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71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装置,包括基板运输装置,基板运输装置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控制装置,驱动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变胞装置Ⅱ,控制装置分别与变胞装置Ⅰ、变胞装置Ⅱ、基板运输装置连接,变胞装置Ⅰ与变胞装置Ⅱ通过变胞底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变胞折叠机械装置解决了现有控制装置中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中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中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
,涉及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化生产中,对于大体积的物品在转运过程中经常需要较大平面来进行转运物品的支撑,对于该类工业化生产急需一种智能化的变胞折叠机构来满足该类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其相关设计已然成为未来工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对于如何高效且智能的实现机械折叠变胞,进而可以在结合机械控制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结合被承载物的物理尺寸而进行适时调整,进而提高工业化作业效率。在平面拓展机械领域中,采取稳定高效、智能调整的机械控制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良好高效的机械控制装置运行会有效保证输出主体的平稳有效,在现有的平面拓展手段中,相关成熟且可靠的控制手段还相对较少。在现有的控制装置中,有的方案是通过气动力或者液压力来实现控制,或者直接搭建托架方式来实现对于不同规格平面方案设计等,其均存在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等缺点。因此,设计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智能化机械结构已然成为机械控制装置及方法领域的主流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装置,解决现有控制装置中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装置,包括基板运输装置,基板运输装置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控制装置,驱动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变胞装置Ⅱ,控制装置分别与变胞装置Ⅰ、变胞装置Ⅱ、基板运输装置连接,变胞装置Ⅰ与变胞装置Ⅱ通过变胞底板连接。
[0005]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
[0006]基板运输装置包括基板,基板的底部且沿其轴向设置有若干万向轮I,基板上表面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与丝杠支座Ⅱ、丝杠支座Ⅰ、L型固定架的一端连接。
[0007]基板的一端设置平行的设置有两个拉杆支座,两个拉杆支座与T型拉杆的两端铰接。
[0008]驱动装置包括双向丝杠,双向丝杠的一端与丝杠支座Ⅰ转动连接,双向丝杠的另一端与丝杠支座Ⅱ转动连接,双向丝杠靠近固定架的一端通过轴毂连接有锥齿轮Ⅱ,锥齿轮Ⅱ啮合有锥齿轮Ⅰ,锥齿轮Ⅰ通过轴毂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基板连接,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架且连接有转轮,双向丝杠靠近锥齿轮Ⅱ一端的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Ⅰ,驱动块Ⅰ的底部连接有滑块Ⅰ,滑块Ⅰ设置于导轨上,双向丝杠远离锥齿轮Ⅱ一端的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Ⅱ,驱动块Ⅱ的底部连接有滑块Ⅱ,滑块Ⅱ设置于导轨上,导轨设置于基板上。
[0009]控制装置包括脚支,脚支套设于双向丝杠靠近锥齿轮Ⅱ的一端,脚支设置于控制
座上,控制座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控制座的底部设置有滑块Ⅲ,滑块Ⅲ设置于导轨上,连接板上靠近锥齿轮Ⅱ的一端对称的设置有两个连接座Ⅰ,连接板上远离锥齿轮Ⅱ的一端对称的设置有两个连接座Ⅱ。
[0010]控制座上与基板轴线平行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通孔I,通孔内设置有插销,通孔I的下方设置有插座,插座设置于基板上且插座上设置有若干通孔II,若干通孔I与若干通孔II一一对应,插销的底端与通孔II配合。
[0011]变胞装置Ⅰ包括两个连杆Ⅰ,每个连杆Ⅰ的一端与其对应的连接座Ⅰ转动连接,每个连杆Ⅰ的另一端与变胞支座Ⅰ连接,每个变胞支座Ⅰ上且位于连杆Ⅰ的下方与连杆Ⅱ的一端连接,连杆Ⅱ的另一端与变胞支座Ⅱ转动连接,变胞支座Ⅱ的底部连接有变胞连接板Ⅰ,变胞连接板Ⅰ设置于驱动块Ⅰ顶部,每个变胞支座Ⅰ的底端与变胞底板靠近锥齿轮Ⅱ的一端连接,变胞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Ⅱ。
[0012]变胞装置Ⅱ包括两个连杆Ⅲ,每个连杆Ⅲ的一端与其对应的连接座Ⅱ转动连接,每个连杆Ⅲ的另一端与变胞支座Ⅲ连接,每个变胞支座Ⅲ上且位于连杆Ⅲ的下方与连杆Ⅳ的一端连接,连杆Ⅳ的另一端变胞支座Ⅳ转动连接,变胞支座Ⅳ的底部连接有胞连接板Ⅱ,胞连接板Ⅱ设置于驱动块Ⅱ的顶部,每个变胞支座Ⅲ的底部与变胞底板远离锥齿轮Ⅱ的一端连接,变胞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Ⅲ。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装置,传动方式更加高效可靠,可有效地简化原有控制手段的平面拓展的折叠能力不足,满足各类工程隔振过程的刚度变化要求基础上,提高机械控制效果而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并且对电能无依赖性,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装置中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1.基板运输装置,2.驱动装置,3.控制装置,4.变胞装置Ⅰ,5.变胞装置Ⅱ,6.变胞底板;
[0018]1‑
1.基板,1

2.拉杆支座,1

3.T型拉杆,1

4.固定架,1

5.万向轮Ⅰ,1

6.丝杠支座Ⅰ,1

7.丝杠支座Ⅱ;
[0019]2‑
1.驱动轴,2

2.转轮,2

3.锥齿轮Ⅰ,2

4.锥齿轮Ⅱ,2

5.双向丝杠,2

6.驱动块Ⅰ,2

7.滑块Ⅰ,2

8.驱动块Ⅱ,2

9.滑块Ⅱ,2

10.导轨;
[0020]3‑
1.连接板,3

2.支撑架,3

3.控制座,3

4.脚支,3

5.滑块Ⅲ,3

6.插座,3

7.插销,3

8.连接座Ⅰ,3

9.连接座Ⅱ;
[0021]4‑
1.变胞支座Ⅰ,4

2.连杆Ⅰ,4

3.连杆Ⅱ,4

4.变胞支座Ⅱ,4

5.变胞连接板Ⅰ,4

6.万向轮Ⅱ;
[0022]5‑
1.变胞支座Ⅲ,5

2.连杆Ⅲ,5

3.连杆Ⅳ,5

4.变胞支座Ⅳ,5

5.胞连接板Ⅱ,5

6.万向轮Ⅲ。
的下方与连杆Ⅱ4

3的一端连接,连杆Ⅱ4

3的另一端与变胞支座Ⅱ4

4转动连接,变胞支座Ⅱ4

4的底部连接有变胞连接板Ⅰ4

5,变胞连接板Ⅰ4

5设置于驱动块Ⅰ2

6顶部,每个变胞支座Ⅰ4

1的底端与变胞底板6靠近锥齿轮Ⅱ2

4的一端连接,变胞底板6的底部设置有万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4

5)设置于驱动块Ⅰ(2

6)顶部,每个所述变胞支座Ⅰ(4

1)的底端与变胞底板(6)靠近锥齿轮Ⅱ(2

4)的一端连接,所述变胞底板(6)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Ⅱ(4

6)。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拓展的变胞折叠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胞装置Ⅱ(5)包括两个连杆Ⅲ(5

2),每个所述连杆Ⅲ(5

2)的一端与其对应的连接座Ⅱ(3

9)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连杆Ⅲ(5

2)的另一端与变胞支座Ⅲ(5

1)连接,每个所述变胞支座Ⅲ(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杰房拴娃权少宁焦婉莹郝瑞卿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