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废水固液分离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290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厂废水固液分离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收集废水,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淤泥;步骤S2,对滤液进行调质处理,对淤泥进行搅拌预处理得到待压滤淤泥;步骤S3,将待压滤淤泥注入板框压滤机中,进行加压将待压滤淤泥固化为泥饼;步骤S4,进行滤板卸料,运走泥饼;在步骤S3中,板框压滤机在加压时,基于待压滤淤泥的含水量确定压滤时推移挤压板的压力和加压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缩小沉淀时间,提高滤液与污泥的分离效率,提高压滤机泥饼成型率。滤机泥饼成型率。滤机泥饼成型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厂废水固液分离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厂废水固液分离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厂作为水用户,其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废水,通过对电厂废水的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目前废水的处理方法大多是使用添加一定量的混絮凝药剂进行混凝沉淀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上清液经深度处理后回用,淤泥经调理后压滤成泥饼外运。
[0003]为了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即对泥浆和清洗用水的全面的回收再利用,许多厂家开始采用过滤设置实现对泥浆和清洗用水进行分离并回用,目前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最佳的过滤设备就是板框压滤机,但是由于清洗废水中的高浓度悬浮物(泥浆)的含量不均衡,加之废水量大,相对而言高浓度悬浮物(泥浆)的含量比重并不高,直接采用板框压滤机对其进行压滤的分离效果和效率并不好,在高运行成本投入的前提下,以及耗费大量电能和滤布损耗的前提下,泥浆回收和清洗用水回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能源节约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
[0004]电厂现有的废水预处理系统存在着收集池可用容积小、沉淀池的排泥效果差、泥水浓缩效果不佳以及压滤机泥饼不成型等问题,制约了废水处理系统的实际处理能力以及产生泥饼的消纳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厂废水固液分离方法及系统,能够缩小沉淀时间,提高滤液与污泥的分离效率,提高压滤机泥饼成型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厂废水固液分离方法,包括:/>[0007]步骤S1,收集废水,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淤泥;
[0008]步骤S2,对滤液进行调质处理,对淤泥进行搅拌预处理得到待压滤淤泥;
[0009]步骤S3,将待压滤淤泥注入板框压滤机中,进行加压将待压滤淤泥固化为泥饼;
[0010]步骤S4,进行滤板卸料,运走泥饼;
[0011]在步骤S3中,板框压滤机在加压时,基于待压滤淤泥的含水量确定压滤时推移挤压板的压力和加压时间。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和调理剂,并进行搅拌;
[0013]将搅拌后的废水注入沉淀池进行静止沉淀;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絮凝剂加入量的确定,包括:
[0015]根据所述废水和所述废水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表确定絮凝剂加入量,预设对应关
系表具体为在不同种类废水所述废水容积与絮凝剂加入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预处理后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淤泥,包括:
[0017]检测沉淀池内滤液的深度;
[0018]基于所述滤液的深度与预设深度的关系确定打开的排水阀门;
[0019]打开沉淀池内部设置的所述排水阀门分离滤液。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滤液的深度与预设深度的关系确定打开的排水阀门,包括:
[0021]预先设定预设深度矩阵H0,设定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深度,H2为第二预设深度,H3为第三预设深度,H4为第四预设深度,其中H1<H2<H3<H4;
[0022]预先设定预设排水阀门矩阵G0,设定G0=(G1,G2,G3,G4),其中,G1为第一预设排水阀门,G2为第二预设排水阀门,G3为第三预设排水阀门,G4为第四预设排水阀门,且G1的垂直高度>G2的垂直高度>G3的垂直高度>G4的垂直高度;
[0023]根据所述滤液的深度H与各预设深度之间的关系设定打开的排水阀门G:
[0024]当H<H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排水阀门G1作为打开的排水阀门G;
[0025]当H1≤H<H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排水阀门G2作为打开的排水阀门G;
[0026]当H2≤H<H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排水阀门G3作为打开的排水阀门G;
[0027]当H3≤H<H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排水阀门G4作为打开的排水阀门G。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待压滤淤泥的含水量确定压滤时推移挤压板的压力和加压时间,包括:
[0029]当待压滤淤泥的含水量大于预设阈值时,基于待压滤淤泥的含水量确定压滤时推移挤压板的压力;
