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三重抑菌作用的遮光涂层纺织品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39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三重抑菌作用的遮光涂层纺织品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三重抑菌作用的遮光涂层纺织品制备方法


[0001]一种具有三重抑菌作用的遮光涂层纺织品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纺织品加工


技术介绍

[0002]遮光织物广泛应用于家纺和户外,常用于窗帘,遮阳棚等。除家庭使用外,还经常使用在宾馆、电影院、大型商场等场所。
[0003]遮光涂层织物是在普通织物表面进行涂层加工,通常在涂层剂中添加遮光剂,如钛白粉、炭黑或其他涂料,经过多次涂层整理后达到遮光的效果。当光照射于织物表面涂层时,发生反射或吸收,从而无法透过织物。目前,常见的遮光织物的涂层方式有泡沫涂层和转移涂层,其中泡沫涂层最为普遍。
[0004]泡沫涂层是通过机械的方式,将形成涂层的聚合物与空气均匀混合,使涂层浆中带有起泡,从而在涂层中形成微孔。泡沫微孔可以赋予涂层织物优良的遮光、隔热、保温等功能。转移涂层是将反光涂层剂施加到离型纸上,再与织物压合,最后转移粘结在织物上。
[0005]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具有三重抑菌作用的遮光涂层纺织品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1)利用Fe
3+
与单宁酸中的羟基、聚乙烯亚胺(PEI)中的氨基、劳氏紫中的氨基进行络合;(2)利用漆酶氧化单宁酸,使其中的酚羟基转化为醌,醌基进一步与聚乙烯亚胺(PEI)中的氨基、劳氏紫中的氨基发生迈克尔加成和席夫碱反应,形成网络化交联;(3)利用Fe
3+
/单宁酸多酚网络的黏附性能,将通过漆酶氧化形成的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网络交联物质,黏附固定于二氧化钛粒子表面;最终得到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该粒子中,二氧化钛具有光反射作用,单宁酸具有光吸收作用,PEI具有抑菌作用(依靠多氨基杀菌),劳氏紫具有光动力杀菌作用,单宁酸聚合物具有光热杀菌作用,利用该新型多功能二氧化钛粒子与聚丙烯酸酯乳液混合,制备发泡浆料,施加到织物表面,可制备一种具有三重抑菌作用的遮光涂层纺织品。
[0006]目前,尚未见国内外报道具有三重抑菌作用的改性二氧化钛粒子,也未见任何报道类似结构的粒子用于纺织品发泡涂层整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利用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Fe
3+
的络合作用、Fe
3+
/单宁酸多酚网络的黏附性能,一步处理将二氧化钛粒子改性为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其中漆酶催化单宁酸的酚羟基氧化成醌,再与PEI和劳氏紫的氨基发生迈克尔加成与席夫碱反应;Fe
3+
在单宁酸的酚羟基、PEI和劳氏紫的氨基之间形成络合;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网络交联化合物自黏附固定于二氧化钛粒子表面。然后,利用该改性二氧化钛粒子和聚丙烯酸酯乳液混合,混入空气制成发泡浆,涂层于织物表面。该改性二氧化钛粒子具有光反射作用,单宁酸具有光吸收作用,PEI具有抑菌作用(依靠多氨基杀菌),劳氏紫具有光动力杀菌作用(光照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杀菌),单宁酸聚合物具有光热杀菌作用,从而赋予织物优良
的抑菌和遮光性能。另外,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可以看出,劳氏紫可以提升改性二氧化钛粒子的光热性能,单宁酸则可以提升改性二氧化钛粒子的光动力抗菌性能,说明劳氏紫与单宁酸之间有协同增效作用,两者联用,粒子的光动力、光热抗菌性能优于它们各自使用时的抗菌效果。
[0008]具体工艺及步骤如下:
[0009](1)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制备
[0010]在pH5~6的缓冲溶液中,加入漆酶0.05~0.5g/L,单宁酸1~5g/L,PEI 0.5~2g/L,劳氏紫1~5g/L,FeCl
3 0.5~1g/L,二氧化钛50~200g/L,然后在40~50℃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6小时,反应结束后,经抽滤,烘干,得到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
[0011](2)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发泡涂层织物制备工艺处方及条件:
[0012]①
