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一步合成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探针及其用于检测银离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45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步合成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探针及其用于检测银离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溶剂热法一步合成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材料(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步合成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探针及其用于检测银离子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探针及其用于检测银离子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一步合成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探针及其用于检测银离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重金属离子对水体的污染已严重威胁地球生物和环境,业已成为一个极其棘手的环境污染问题。银离子(Ag
+
)是重金属污染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害金属离子,广泛应用于制药、摄影、牙膏、沐浴产品等行业。人体内过量摄入Ag
+
后可与体内代谢物相互作用,导致不可逆的皮肤问题、神经系统损伤、胃痛,甚至致命。因此,考虑到地球生物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构建一种高选择高灵敏分析平台用于环境金属离子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荧光碳材料作为荧光纳米材料家族中一位崭新的成员,以其突出的荧光特性、低毒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使其在细胞标记、活体成像、医疗诊断和环境分析检测等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它的出现有望在现代材料科学领域引发一轮革命,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传统制备碳基荧光探针一般要进行前期预处理,后期纯化处理等,使其制备过程时间成本高,制备步骤繁琐,且获得的探针荧光效率不高及由于对前驱体杂原子选择不佳或多配体混合使其活性位点对被分析物选择性较低,存在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一步合成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且制得的荧光纳米探针可实现银离子的特异性检测,灵敏度较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荧光纳米探针用于检测银离子的方法。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一步合成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称取吡啶甲酸溶于溶剂中,超声形成分散均匀的前驱液,将其置于高温反应釜中反应,冷却,离心,取上清液保存,得到所述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探针;所述荧光纳米探针能用于检测银离子。
[0006]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为160

200℃,反应时间为12

20h。
[0007]进一步地,所述离心时的转速为8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20~40min。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清液保存的温度为0~4℃
[0009]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荧光纳米探针用于检测银离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N

CDs荧光检测银离子:取N

CDs于离心管中,然后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银离子标准溶液,定容后震荡,然后再静置反应,检测最大荧光强度的变化,最后根据N

CDs的荧光淬灭程度绘制标准曲线;
[0011](2)选择性测定:在N

CDs中分别加入一系列竞争金属阳离子,定容静置后,测定N

CDs的荧光光谱。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竞争金属阳离子包括Mg
2+
,Na
+
,Cl

,SO
42

,NO3‑
,K
+
,Fe
2+
,Fe
3+
,Hg
+
,Co
2+
,Ni
2+
,Cr
3+
,Zn
2+
,Cd
2+
,Mn
2+
,Ba
2+
,Sn
2+
和Ca
2+

[0013]进一步地,合成N

CDs荧光纳米材料时,溶解吡啶甲酸采用的溶剂为纯DMF且同时作为稳定剂,其中,吡啶甲酸作为碳氮氧源。
[0014]进一步地,N

CDs荧光纳米材料对银离子具有特异性结合作用。
[00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所述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本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一步溶剂热合成法合成处理含氮有机化合物直接制备均匀分散且光学性能优异的N

CDs,通过荧光光谱测试,由于碳基材料中有杂原子氮的嵌入,增加了其氮活性位点,使其荧光性能及物化性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扩展了碳基荧光材料在环境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范围;(2)合成的N

CDs表面胺基氮基团与银离子的相互作用强,可实现银离子的特异性检测,并且灵敏度较高。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产品有望制备低浓度银离子检测的传感器,将对环境分析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N

CDs荧光纳米材料的XPS图谱;
[0017]图2是N

CDs的紫外光谱图以及N

CDs在335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图;
[0018]图3是N

CDs荧光纳米材料的激发波长优化图;
[0019]图4是N

CDs荧光纳米材料荧光检测银离子;
[0020]图5是N

CDs荧光纳米材料选择性的考察。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荧光纳米探针以及检测银离子的方法主要包括:(1)溶剂热法制备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材料(N

CDs);(2)N

CDs荧光检测银离子和(3)传感器选择性研究。本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溶剂热合成法处理含氮有机化合物直接制备氮掺杂荧光纳米材料,有效提高了氮原子的掺杂含量,有利于扩展碳基荧光材料的光学特性及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范围。荧光实验测试表明,该N

CDs对银离子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作用,并能实现其高灵敏低浓度检测。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产品不仅可以用于对银离子的检测,同时还可应用于作为其它荧光传感器的荧光探针。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
[0023]实施例1
[0024]所述荧光纳米探针的合成步骤如下:
[0025]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N

CDs:称取0.1g吡啶甲酸,溶于8mL DMF,在室温下超声1h,形成分散均匀溶液。最后将所得前驱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的高温反应釜中,在180℃条件下反应16h后,待自然冷却至室温(25℃)后,将得到的溶液在转速为10,000rpm离心20min,即制得荧光性能优异的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离心清洗后的将上清液在4℃下保存。
[0026]实施例2
[0027]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N

CDs:称取0.1g吡啶甲酸,溶于8mL DMF,在室温下超声1h,形成分散均匀溶液。最后将所得前驱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的高温反应釜中,在200℃条
件下反应12h后,待自然冷却至室温(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步合成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吡啶甲酸溶于溶剂中,超声形成分散均匀的前驱液,将其置于高温反应釜中反应,冷却,离心,取上清液保存,得到所述氮掺杂碳基荧光纳米探针;所述荧光纳米探针能用于检测银离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为160

200℃,反应时间为12

20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时的转速为8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20~4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清液保存的温度为0~4℃。5.一种将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荧光纳米探针用于检测银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N

CDs荧光检测银离子:取N

CDs于离心管中,然后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银离子标准溶液,定容后震荡,然后再静置反应,检测最大荧光强度的变化,最后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王玉琴王文娟王忠霞胡磊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