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的喷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54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喷嘴结构;包括:散热部,散热部上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道;加热部,设置在散热部的底部,加热部上具有上下贯穿并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由上腔室以及下腔室组成;喷嘴,设置在下腔室的下端口上;其中,喷嘴与加热部为一体结构,在加热部进行加热时,位于下腔室内的物料被熔融,并从被预热的喷嘴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3D打印机的喷嘴结构所提供一种一种喷嘴与加热部为一体结构,在加热部加热时,位于加热部的物料被熔融,并从预热的喷嘴流出,高精度引导物料的流通。高精度引导物料的流通。高精度引导物料的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的喷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3D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喷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按照程序将成型材料逐层堆叠成物体的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机中的喷嘴在路径上,层层堆叠熔融的材料,逐渐构建三维物体。相邻的层次焊接,即通过传导再加热前层所需的热量提供给喷嘴,使得喷嘴对物料进行热熔,并将热熔后的物料挤出。
[0003]由于目前的3D打印机的喷嘴一般是可拆卸与加热部分脱离接触的,使得喷嘴与加热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段连接,喷嘴安装在加热部分的位置与之物料流通的腔室之间具有一定的隔段,导致加热部在进行加热时,热量无法直接传递给喷嘴,而是热量先传递给螺纹连接段,螺纹连接段再将热量传递给喷嘴,如此将热量传递给喷嘴的方式,不仅会使热量传递给喷嘴的温度达不到最佳效果,而且温度传递的效率低;另外打印头在进行印刷工作时,喷嘴还未加热到最佳的温度,位于喷嘴内腔的物料熔融不佳,导致打印头在进给时,喷嘴无法将物料挤压,从而影响印刷的精度。
[0004]其次,因为喷嘴与加热部之间具有隔段,导致物料在热熔后进入喷嘴过程中,容易因隔段而导致物料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喷嘴与加热部为一体结构,在加热部加热时,位于加热部的物料被熔融,并从预热的喷嘴流出,高精度引导物料的流通的3D打印机的喷嘴结构。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喷嘴结构,包括:
[0007]散热部,散热部上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道;
[0008]加热部,设置在散热部的底部,加热部上具有上下贯穿并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由上腔室以及下腔室组成;
[0009]喷嘴,设置在下腔室的下端口上;
[0010]其中,喷嘴与加热部为一体结构,在加热部进行加热时,位于下腔室内的物料被熔融,并从被预热的喷嘴流出。
[0011]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目前的3D打印机的喷嘴一般是可拆卸与加热部分脱离接触的,使得喷嘴与加热部分通过螺纹连接端连接,喷嘴安装在加热部分的位置与之物料流通的腔室之间具有一定的隔段,导致加热部在进行加热时,热量无法直接传递给喷嘴,而是热量先传递给螺纹连接段,螺纹连接段再将热量传递给喷嘴,如此将热量传递给喷嘴的方式,不仅会使热量传递给喷嘴的温度达不到最佳效果,而且温度传递的效率低;另外打印头在进行印刷工作时,喷嘴还未加热到最佳的温度,位于喷嘴内腔的物料熔融不佳,导致打印头在进给时,喷嘴无法将物料挤压,从而影响印刷的精度。其次,因为喷嘴与加热部之间具有
隔段,导致物料在热熔后进入喷嘴过程中,容易因隔段而导致物料堵塞。
[0012]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喷嘴与加热部设置成一体结构,在加热部加热时,直接将热量传递给喷嘴,从而对喷嘴进行预热,使得喷嘴加热的温度能够到达最佳效果,位于加热部内的物料被熔融,并从预热的喷嘴流出,进而实现对3D印刷工作,并且以及高精度引导印刷物料的流通,用于防止印刷物料因过度而堵塞。
[0013]具体的,先启动加热部开始工作,加热部加热将热量传递给下腔室,下腔室与喷嘴相连,下腔室便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喷嘴,从而对喷嘴进行预热,使得喷嘴加热的温度能够到达最佳效果,然后将物料从散热部的第一通道放入,物料沿第一通道移动至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内径与第二通道的内径相同,使得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不易发生堵塞现象,物料输送更加顺畅,接着物料从第二通道的上腔室输送至下腔室内,位于下腔室内的物料被熔融,并从预热的喷嘴流出,使之在进行进给方向的喷嘴将物料层层堆叠,进而完成3D印刷工作。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加热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导热体,第二通道位于导热体上,导热体位于下腔室的外径设有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围绕下腔室外径分布。