称取步骤(1)制备得到的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5~10g/L,炭黑1~5g/L,聚丙烯酸酯浆料体积分数70%~85%,硬脂酸铵乳液体积分数2%~10%,加水至100%,氨水调节pH8~9,得到黑色浆料;
[0013]②
聚丙烯酸酯浆料体积分数70%~85%,未经过改性的二氧化钛浆料体积分数10~15%,硬脂酸铵乳液体积分数2%~10%,加水至100%,氨水调节pH8~9,得到白色浆料;
[0014]③
将以上浆料发泡后(发泡比1:3~1:4),按白色色浆、黑色色浆和白色色浆次序,三层涂布于织物表面,每次涂层后150~180℃焙烘2~5分钟,得到多氨基抑菌,光动力抑菌和光热抑菌的三重抑菌作用的遮光涂层纺织品。
[0015]一种具有三重抑菌作用的遮光涂层纺织品制备方法,特点是适合处理的窗帘织物包括聚酯织物和棉、麻织物;涂层方法为发泡涂层。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制备得到的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为环保整理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不良影响;
[0019](2)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中存在多种交联作用,如金属离子络合作用,氨基与醌基反应的化学交联作用,以及大量的氢键网络,这些作用力使单宁酸、PEI和劳氏紫牢固结合在二氧化钛粒子表面,也使得这些功能组分不会从粒子中释放出来,将该功能粒子发泡涂层整理到织物表面,可以获得持久的抗菌效果。
[0020](3)制备得到的遮光涂层纺织品具有三重抑菌作用;PEI中的多氨基使织物可在任何状态下对其表面的微生物产生抑制繁殖的作用;劳氏紫的光动力抗菌作用可在有光条件下增强织物的抗菌性,并且其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可杀死织物周围空气中的微生物;单宁酸聚合物的光热作用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一步加强织物表面的抑菌性能。在以上三重抑菌作用下,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发泡涂层织物的抗菌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试样品种:涤纶机织面料
[0023](1)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制备
[0024]在pH5.5的缓冲溶液中,加入漆酶0.2g/L,单宁酸2g/L,PEI 2g/L,劳氏紫2g/L,FeCl
3 0.5g/L,二氧化钛100g/L,然后在40℃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小时,反应结束后,经抽滤,烘干,得到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
[0025](2)F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三重抑菌作用的遮光涂层纺织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利用Fe
3+
与单宁酸中的羟基、聚乙烯亚胺PEI中的氨基、劳氏紫中的氨基进行络合;(2)利用漆酶氧化单宁酸,使其中的酚羟基转化为醌,醌基进一步与聚乙烯亚胺PEI中的氨基、劳氏紫中的氨基发生迈克尔加成和席夫碱反应,形成网络化交联;(3)利用Fe
3+
/单宁酸多酚网络的黏附性能,将通过漆酶氧化形成的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网络交联物质,黏附固定于二氧化钛粒子表面;最终得到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在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中,二氧化钛具有光反射作用,单宁酸具有光吸收作用,PEI具有抑菌作用,劳氏紫具有光动力杀菌作用,单宁酸聚合物具有光热杀菌作用,利用二氧化钛功能粒子与聚丙烯酸酯乳液混合,制备发泡浆料,施加到织物表面,可制备一种具有三重抑菌作用的遮光涂层纺织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重抑菌作用的遮光涂层纺织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Fe
3+
/单宁酸/PEI/劳氏紫/二氧化钛功能粒子制备在pH5~6的缓冲溶液中,加入漆酶0.05~0.5g/L,单宁酸1~5g/L,PEI 0.5~2g/L,劳氏紫1~5g/L,FeCl
3 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伟王平余圆圆田龙波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易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