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距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取料模组、若干第二取料模组、安装板、若干于Z轴方向间隔设置且X轴方向延伸的滑轨、变距转轴、变距驱动电机和至少一同步带结构,其中,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滑轨,第一取料模组和第二取料模组并排间隔地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变距转轴上设有若干螺旋槽,所述第二取料模组朝向变距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凸轮随动器,每个所述第二取料模组的凸轮随动器分别插入在变距转轴的不同螺旋槽内,所述变距转轴旋转并通过螺旋槽迫使各凸轮随动器分别带动第二取料模组在X轴方向做同步移动;所述第一取料模组与同步带结构的同步带连接,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取料模组在X轴方向移动。述第一取料模组在X轴方向移动。述第一取料模组在X轴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距取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变距的取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领域,普遍涉及到物料的上下料、物料转移等。例如电子物料的上下料、物料转移,往往需要将物料从一个料盘A固定的穴位取料后,移动并转移到另一个料盘B对应的穴位。对于取料、接料往往也存在载盘/料盘规格不一致,也就是说料盘穴位之间的间距不同。另外,也存在这种情况,取料时物料的摆放间隔,和下料时摆放间隔不同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具有多个取料头的取料装置,取料头之间的间距是固定,无法变距的。也就是需要将物料从一个料盘A固定的穴位取料后,移动并转移到另一个料盘B不同间距的穴位。料盘穴位之间的间距不同,或者取料时物料的摆放间隔,和下料时摆放间隔不同时,多个取料头无法同时从料盘A取多个物料,然后同时一起放料到料盘B。因此,只能选用单取料头的机构,或者多头的取料装置也只能取一个,放一个的模式,严重影响自动化的效率。
[0003]另外,1、对于电子物料,如芯片、电子模组等的上下料、物料转移,涉及到精密的自动化操作,对移动过程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抖动等往往会影响取放料的质量。2、对于料盘A和料盘B虽然规格相同,但是长度和宽度方向的穴位间距往往是不同的,现有的多头的取料装置对于这种情况,取和放只能采用相同的方向,无法实现料盘A横向取料,而在料盘B竖向放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变距的取料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变距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取料模组、若干第二取料模组、安装板、若干于Z轴方向间隔设置且X轴方向延伸的滑轨、变距转轴、变距驱动电机和至少一同步带结构,其中,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滑轨,第一取料模组和第二取料模组并排间隔地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变距转轴上设有若干螺旋槽,所述第二取料模组朝向变距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凸轮随动器,每个所述第二取料模组的凸轮随动器分别插入在变距转轴的不同螺旋槽内,所述变距转轴旋转并通过螺旋槽迫使各凸轮随动器分别带动第二取料模组在X轴方向做同步移动;所述第一取料模组与同步带结构的同步带连接,所述变距驱动电机驱动同步带结构的同步带旋转,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取料模组在X轴方向移动。这样,在变距转轴、变距驱动电机和同步带结构联动,能够驱动第一取料模组和若干第二取料模组同时变距,以符合料盘A的间距多个取料模组同时取多个物料,然后移动到料盘B前,变距取料装置立刻变为另一种间距以符合料盘B的间距,同时将多个物料放入料盘B。解决了传统的对于不同间距的料盘、取料时物料的摆放间隔,和下料时摆放间隔不同场景无法同时多取多放的问题,可极大提高取放料的效率。
[0006]优选地,所述变距转轴被所述变距驱动电机同时驱动旋转,以实现所述第一取料模组和所有第二取料模组同步同向变距。这样通过变距驱动电机即可实现多个机构联动,
第一取料模组和所有第二取料模组变距的同步性可进一步提高。
[0007]优选地,所述同步带结构包括第一同步带结构和第二同步带结构,第一同步带结构和第二同步带结构的同步带于Z轴方向间隔设置,并且被所述变距驱动电机同步驱动旋转;所述第一取料模组与第一同步带结构和第二同步带结构的同步带同时连接,所述变距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同步带结构和第二同步带结构的同步带同时作同步旋转,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取料模组整体在X轴方向移动。这样,通过第一同步带结构和第二同步带结构同时驱动第一取料模组和所有第二取料模组整体移动,稳定性好,可有效防止取放料、或移动过程中物料的抖动或偏移。
[0008]优选地,所述变距转轴的螺旋槽于X轴方向等间距分布。这样,第一取料模组和所有第二取料模组可以实现等间距的变距。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同步带结构包括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三同步轮和第一张紧支架,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变距驱动电机转子连接,第二同步轮于X轴方向与第一同步轮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张紧支架能够沿X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所述第二同步轮安装在第一张紧支架,以调节第一同步带的松紧;所述第三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的Y轴坐标相同,所述第三同步轮与第一同步轮错位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同步带结构包括第二同步带、第四同步轮、第五同步轮和第二张紧支架,所述第四同步轮与所述第三同步轮的XY坐标相同,第五同步轮于X轴方向与第四同步轮间隔设置,所述第五同步轮安装在第二张紧支架以调节第二同步带的松紧;所述变距取料装置还包括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第四同步轮与所述第三同步轮同时套设于所述传动轴而被联动旋转。这样,自动化程度、和联动性高,无需复杂的控制,便于实施。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料模组和第二取料模组均包括取料组件、Z轴旋转结构和Z轴位移结构,其中所述取料组件用于通过真空吸附以取放物料,所述Z轴旋转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取料组件在Z轴的旋转;所述Z轴位移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取料组件在Z轴的上下移动。这样,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取放料需求。例如:对于料盘A和料盘B虽然规格相同,但是长度和宽度方向的穴位间距不同场景,也实现料盘A横向取料,而在料盘B竖向放料,只需进行变距操作,同时同步旋转取料组件的方向即可实现。
