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32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地质模型构建领域,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S1:三维岩性模型提取,对山铁矿进行图像采集,拾取其基本地质特征,建立山铁矿三维岩性模型;S2:台阶线模型生成,提取山铁矿台阶线,并优化台阶线上的点位和台阶线赋高程,生成台阶面、台阶坡面,形成台阶线模型;S3:剩余台阶线补充,据台阶线模型建立三维壳体,将未填充的台阶线导入三维壳体,完成剩余台阶面的生成,形成山铁矿三维地质模型,它可以实现,能够简单准确的建立反应山铁矿地质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模型构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山铁矿是由不同的地质组成,其内部可能会混合混合岩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夹片岩岩组、千枚岩夹薄层含铁石英岩岩组、火成岩岩组和第四系岩组等不同岩组;
[0003]在对山铁矿进行开采时,由于其地质较为复杂,直接开采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建立地质模型供用户进行分析;
[0004]经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 106326528 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露天矿端帮地下开采诱发地表裂缝分布规律预测方法,该装置可以预测出地下开采过程中地表裂缝的分布范围与形式,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支持;
[0005]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在构建地质模型时需要依次进行多个步骤,且容易出现误差,不能够简单准确的建立反应山铁矿地质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它可以实现,能够简单准确的建立反应山铁矿地质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1]提取山铁矿台阶线,构建反映边坡真实地貌的台阶线模型;
[0012]根据台阶线模型建立三维壳体,并对三维壳体划分体网格后生成网格状的三维地质模型。
[0013]进一步的,所述构建模型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4]S1:三维岩性模型提取,对山铁矿进行图像采集,拾取其基本地质特征,建立山铁矿三维岩性模型;
[0015]S2:台阶线模型生成,提取山铁矿台阶线,并优化台阶线上的点位和台阶线赋高程,生成台阶面、台阶坡面,形成台阶线模型;
[0016]S3:剩余台阶线补充,据台阶线模型建立三维壳体,将未填充的台阶线导入三维壳体,完成剩余台阶面的生成,形成山铁矿三维地质模型。
[0017]进一步的,所述S1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8]S101:地表特征采集,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设备对露天矿坑航测获得地表模型特征;
[0019]S102:三维模型初建,根据山铁矿的地表模型特征通过首采分段排位设计确定山铁矿的空区位置及形态,建立三维模型;
[0020]S103:岩性特征补充,建立岩性分界面,并对山铁矿的三维模型进行岩性分区,建立山铁矿三维岩性模型。
[0021]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设备包括Matrice 300RTK飞行器和PSDK 102S倾斜相机。
[0022]进一步的,所述台阶线根据采掘计划图提取。
[0023]进一步的,所述S2包括有以下步骤:
[0024]S201:最终境界台阶线建立,根据坡顶线、坡底线进行扩展台阶、平台以及公路起点设置,并使用按照固定坡面角、台阶宽度及台阶高度生成台阶的方式进行简化,得到的山铁矿最终境界台阶线;
[0025]S202:DTM三角网表面生产,依据处理好的台阶线,按照“闭合线内部连接三角网”、“闭合线之间连接三角网”、“开放线之间连接三角网”、“开放线与闭合线之间连接三角”生成DTM三角网表面;
[0026]S203:用现状DTM露天矿表壳切割长方体,在长方体上切出矿坑,形成台阶线模型。
[0027]进一步的,所述岩性分界面根据地质调查的岩性剖面图建立。
[0028]进一步的,所述坡顶线、坡底线根据最终境界平面图提取。
[0029]3.有益效果
[003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1](1)本方案通过依次进行地表特征采集、台阶线模型生成和岩性特征补充能够简单准确的建立反应山铁矿地质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导出流程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三建模流程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倾斜摄影测量地表模型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模型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三维地质模型的爆炸图;
[003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地质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实施例:
[0040]请参阅图1

6所示,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其首先通过3DMine软件提取山铁矿台阶线,受到矿山中碎石块和倾斜摄影建模会有少量飞出三角面片的影响,提取到的台阶线会存在一定的噪声,将台阶线中噪声点剔除,得到光滑的可以反映边坡
真实地貌的台阶线模型,导出“.dxf”格式的文件以便犀牛软件识别;
[0041]在犀牛软件中,借助其布帘功能根据台阶线模型建立三维边坡表面模型,选取三维边坡表面的四条边框曲线挤出曲面,再建立底面后组成三维壳体,对三维壳体划分体网格后生成网格状的三维实体模型,即三维地质模型。
[0042]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0043]步骤一:三维岩性模型提取,对山铁矿进行图像采集,拾取其基本地质特征,建立山铁矿三维岩性模型;
[0044]在此,所述步骤一包括有以下步骤:
[0045]A1:地表特征采集,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设备对露天矿坑航测获得地表模型特征;
[0046]在此,所述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设备包括Matrice 300RTK飞行器和PSDK102S倾斜相机;
[0047]其中,Matrice 300RTK(以下简称M300 RTK)飞行器集成DJITM先进的飞控系统、六向双目视觉+红外感知系统和FPV摄像头,兼容全向避障雷达,并具备六向定位和避障,精准复拍,智能跟踪,打点定位,位置共享,飞行辅助界面等先进功能,内置DJI AirSense可检测周围航空器情况,以保障飞行安全。机身结构在飞行过程中防护等级可达IP45(参照IEC60529标准),快拆式起落架和可折叠机臂方便收纳及运输,且有效缩短起飞前的准备时间。机身配备夜航灯便于在夜间识别飞行器,配备补光灯以便在夜间或弱光下获得更好的视觉定位效果,提升飞行器起降和飞行安全性,可适配多款DGC2.0接口的云台相机,多云台系统最多同时支持三个独立云台,可满足不同领堿的使用需求。配备多个扩展口,可满足不同扩展功能。飞行器内置RTK模块,可实现高精度准确定位。双电池系统提升飞行安全系数,空载时飞行时间约55分钟;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提取山铁矿台阶线,构建反映边坡真实地貌的台阶线模型;根据台阶线模型建立三维壳体,并对三维壳体划分体网格后生成网格状的三维地质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模型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S1:三维岩性模型提取,对山铁矿进行图像采集,拾取其基本地质特征,建立山铁矿三维岩性模型;S2:台阶线模型生成,提取山铁矿台阶线,并优化台阶线上的点位和台阶线赋高程,生成台阶面、台阶坡面,形成台阶线模型;S3:剩余台阶线补充,据台阶线模型建立三维壳体,将未填充的台阶线导入三维壳体,完成剩余台阶面的生成,形成山铁矿三维地质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山铁矿应力的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有以下步骤:S101:地表特征采集,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设备对露天矿坑航测获得地表模型特征;S102:三维模型初建,根据山铁矿的地表模型特征通过首采分段排位设计确定山铁矿的空区位置及形态,建立三维模型;S103:岩性特征补充,建立岩性分界面,并对山铁矿的三维模型进行岩性分区,建立山铁矿三维岩性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涛王磊刘洪磊张鹏海段燕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