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33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集成电路U1的17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1的4号引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是高频DC/DC控制器技术(可以大大的缩小电感尺寸)加上一体成型电感和高度集成的PD充电协议控制器,以及必要的阻容器件,采用高密度的堆叠技术,以及特定的散热方式,这几个部分集成为7.4mm(长)*8.6mm(宽)*6mm(高)的小体积模块,可以简化产品的外围零件和电路尺寸,利于生产和使用,尤其在多口输出的手机充电器和电脑充电器以及车充和储能电源的应用上优势巨大。电源的应用上优势巨大。电源的应用上优势巨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具体是一种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PD充电器在第三代半导体的推动下,功率密度越做越高,小体积充电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0003]现有技术方案中:
[0004]当前方案A:集成了DC/DC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电路需要外挂电感和MOS;
[0005]当前方案B:集成了DC/DC控制器和MOS,电路需要外挂PD充电协议控制器;
[0006]其中,A方案,电感尺寸大,频率低,整体设计繁琐;B方案,无PD充电协议控制器,周边太多,调试难度大,使得产品的体积大,实际应用零件堆叠繁杂,不利于生产和制造。基于以上原因,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集成电路U1的17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1的4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19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1的1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2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3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5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6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7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8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18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4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5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6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7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8号引脚、电容C1的一端、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U1的4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3的4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13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3的1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2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3号引脚、集成电路U2的B9/A4引脚,集成电路U2的B4/A9引脚,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8号引脚、9号引脚、10号引脚分别连接集成电路U2的A5引脚、B5引脚、A6/B6引脚、A7/B7引脚,集成电路U1的21号引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集成电路Q3的5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6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7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8号引脚。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集成电路U1型号为JWD301A。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接上拉电阻或下拉接地电阻。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体积为7.4mm*8.6mm*6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的是高频DC/DC控制
器技术(可以大大的缩小电感尺寸)加上一体成型电感和高度集成的PD充电协议控制器,以及必要的阻容器件,采用高密度的堆叠技术,以及特定的散热方式,将几个部分集成为7.4mm(长)*8.6mm(宽)*6mm(高)的小体积模块,可以简化产品的外围零件和电路尺寸,利于生产和使用,尤其在多口输出的手机充电器和电脑充电器以及车充和储能电源的应用上优势巨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的电路图。
[0015]图2为两个模块的第一功率分配图。
[0016]图3为两个模块的第二功率分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一种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集成电路U1的17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1的4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19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1的1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2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3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5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6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7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8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18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4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5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6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7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8号引脚、电容C1的一端、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U1的4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3的4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13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3的1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2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3号引脚、集成电路U2的B9/A4引脚,集成电路U2的B4/A9引脚,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8号引脚、9号引脚、10号引脚分别连接集成电路U2的A5引脚、B5引脚、A6/B6引脚、A7/B7引脚,集成电路U1的21号引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集成电路Q3的5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6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7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8号引脚。
[0019]在具体实施例中:集成电路Q1、Q2、Q3为N MOS RUH4040M2,型号和规格不指定;集成电路U2为USB

A或USB

C的连接器,或其它类别的型号连接PIN。
[0020]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集成电路U1型号为JWD301A。
[0021]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3,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接上拉电阻或下拉接地电阻。
[0022]JWD301A可以通过SCL/PSET、SDA/ONLINE1两个引脚配置芯片的输出功率以及动态分配功率策略。
[0023]当SCL/PSET通过上拉电阻上拉时,SCK/PSET、SDA/ONLINE1配置为I2C的SCK、SDA功能,通过I2C操作进行输出功率配置及动态功率分配。
[0024]当SCK/PSET通过下拉电阻接地时,SCK/PSET配置为PSET功能,用于设置输出功率;SDA/ONLINE1配置为ONLINE1功能,用于动态功率分配。
[0025]PSET对地挂电阻配置输出功率如下表所示。ONLINE1功能实现两个模块之间的动态功率分配,如图2和图3所示。当模块有设备接入的时候,会将ONLINE1拉低,从而改变另外一个模块的PSET对地电阻,调整另外一个模块的输出功率。
[0026]电阻阻值与输出功率档位的关系表:
[0027]配置功率电阻阻值(1%精度)100W悬空65W90.9K60W68K45W49.9K30W37.4K25W27.4K24W17.4K20W7.5K28W接地
[0028]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体积为7.4mm*8.6mm*6mm。
[0029]简化了产品的外围器件和电路尺寸,利于生产和使用,尤其在多口输出的手机充电器和电脑充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降压控制器和PD协议控制器集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集成电路U1的17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1的4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19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1的1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2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3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5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6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7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8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18号引脚集成电路Q2的4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5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6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7号引脚、集成电路Q1的8号引脚、电容C1的一端、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U1的4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3的4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13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Q3的1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2号引脚、集成电路Q3的3号引脚、集成电路U2的B9/A4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平李杰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景为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