在两条所述次主栅之间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背电极,所述次主栅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其一所述背电极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对应设置,两条所述次主栅的第一部分的间距小于两条所述次主栅的第二部分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呈圆弧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背面主栅上的背电极数目设置为6~15个。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邻近所述硅基底边缘的边缘电极、与所述边缘电极间隔设置的中间电极,至少部分所述中间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距离小于所述边缘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次主栅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所述背电极同时连接在两条所述次主栅上,且所述背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不超出所述次主栅;所述背电极呈工字型、王字型或矩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距离d1不大于所述背电极沿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d2,两者的比值介于1:1~1:5。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彬王豪兵衡阳潘励刚
申请(专利权)人:阜宁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