[0012]优选地,所述滑轨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这样,双滑轨导向,移动稳定性高。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料模组还包括Z轴底座、分别设置在Z轴底座背部的第一同步带夹块、第二同步带夹块、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Z轴底座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同步带夹块一端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结构所述第一同步带夹紧连接,另一端直接或间接固定在Z轴底座;所述第二同步带夹块一端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结构的所述第二同步带夹紧连接,另一端直接或间接固定在Z轴底座;所述第一滑动块一侧与所述第一滑轨活动连接,另一侧直接或间接固定在Z轴底座背部;所述第二滑动块一侧与所述第二滑轨活动连接,另一侧直接或间接固定在Z轴底座背部。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取料模组还包括Z轴底座、分别设置在Z轴底座背部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Z轴底座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块一侧与所述第一滑轨活动连接,另一侧直接或间接固定在Z轴底座背部;所述第二滑动块一侧与所述第二滑轨活动连
接,另一侧直接或间接固定在Z轴底座背部。
[0015]优选地,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吸头、吸嘴和气管,所述吸头设置在吸嘴下方,所述吸头为一吸盘,气管连通所述吸盘;所述吸嘴设置有公头和母头插接的可拆卸结构。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一优选实施例中变距取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背部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距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取料模组、若干第二取料模组、安装板、若干于Z轴方向间隔设置且X轴方向延伸的滑轨、变距转轴、变距驱动电机和至少一同步带结构,其中,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滑轨,第一取料模组和第二取料模组并排间隔地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变距转轴上设有若干螺旋槽,所述第二取料模组朝向变距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凸轮随动器,每个所述第二取料模组的凸轮随动器分别插入在变距转轴的不同螺旋槽内,所述变距转轴旋转并通过螺旋槽迫使各凸轮随动器分别带动第二取料模组在X轴方向做同步移动;所述第一取料模组与同步带结构的同步带连接,所述变距驱动电机驱动同步带结构的同步带旋转,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取料模组在X轴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距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转轴被所述变距驱动电机同时驱动旋转,以实现所述第一取料模组和所有第二取料模组同步同向变距。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距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结构包括第一同步带结构和第二同步带结构,第一同步带结构和第二同步带结构的同步带于Z轴方向间隔设置,并且被所述变距驱动电机同步驱动旋转;所述第一取料模组与第一同步带结构和第二同步带结构的同步带同时连接,所述变距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同步带结构和第二同步带结构的同步带同时作同步旋转,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取料模组整体在X轴方向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距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转轴的螺旋槽于X轴方向等间距分布。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变距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结构包括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三同步轮和第一张紧支架,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变距驱动电机转子连接,第二同步轮于X轴方向与第一同步轮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张紧支架能够沿X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所述第二同步轮安装在第一张紧支架,以调节第一同步带的松紧;所述第三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的Y轴坐标相同,所述第三同步轮与第一同步轮错位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距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步带结构包括第二同步带、第四同步轮、第五同步轮和第二张紧支架,所述第四同步轮与所述第三同步轮的XY坐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