[0030]当待压滤淤泥的含水量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待压滤淤泥的含水量确定压滤时的加压时间。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待压滤淤泥的含水量确定压滤时推移挤压板的压力,包括:
[0032]预先设定预设含水量矩阵S0,设定S0=(S1,S2,S3,S4),其中,S1为第一预设含水量,S2为第二预设含水量,S3为第三预设含水量,S4为第四预设含水量,其中S1<S2<S3<S4;
[0033]预先设定预设压力矩阵P0,设定P0=(P1,P2,P3,P4),其中,P1为第一预设压力,P2为第二预设压力,P3为第三预设压力,P4为第四预设压力,且P1>P2>P3>P4;
[0034]根据所述待压滤淤泥的含水量S与各预设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设定压滤时推移挤压板的压力P:
[0035]当S<S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压力P1作为压滤时推移挤压板的压力P;
[0036]当S1≤S<S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压力P2作为压滤时推移挤压板的压力P;
[0037]当S2≤S<S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压力P3作为压滤时推移挤压板的压力P;
[0038]当S3≤S<S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压力P4作为压滤时推移挤压板的压力P。
[003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厂废水固液分离系统,包括:
[0040]预处理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对滤液进行调质处理,对淤泥进行搅拌预处理得到待压滤淤泥;
[0041]固液分离单元,用于分离滤液和淤泥;
[0042]压滤处理单元,用于将待压滤淤泥注入板框压滤机进行加压,将待压滤淤泥固化为泥饼。
[00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不同深度处均设有所述排水阀门,同一深度设有一个及以上所述排水阀门。
[004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滤处理单元,包括板框式压滤机,所述待压滤淤泥通过污泥泵及污泥管道注入所述板框式压滤机。
[004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提高废水的沉淀效率,避免收集池可用容积小,造成废水处理不及时的问题;
[0046]对淤泥进行搅拌预处理得到待压滤淤泥,避免污泥呈流塑造状,力学性能差,难以进行压滤脱水,使压滤机泥饼不成型;
[0047]对滤液进行调质处理,将待压滤淤泥注入板框压滤机中,进行加压将待压滤淤泥固化为泥饼,然后进行滤板卸料,运走泥饼,实现对泥浆和滤液的全面的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004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废水固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收集废水,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淤泥;步骤S2,对滤液进行调质处理,对淤泥进行搅拌预处理得到待压滤淤泥;步骤S3,将待压滤淤泥注入板框压滤机中,进行加压将待压滤淤泥固化为泥饼;步骤S4,进行滤板卸料,运走泥饼;在步骤S3中,板框压滤机在加压时,基于待压滤淤泥的含水量确定压滤时推移挤压板的压力和加压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废水固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和调理剂,并进行搅拌;将搅拌后的废水注入沉淀池进行静止沉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厂废水固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絮凝剂加入量的确定,包括:根据所述废水和所述废水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表确定絮凝剂加入量,预设对应关系表具体为在不同种类废水所述废水容积与絮凝剂加入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厂废水固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预处理后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淤泥,包括:检测沉淀池内滤液的深度;基于所述滤液的深度与预设深度的关系确定打开的排水阀门;打开沉淀池内部设置的所述排水阀门分离滤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厂废水固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滤液的深度与预设深度的关系确定打开的排水阀门,包括:预先设定预设深度矩阵H0,设定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深度,H2为第二预设深度,H3为第三预设深度,H4为第四预设深度,其中H1<H2<H3<H4;预先设定预设排水阀门矩阵G0,设定G0=(G1,G2,G3,G4),其中,G1为第一预设排水阀门,G2为第二预设排水阀门,G3为第三预设排水阀门,G4为第四预设排水阀门,且G1的垂直高度>G2的垂直高度>G3的垂直高度>G4的垂直高度;根据所述滤液的深度H与各预设深度之间的关系设定打开的排水阀门G:当H<H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排水阀门G1作为打开的排水阀门G;当H1≤H<H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排水阀门G2作为打开的排水阀门G;当H2≤H<H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排水阀门G3作为打开的排水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坤王珏赵威宫淑慧王壬飚陈星燕郭静琼周勤燕沈峰蔡雨桦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苏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