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灌溉的边坡植被恢复用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47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灌溉的边坡植被恢复用育苗装置,涉及育苗技术领域,包括育苗架,所述育苗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灌溉装置且灌溉装置的另一端延伸至育苗架的内部与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快装单元和渗水单元的相互配合,提升了育苗的空间利用率,节省场地,通过支撑柱和卡接槽的配合,利用简单结构实现对培育板整体的安装,便于取放,通过渗水斗和滤土网板的相互配合,对植被灌溉后多余的水分进行导流,利用滤土网板的设置,对泥土进行阻隔,避免堵塞,将水分导流进储水箱的内腔,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提升了育苗装置整体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和有效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灌溉的边坡植被恢复用育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育苗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灌溉的边坡植被恢复用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育苗装置是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工厂化育苗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项成熟的农业先进技术,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目前对于边坡植被的育苗,技术要求较高,但是现有的育苗装置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改进。
[0003]在公开号为:CN217523354U的一种智慧农业用灌溉均匀的育苗装置,包括育苗设备主体、储水箱、吸水管、电机、送水管和灌溉管,育苗设备主体外侧壁安装有电机,电机末端分别连接有吸水管和送水管,且吸水管和送水管依次穿过育苗设备主体上下两端,吸水管末端插入固定在育苗设备主体内壁的储水箱内,送水管端部依次平行固定有若干组灌溉管,所述送水管中部插入有滑管;送水管内的液体分散到灌溉管中,在进行灌溉时,便于灌溉管同时进行灌溉,提高装置的均匀性,同时避免吸水管在吸储水箱内的液体时,将碎屑等杂物吸到吸水管内,导致吸水管堵塞,提高装置的使用性。
[0004]为了解决灌溉不均匀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送水管内的液体分散到灌溉管中,在进行灌溉时,便于灌溉管同时进行灌溉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整体的空间利用率不大,且在灌溉的同时没有照顾到苗木的生长环境的情况,进而导致苗木容易出现烂根或沤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灌溉的边坡植被恢复用育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方便灌溉的边坡植被恢复用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架,所述育苗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灌溉装置且灌溉装置的另一端延伸至育苗架的内部与之连接,所述育苗架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育苗装置;
[0008]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有循环喷洒单元和过滤单元,所述循环喷洒单元设置在育苗架的内部,所述过滤单元的外表面与储水箱的内表面活动连接;
[0009]所述育苗装置包括有快装单元和渗水单元,所述渗水单元设置在快装单元的下端,且所述渗水单元的四角边缘分别与育苗架的内框线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循环喷洒单元包括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抽水端与储水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的出水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通管一和通管二,所述通管一、通管二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喷淋头。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水管、通管一、通管二与喷淋头之间共同配合,实现了点对点的半自动化灌溉的效果,避免了大面积的喷洒,节约了水资源的利用。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水箱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有更换滤筒,所述更换滤筒的上周凸缘处与通孔的上表面卡接,所述更换滤筒的内表面填充有吸附棉板。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更换滤筒和吸附棉板的相互配合,用于对喷洒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和吸附,起到了再次利用的作用。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育苗架的下端内侧面开设有辅助支撑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隔土板。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土板和滑槽的配合,用于对植被的土壤进行初步阻隔,结构简单,便于清理。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快装单元包括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与育苗架的顶面框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外侧面分别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培育板,所述培育板的另一端与育苗架外边缘框线固定连接的滑槽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柱和卡接槽的配合,利用简单结构实现对培育板整体的安装,便于取放。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培育板的上表面活动安装有培育皿,所述培育皿的下表面均匀开设有疏水孔,所述培育皿的内腔底面垫覆有隔土网布。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疏水孔、培育皿和隔土网布的共同配合,起到了给植被提供优良生长环境的作用。
[002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渗水单元包括有渗水斗,所述渗水斗的四周分别与育苗架的边缘框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渗水斗的上表面设置有滤土网板,所述渗水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渗水管道,且渗水管道的输出端与通管二的上表面贯通连接。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渗水斗和滤土网板的相互配合,对植被灌溉后多余的水分进行导流,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
[00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3]1、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灌溉的边坡植被恢复用育苗装置,采用循环喷洒单元和过滤单元的共同配合,实现了对植被育苗的均匀性,通过抽水管、通管一与通管二之间共同配合,能够实现半自动化灌溉的效果,利用喷淋头的设置,实现点对点的灌溉喷洒,避免了大面积的喷洒,节约了水资源的利用,通过隔土板和滑槽的配合,对植被的土壤进行初步阻隔,结构简单,便于清理,利用更换滤筒和吸附棉板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喷洒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和吸附,能够起到再次利用的作用,符合当代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24]2、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灌溉的边坡植被恢复用育苗装置,采用快装单元和渗水单元的相互配合,提升了育苗的空间利用率,节省场地,通过支撑柱和卡接槽的配合,利
用简单结构实现对培育板整体的安装,便于取放,通过渗水斗和滤土网板的相互配合,对植被灌溉后多余的水分进行导流,利用滤土网板的设置,对泥土进行阻隔,避免堵塞,将水分导流进储水箱的内腔,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提升了育苗装置整体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灌溉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灌溉装置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的育苗装置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育苗架;11、储水箱;2、灌溉装置;3、育苗装置;211、抽水管;212、通管一;213、通管二;214、喷淋头;221、隔土板;2211、滑槽;222、更换滤筒;223、吸附棉板;311、支撑柱;312、卡接槽;313、培育板;3131、培育皿;321、渗水斗;322、滤土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灌溉的边坡植被恢复用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架(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储水箱(11),所述储水箱(1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灌溉装置(2)且灌溉装置(2)的另一端延伸至育苗架(1)的内部与之连接,所述育苗架(1)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育苗装置(3);所述灌溉装置(2)包括有循环喷洒单元和过滤单元,所述循环喷洒单元设置在育苗架(1)的内部,所述过滤单元的外表面与储水箱(1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育苗装置(3)包括有快装单元和渗水单元,所述渗水单元设置在快装单元的下端,且所述渗水单元的四角边缘分别与育苗架(1)的内框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灌溉的边坡植被恢复用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喷洒单元包括有抽水管(211),所述抽水管(211)的抽水端与储水箱(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211)的出水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通管一(212)和通管二(213),所述通管一(212)、通管二(213)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喷淋头(2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灌溉的边坡植被恢复用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有更换滤筒(222),所述更换滤筒(222)的上周凸缘处与通孔的上表面卡接,所述更换滤筒(222)的内表面填充有吸附棉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欣张晓雨刘玉鹏王一涵丁靓苏振博王韦舒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风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