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扳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头棘轮扳手;其包括扳手主体,扳手主体包括扳体和对称设置于扳体两端的两棘轮安装部,扳体的两端均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对侧壁间形成配合槽;棘轮安装部处设有伸入配合槽处的连接块;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块设有第三连接孔。本双头棘轮扳手通过第一压缩弹簧能够有效防止棘轮安装部和扳体之间除了人为的主动调整外,不发生相对偏移;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较灵活地调整棘轮安装部与扳体间的角度,以使棘轮能够较好地与螺栓或螺帽配合。配合。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棘轮扳手
[0001]本技术涉及扳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头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0002]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20366744.5,公开了一种双头棘轮梅花扳手,其包括手柄和两扳手头,两扳手头通过两连接销活动连接在手柄处,该扳手使用过程中通过定位齿和定位槽对扳手头进行定位,故而,该扳手使用过程中需要在使用前对扳手头进行预调整,如出现预调整角度不适用于工作的情况,工作人员无法再对扳手头进行二次调整,故而该扳手头的调整灵活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扳手头调整灵活性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头棘轮扳手;其通过第一压缩弹簧能够有效防止棘轮安装部和扳体之间除了人为的主动调整外,不发生相对偏移;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较灵活地调整棘轮安装部与扳体间的角度,以使棘轮能够较好地与螺栓或螺帽配合。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一种双头棘轮扳手,包括扳手主体,扳手主体包括扳体和对称设置于扳体两端的两棘轮安装部,扳体的两端均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对侧壁间形成配合槽;棘轮安装部处设有伸入配合槽处的连接块;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块设有第三连接孔;
[0007]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间同轴设置且通过一轴件连接,第三连接孔近第二连接孔处同轴向外扩张形成环形槽,环形槽处设有套设在轴件处的第一压缩弹簧,连接块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保持抵靠在第一连接部的趋势。
[0008]本技术中,通过轴件将棘轮安装部活动连接于扳体处,此外,第一压缩弹簧能够使得连接块抵紧在第一连接部处,从而保证棘轮安装部和扳体的连接稳定性,同时,棘轮安装部和扳体间并没有形成锁死,故而工作人员在使用扳手主体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工况,灵活地调整棘轮安装部与扳体间的角度,以使棘轮安装部能够较好地与螺栓或螺帽配合;此外,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第一压缩弹簧来对棘轮安装部和扳体进行连接定位,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且不需要考虑定位部磨损的相关问题,另外,本技术在加工过程中,可以调整环形槽深度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弹簧件,从而控制棘轮安装部和扳体间的抵紧程度,故而能够较佳地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要求。
[0009]作为优选,轴件为螺钉,螺钉具有螺帽端、光滑段以及螺纹段,螺帽端用于与第一连接孔配合,光滑段用于与第三连接孔配合,螺纹段用于与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螺纹配
合。
[0010]本技术中,通过螺纹段的设置,使得螺钉在轴向上能够得到稳定的定位,从而保证棘轮安装部和扳手主体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配合第一压缩弹簧较佳地对扳体和棘轮安装部进行限位。
[0011]作为优选,棘轮安装部处设有棘轮安装孔,棘轮外侧壁上且位于棘轮沿轴线的一端设有与棘轮安装孔相配合的卡簧,另一端设有截面呈L形的环形凹肩,棘轮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与环形凹肩相互限位的环形限位块。
[0012]本技术中,通过卡簧卡于棘轮安装孔和棘轮之间以及环形凹肩和环形限位块之间的相互限位分别对棘轮两端处进行限位,从而实现了对于棘轮的双向限位,进一步提升了扳手主体对棘轮的限位效果,进而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0013]棘轮安装孔和棘轮处分别形成有与卡簧相配合的第一环形限位槽和第二环形限位槽。
[0014]本技术中,第一环形限位槽和第二环形限位槽配合形成一个新的环形槽,通过卡簧的外壁抵在该环形槽的内壁上,能够较佳地提升卡簧对于棘轮在轴向上的限位效果。
[0015]作为优选,棘轮安装孔处靠近扳体的一侧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包括圆弧形的底面和两个侧面,容置槽处设有齿块,齿块的一侧面为弧形面,另一侧面为齿面,棘轮的外表面中部形成有棘齿,容置槽处设有第二压缩弹簧,齿块在第二压缩弹簧作用下保持齿块处的齿面与棘齿表面相啮合。
[0016]本技术中,通过齿块处的齿面与棘齿表面相啮合能够较佳地实现对于棘轮的单向限位转动。
[0017]作为优选,容置槽的底面处和齿块的端面处分别设有弹簧孔和弹簧座,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卡接在弹簧孔内,另一端抵在弹簧座处。
[0018]本技术中,弹簧的一端卡接在弹簧孔内,另一端抵在弹簧座处,由于弹簧孔直接设置于容置槽的底面处,从而便于加工人员的生产加工,此外,由于不需要另设其他的机构来对弹簧进行卡接,从而能够较佳地节省成本,其次,弹簧的另一端抵在弹簧座处,使得弹簧与齿块之间通过弹簧座能够形成较稳固的连接,故而较佳地提升弹簧在带动齿块复位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1中的扳手主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1中的扳体的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图3为实施例1中的棘轮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实施例1中扳手主体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23]图5为实施例1中扳手主体的另一个部分剖面示意图。
[0024]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0025]110、扳体;120、棘轮安装部;121、棘轮安装孔;121a、第一环形限位槽;130、螺钉;140、第一压缩弹簧;150、棘轮;151、第二环形限位槽、152、棘齿;160、卡簧;170、齿块;180、第二压缩弹簧;210、第一连接部;220、第二连接部;211、第一连接孔;221、第二连接孔;230、
扳手头;310、连接块;311、第三连接孔、312、环形槽;320、容置槽;321、弹簧孔;410、弹簧座;510、环形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头棘轮扳手,其包括扳手主体100,扳手主体100包括扳体110和对称设置于扳体110两端的两棘轮安装部120,扳体110的两端均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相对侧壁间形成配合槽;棘轮安装部120处设有伸入配合槽处的连接块310;第一连接部210设有第一连接孔211,第二连接部220设有第二连接孔221,连接块310设有第三连接孔311;
[0029]第一连接孔211、第二连接孔221以及第三连接孔311间同轴设置且通过一轴件连接,第三连接孔311近第二连接孔221处同轴向外扩张形成环形槽312,环形槽312处设有套设在轴件处的第一压缩弹簧1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手主体(100),扳手主体(100)包括扳体(110)和对称设置于扳体(110)两端的两棘轮安装部(120),扳体(110)的两端均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相对侧壁间形成配合槽;棘轮安装部(120)处设有伸入配合槽处的连接块(310);第一连接部(210)设有第一连接孔(211),第二连接部(220)设有第二连接孔(221),连接块(310)设有第三连接孔(311);第一连接孔(211)、第二连接孔(221)以及第三连接孔(311)间同轴设置且通过一轴件连接,第三连接孔(311)近第二连接孔(221)处同轴向外扩张形成环形槽(312),环形槽(312)处设有套设在轴件处的第一压缩弹簧(140),连接块(310)在第一压缩弹簧(140)的作用下保持抵靠在第一连接部(210)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轴件为螺钉(130),螺钉(130)具有螺帽端、光滑段以及螺纹段,螺帽端用于与第一连接孔(211)配合,光滑段用于与第三连接孔(311)配合,螺纹段用于与第二连接孔(221)螺纹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棘轮安装部(120)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陆建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