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小鲵皮肤肽tsin4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07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小鲵皮肤肽tsin4及其应用,所述小鲵皮肤肽tsin4采集秦巴巴鲵皮肤分泌物分离纯化获得,其氨基酸序列为Val Ala Phe Ile Gly His Cys Lys Gly Lys Thr Leu Arg Pro Lys Cys Phe。Tsin4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可以抑制所测试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且MIC值较低;同时,tsin4具有良好的炎症调节活性,能够活化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小鲵皮肤肽tsin4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菌肽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小鲵皮肤肽tsin4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生物体在还未进化出现获得性免疫系统的20亿年中,原始的先天免疫系统构成了生物体最基本的防御体系。与获得性免疫相比,先天免疫具有免疫应答迅速及时、免疫对象非特异、免疫反应多样性等特点。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作为宿主抵御外界致病微生物侵袭的主要防御因子,是构成生物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菌肽由生物体特定基因编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原核生物和诸如植物、昆虫、两栖动物、哺乳动物之类的真核生物之中。
[0003]抗菌肽最早被发现是由于它所具有的抑菌功能,它的命名也由此而来。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给病原菌和环境微生物造成很大选择压力,诱导产生具有多种抗生素抗性的微生物菌株,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机。抗菌肽分子量小、水溶性好、抗原性低、稳定性高,尤其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故其有望成为未来治疗耐药性病原菌感染所引发疾病的理想药物。
[0004]两栖类由水生向陆生的过度是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使生物进化开始摆脱了水的束缚。在动物分类学中,两栖纲(Amphibian)分为有尾目(Urodela)、无尾目(Anura)和蚓螈目(Gymnophiona),其中小鲵科动物被认为是亚洲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秦巴北鲵(Ranodon tsinpaensis)最初在陕西周至被发现,后来进一步研究,目前更名为秦巴巴鲵(Liua tsinpaensis),据报道分布于我国陕西、四川和河南。由于水陆两栖的特殊生境,两栖动物极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较为发达的先天免疫防御体系,抗菌肽是两栖动物先天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有研究报道蛙类、大鲵等均可以产生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抗菌肽,但对小鲵科两栖动物抗菌肽的研究报道的较少。
[0005]目前,相对而言,对蛙类来源的多肽研究较为深入。蛙类不仅仅表达抗菌肽,不同蛙类会产生各种不同多肽,具有各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杀昆虫、抗氧化、抑制酶活、免疫调节、抗肿瘤等等。对有尾两栖的活性多肽研究大多集中于大鲵,报道较多的是抗菌肽,但也有的多肽具有其他生物活性。例如Cathelicidin

ME1和Cathelicidin

ME2抗菌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7759679A和CN107663234A),除了具有抗菌活性,同时提高仔猪血液中白蛋白、抗体水平,并提高血液T淋巴细胞转化率、IL

2含量。但是Cathelicidin

ME1和Cathelicidin

ME2的抗菌活性较弱,最小抑菌浓度(MIC)≥125μg/mL。专利技术专利CN106047968B报道了两条抗氧化多肽,可以增加小鼠血清中IgG水平、巨噬细胞及T细胞数量,但没有报道这两条多肽具有抗菌活性。同样还有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1363773A改进处理方式后得到高F值的大鲵活性肽,实质是混合物。该活性肽对小鼠血清中IgG水平有所提高,同时具有抗氧化活性,但也没有报道抗菌活性。目前对小鲵抗菌肽的研究更少,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2764273A报道了小鲵科的新疆北鲵来源的活性多肽,但仅报道了其具有抗
肿瘤活性。
[0006]肥大细胞属于白细胞中的粒细胞,细胞质中充满大小一致、染成蓝紫色的颗粒,这些颗粒主要由组胺、肝素、5

羟色胺等物质组成,因具有介导炎症反应的活性也被称为炎症介质。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机体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地方,如皮肤、气道和消化道等组织的血管周围,这些部位经常可以接触到病原体等环境异物,使肥大细胞成为造血

免疫系统中首先与入侵病原体等异物相互作用的细胞群之一。肥大细胞接触刺激后脱颗粒(即释放细胞内的炎症介质),使得周围的血管扩张,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免疫因子达到感染或损伤区域,表现出炎症反应,清除异物抵抗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小鲵皮肤肽,命名为tsin4,并为tsin4提供新的应用。
[0008]针对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小鲵皮肤肽tsin4的氨基酸序列为Val Ala Phe Ile Gly His Cys Lys Gly Lys Thr Leu Arg Pro Lys Cys Phe。
[0009]上述小鲵皮肤肽tsin4的提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10](1)用灭菌塑料刮板刮擦秦巴巴鲵背部,用含0.01mol/L EDTA的0.1mol/LNaCl水溶液冲洗秦巴巴鲵皮肤收集粘液;按体积比1:3~1:5将粘液与体积浓度为5%的乙酸水溶液混合均匀,4℃震荡过夜后离心取上清。用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上清液的pH至7.0~7.2后再次离心取上清,然后用超滤管截留分子量小于10000MW的组分,随后用0.45μm滤膜过滤,最后进行冷冻干燥。
[0011](2)将步骤(1)冷冻干燥的样品用0.1mol/L pH=6.0的Na2HPO4‑
NaH2PO4缓冲液溶解后,上样至Sephadex G

50凝胶过滤层析柱,用相同缓冲液洗脱得到3个洗脱峰溶液。
[0012](3)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平板划线,37℃培养过夜后,挑取单克隆至液体培养基,37℃、250r/min振荡培养4~6h,随后将培养物稀释至106cfu/mL,得到菌液。取菌液涂布平板后,将滤纸片分别浸入步骤(2)的洗脱峰溶液,将滤纸片贴在平板上,37℃培养过夜后观察是否产生透明的抑菌圈。
[0013](4)将步骤(2)中产生透明抑菌圈的洗脱峰溶液冷冻干燥后上样至Sephadex G

25凝胶过滤层析柱,同步骤(2)的方法进行洗脱,得到3个洗脱峰溶液,按照步骤(3)的方法检测获得的3个洗脱峰溶液的抑菌活性。
[0014](5)将步骤(4)中获得的具有抑菌活性的洗脱峰溶液冷冻干燥后用质量浓度为0.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溶解,上样至Hypersil BDS C18反相半制备色谱柱,流动相A为质量浓度为0.05%的三氟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洗脱梯度为:100%A液0~3min,100%~20%A液3~35min,20%A液35~40min;柱流速为4mL/min。回收的主峰样品进行冷冻干燥。
[0015](6)将步骤(5)冷冻干燥的主峰样品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上样至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质谱检测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一条分子量1905.35Da的多肽,命名为tsin4,共计17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为Val Ala Phe Ile Gly His Cys Lys Gly Lys Thr Leu Arg Pro Lys Cys Phe。
[0016]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小鲵皮肤肽tsin4对革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小鲵皮肤肽tsin4,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为Val Ala Phe Ile Gly His Cys Lys Gly Lys Thr Leu Arg Pro Lys Cys Phe。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小鲵皮肤肽tsin4在制备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小鲵皮肤肽tsin4在制备调节炎症反应产品中的应用。4.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燕张许林蔡佳娥李治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