[0015]在本技术方案中,外壳由绝缘材料制成,通过外壳包围导热体来使热量隔离,第二通道设置在导热体内,并在第二通道的下腔室外径设置电加热管,使得电加热管进行加热时,位于下腔室内的物料被熔融,并从预热的喷嘴流出,如此便可达到直接将热量传递给下腔室和喷嘴,使得下腔室和喷嘴能够达到最佳的温度。
[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导热体位于电加热管位置设有导热圈,电加热管的长度方向呈螺旋延伸设置在下腔室的外径并与导热圈接触,且以电加热管来提供热量到导热圈的热能。
[0017]在本技术方案中,当电加热管在进行加热时,导热圈直接与电加热管接触,从而对导热圈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导热圈热量更高,并将热量传递给下腔室以及喷嘴,提高对喷嘴加热的效率。电加热管的长度方向呈螺旋延伸设置在下腔室的外径并与导热圈接触,使得电加热管传递给下腔室的热量能够更加均匀,使得位于下腔室内的物料能够熔融的更加均匀,如此印刷效果更佳。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导热圈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制成。
[0019]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导热圈由金属材质制成,不仅具有耐久性,能够防止电加热管散发的热量对导热圈进行熔融,并且耐腐蚀,使得导热圈使用的寿命增长,同时传递给下腔室的热量增佳。
[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喷嘴的排料腔随着宽度的缩小而向下延伸,排料腔进料端口的内径与下腔室的内径相同。
[002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喷嘴的喷料腔设置成随着阔度的缩小而向下延伸,使得喷嘴在将熔融的物料进行挤出时,能够保证挤出的物料大小方便印刷,并且将排料腔的进料端口内径与下腔室的内径相同,使之物料输送更加顺畅,物料通过排料腔的倾斜方向流出。
[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散热部包括冷却板,其具有将热量排放到通风空气流中的翅片。
[0023]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冷却板对喷嘴结构进行散热,在冷却板上增加翅片,增大冷
却板的外表面积,从而达到提高热交换的效率目的。
[00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冷却板具有多个,并沿第一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25]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冷却板,从而能够提高对喷嘴结构的散热效果,增长使用寿命。
[00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第二通道内设有导流管,其上端贯穿并伸出第二通道,并且导流管伸出第二通道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道内,并与第一通道活动连接。
[0027]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通道和上腔室之间设置导流管,导流管能够以高精度引导印刷物料的流通,用于放置印刷该物料因隔段而堵塞,以确保对物料输送更加顺畅。
[00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导流管位于第一通道的外径上设有外螺纹,第一通道的内径设有与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
[0029]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流管位于第一通道的外径上设置外螺纹,并在第一通道的内径设置于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使得导流管位于第一通道的一端与第一通道螺纹连接,当需要对散热部进行拆卸或检修时,将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部(1),所述散热部(1)上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道(101);加热部(2),设置在所述散热部(1)的底部,所述加热部(2)上具有上下贯穿并与所述第一通道(101)相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由上腔室(20)以及下腔室(21)组成;喷嘴(3),设置在下腔室(21)的下端口上;其中,喷嘴(3)与加热部(2)为一体结构,在加热部(2)进行加热时,位于下腔室(21)内的物料被熔融,并从被预热的喷嘴(3)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包括外壳(22)以及设置在外壳(22)内的导热体(23),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导热体(23)上,所述导热体(23)位于所述下腔室(21)的外径设有电加热管(24),所述电加热管(24)围绕所述下腔室(21)外径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23)位于所述电加热管(24)位置设有导热圈(4),所述电加热管(24)的长度方向呈螺旋延伸设置在所述下腔室(21)的外径并与所述导热圈(4)接触,且以电加热管(24)来提供热量到导热圈(4)的热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任妮萍傅寅翼申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科技发展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