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包括由支架(10)支撑的平台(1)、矫正装置和运动装置,所述平台(1)上表面设置矫正装置;所述平台(1)的头端设置枕头(2);所述平台(1)的脚端设置运动装置。的脚端设置运动装置。的脚端设置运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脊柱侧弯矫正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侧弯就是脊柱向侧方弯曲,正常人的脊柱从正面看是直的,一般COBB角度大于10度才能称之为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患者的脊柱侧呈“C”形或者“S”形弯曲,在外观上可以表现为双肩不等高、双侧胸廓不对称、肩胛骨一侧隆起而另一侧凹陷或者腰部肌肉一侧饱满而另一侧空虚,严重的脊柱侧弯除了明显影响外观,还会导致胸腔和腹腔的空间减少,并引起心肺和消化道受压而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
[0003]现阶段,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肥胖症、近视之后,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根据相关报告,2019年浙江省青少年脊柱侧弯异常筛查项目共调查12590名学生,共筛查出脊柱侧弯学生235名,发病率1.87%,宁波近9000名中小学生筛查了脊柱侧弯学生235名,脊柱前后弯曲异常25名,脊柱侧弯检出率为2.07%,如不予以正确治疗则可造成青少年的严重身心伤害,甚至还可造成呼吸和脊髓神经等损伤。
[0004]现有的运动锻炼治疗方法包括Schroth(施罗斯)脊柱侧弯矫形体操,是目前公认最好的脊柱侧弯保守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创立于1921年,解决大Cobb角度的脊柱侧弯如何进行保守治疗的问题,其借助肋木架完成治疗,对治疗的姿态要求较高,单人操作很难完成标准动作,且复杂的姿态不容易坚持,尤其是小孩子,后期坚持锻炼治疗的比例较低。
[0005]支架治疗,比如halo架牵引,但是一般halo架治疗一般在严重的病人实用,通过halo架拉松脊柱,并进行手术治疗,但是一般病人并不需要halo架。而3D矫正系统成本较高,需要人体建模打印,其普及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包括由支架支撑的平台、矫正装置和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设置矫正装置;所述平台的头端设置枕头;所述平台的脚端设置运动装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的改进,所述矫正装置包括平台下侧设置的电机Ⅱ,电机Ⅱ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丝杆Ⅱ,丝杆Ⅱ上设置有涡轮Ⅱ,涡轮Ⅱ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贯穿平台表面。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涡轮Ⅱ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轴承。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的表面由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设置有从头端到脚端的空隙;所述凸起贯穿空隙。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下
侧设置有矫正装置横向移动装置,矫正装置横向移动装置包括电机Ⅰ;电机Ⅰ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丝杆Ⅰ以及涡轮Ⅰ,电机Ⅰ的输出轴上设置丝杆Ⅰ,丝杆Ⅰ的另外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涡轮Ⅰ上固定电机Ⅱ。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隙内纵向设置有导轨,所述涡轮Ⅱ套装在导轨内。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的形状为半圆形或者弧形;所述凸起的表面覆盖有缓冲层。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动装置包括脚蹬,脚蹬与平台的上表面之间还通过阻尼器进行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尼器包括具有弹力的绳索或者弹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脚蹬与平台之间通过合页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一方面结构极其简单,采用了电机、丝杆、涡轮为主要的控制系统,均为日常可随时购买的相关产品。而组装也相对简单,电机、丝杆与涡轮构成的行程控制系统也可对凸起行程进行精确控制,不需要复杂的运控系统即可实现。而本专利技术的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采用卧位的形式,有别于现有治疗过程中一般采用牵引器的方法,通过人体自身的重量辅以凸起施加的力作用,完成治疗,且设置有运动系统,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通过脚部作用于运动系统实现腰大肌、腰方肌、臂中肌、臂大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等肌肉链的运动,更加精准的激活肌肉链,增强薄弱一侧肌肉的力量,从而实现两侧肌肉平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人体“C”形脊柱侧弯侧卧示意图;
[0020]图4是人体“S”形脊柱侧弯侧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图1~图2给出了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包括平台1,平台1包括支架10,支架10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机构,便于平台1的移动。平台1的头端设置有枕头2,平台1的脚端设置有运动系统。平台1的表面由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构成,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之间设置有从头端到尾端的空隙11。
[0022]空隙11处设置脊柱侧弯矫正机构,脊柱侧弯矫正机构包括凸起30,该凸起30的形状可以为半球形,也可以为弧形,在凸起30上表面覆盖一层海绵,通过海绵构成缓冲层,防止硬物抵住人体带来的不适感。本技术的原理在于通过人体重力与凸起30所带来的反作用力完成脊柱侧弯矫正。
[0023]在凸起30的下侧为滑移机构,控制凸起30沿着空隙11从头端向脚端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滑移系统包括电机Ⅰ37、丝杆Ⅰ38以及涡轮Ⅰ39,电机Ⅰ37的输出轴上设置丝杆Ⅰ38,丝杆Ⅰ38
的另外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0上。涡轮Ⅰ39上设置有电机Ⅱ31,电机Ⅱ31上设置有丝杆Ⅱ32,丝杆Ⅱ32上设置有涡轮Ⅱ33。在空隙11内设置有与涡轮Ⅱ33外径相等的导轨34,导轨34纵向设置,涡轮Ⅱ33套装在导轨34内。涡轮Ⅱ33上设置有轴承36,轴承36上设置有支撑架35,支撑架35将凸起30与轴承36刚性连接。通过支撑架35的设置,可以极大的延长凸起30的上升位移空间。而由于患者100的脊柱侧弯位置不一样,比如图3、图4所示的“C”形101、“S”形102,其侧弯的位置不一样,导致本设备必须不断的沿着空隙11调整凸起30所在的位置,以适应不一样的患者100。而由于患者100侧弯的COBB角度不一样,所以,本专利技术采用电机Ⅱ31驱动凸起30上顶,根据COBB角度选择凸起30上顶的距离,并且,随着治疗的进度,随时根据患者100的状态调整凸起30上顶的距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024]以上所述的运动系统包括脚蹬40,脚蹬40与平台1之间通过合页42连接,脚蹬40与平台1的上表面之间还通过阻尼器41进行连接,阻尼器41可以为具有弹性的绳索,也可以是各种阻尼的弹簧等。通过挂钩方便的更换各种阻尼的阻尼器,适应不一样的患者进行治疗。
[0025]实际实用时,本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包括由支架(10)支撑的平台(1)、矫正装置和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上设置矫正装置;所述平台(1)的头端设置枕头(2);所述平台(1)的脚端设置运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装置包括平台(1)下侧设置的电机Ⅱ(31),电机Ⅱ(3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丝杆Ⅱ(32),丝杆Ⅱ(32)上设置有涡轮Ⅱ(33),涡轮Ⅱ(33)上设置有支撑架(35),支撑架(35)上设置有凸起(30);所述凸起(30)贯穿平台(1)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Ⅱ(33)与支撑架(35)之间设置有轴承(36)。4.根据权利要求2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由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构成,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之间设置有从头端到脚端的空隙(11);所述凸起(30)贯穿空隙(11)。5.根据权利要求2给出的一种卧位脊柱侧弯矫正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下侧设置有矫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林,吕立江,应晓明,叶鑫,李晓明,张浩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