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酸性红B废水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14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酸性红B废水的处理工艺,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原料选取、废水脱色及曝气处理、浓度调节以及水质测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漆酶对酸性红B进行快速高效脱色,将大分子染料结构分解后,在曝气生物滤池中进一步氧化降解,实现了酸性红B废水的高效处理,解决了印染废水的色度高、毒性大和后续生化处理效率低的问题,配合酶预处理联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脱色效率高且绿色环保,避免产生二次污染;通过在生物反应器内部设置滑块和螺旋振捣块,保证了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更快适应酶预处理后的废水,且有机污染物能够完全矿化处理,实现对有机污染物更彻底的降解。的降解。的降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酸性红B废水的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酸性红B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染料的化学合成和纺织印染工艺中,约有10%

15%的染料排放到了环境水体中,由于合成染料的生产规模大,应用范围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已有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合成染料(尤其是偶氮染料)都具有生态毒性,对人类和动物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因此该类废水排放之前应得到妥善的处理,目前的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物化法,即通过脱色剂及活性炭等处理剂,配合温度的控制来联合处理印染废水以达到脱色脱毒的目的。
[0003]但现有技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一、物化法需要较高的停留时间和大量外加碳源,大大增加了运行时间和运行费用,易产生二次污染;二、合成染料内的有机污染物受到物化空间影响较大,处于内部的有机污染物得不到完全矿化处理,存在降解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酸性红B废水的处理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0005]一种用于酸性红B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原料选取:选用待处理的酸性红B废水、漆酶和介体AS(乙酰丁香酮),其中,酸性红B浓度为50~100mg/L,酶投加浓度为0.1~0.3U/mL,AS投加浓度为0.0075~0.03mmol/L;
[0007]S2:废水脱色及曝气处理:通过酸性红B废水处理装置使得搅拌反应完成酸性红B废水的脱色,并在内部接种活性污泥使污泥浓度VSS为3g/L,将用于接种的活性污泥混合中间出水和陶粒均匀地添加到酸性红B废水处理装置中,保持温度为25
±
1℃,在循环比为1,无回流,停留时间为24h,气水比为20的条件下,闷曝1天驯化活性污泥,使微生物适应酶预处理后的后连续进水;
[0008]S3:浓度调节:根据废水中酸性红B的浓度及其降解情况改变酸性红B浓度、酶投加浓度、介体AS投加浓度;
[0009]S4:水质测定:连续运行并每天取水样,进行有关水质指标的测定。
[0010]优选的,所述酸性红B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酸性红B废水罐、储酶罐、介体罐、中间出水罐、盛装罐、酸性红B废水进液泵、酶进液泵、介体进液泵、中间废水进液泵、循环泵、搅拌罐、进水口、出水口、空气泵、球阀、转子流量计以及生物反应器,所述酸性红B废水罐、储酶罐以及介体罐分别通过酸性红B废水进液泵、酶进液泵以及介体进液泵连通至进水口,所述生物反应器的下端和上端为别设置进水区和出水区,出水口连通中间出水罐,中间水罐通过中间废水进液泵连通进水区,空气泵通过球阀和转子流量计连通生物反应器,出水区废
水通过循环泵连通至进水区,生物反应器的上端设置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至盛装罐,生物反应器的下端设置泥斗,所述泥斗的下端设置排泥口。
[0011]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器内装有粒径为Φ3~6mm的陶粒,生物反应器的曝气量通过转子流量计控制进气流量进行调节,生物反应器的pH值在出水区的下部分使用pH计测定。
[0012]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器内部还设置有弧形导向腔及升降导板,所述弧形导向腔固定设置于生物反应器内,弧形导向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同轴转动设置有螺纹杆,生物反应器的侧端设置有振动腔,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振动腔内,螺纹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两端限位活动设置有敲动球,旋转座内于两个所述敲动球之间设置有弹簧,弧形导向腔内的另一侧螺纹设置有螺旋振捣块,所述滑块与螺旋振捣块之间通过导链相连,所述升降导板通过推拉球滑动设置于弧形导向腔的中部,所述推拉球与导链相连,升降导板的下端与弧形导向腔的底部设置有顶簧。
[0013]优选的,所述振动腔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为非圆形。
[0014]优选的,所述螺旋振捣块与污泥层相配合。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利用漆酶对酸性红B进行快速高效脱色,将大分子染料结构分解后,在曝气生物滤池中进一步氧化降解,在酸性红B浓度为100mg/L时,反应系统可实现酸性红B的100%去除和98.75%的脱色率,生物反应器可去除72.08%的COD,实现了酸性红B废水的高效处理,解决了印染废水的色度高、毒性大和后续生化处理效率低的问题,配合酶预处理联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脱色效率高且绿色环保,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0017]通过在生物反应器内部设置滑块和螺旋振捣块,可避免污泥层出现淤积堵塞的情况,不受生物反应器内部空间大小的影响,并由导链带动推拉球,经螺纹杆带动旋转座同步转动,在弹簧配合截面非圆形的振动腔共同作用下,两个敲动球规律间歇地敲打与振动腔相对应的生物反应器侧表面,起到加快污泥流落作用的同时还提升曝气气体在陶粒层上的气泡附着均匀程度,以此保证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更快适应酶预处理后的废水,且有机污染物能够完全矿化处理,实现对有机污染物更彻底的降解。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酸性红B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生物反应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生物反应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3]其中,1

酸性红B废水罐,2

储酶罐,3

介体罐,4

中间出水罐,5

盛装罐,6

酸性红B废水进液泵,7

酶进液泵,8

介体进液泵,9

中间废水进液泵,10

循环泵,22

搅拌罐,11

进水口,12

出水口,13

空气泵,14

球阀,15

转子流量计,23

生物反应器,16

排泥口,17

泥斗,18

进水区,19

陶粒,20

出水区,21

出水槽,231

弧形导向腔,232

升降导板,233

滑块,234

螺纹杆,235

振动腔,236

旋转座,237

敲动球,238

弹簧,239

螺旋振捣块,2310

导链,2311

推拉球,2312

顶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酸性红B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选取:选用待处理的酸性红B废水、漆酶和介体AS(乙酰丁香酮),其中,酸性红B浓度为50~100mg/L,酶投加浓度为0.1~0.3U/mL,AS投加浓度为0.0075~0.03mmol/L;S2:废水脱色及曝气处理:通过酸性红B废水处理装置使得搅拌反应完成酸性红B废水的脱色,并在内部接种活性污泥使污泥浓度VSS为3g/L,将用于接种的活性污泥混合中间出水和陶粒均匀地添加到酸性红B废水处理装置中,保持温度为25
±
1℃,在循环比为1,无回流,停留时间为24h,气水比为20的条件下,闷曝1天驯化活性污泥,使微生物适应酶预处理后的后连续进水;S3:浓度调节:根据废水中酸性红B的浓度及其降解情况改变酸性红B浓度、酶投加浓度、介体AS投加浓度;S4:水质测定:连续运行并每天取水样,进行有关水质指标的测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酸性红B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红B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酸性红B废水罐(1)、储酶罐(2)、介体罐(3)、中间出水罐(4)、盛装罐(5)、酸性红B废水进液泵(6)、酶进液泵(7)、介体进液泵(8)、中间废水进液泵(9)、循环泵(10)、搅拌罐(22)、进水口(11)、出水口(12)、空气泵(13)、球阀(14)、转子流量计(15)以及生物反应器(23),所述酸性红B废水罐(1)、储酶罐(2)以及介体罐(3)分别通过酸性红B废水进液泵(6)、酶进液泵(7)以及介体进液泵(8)连通至进水口(11),所述生物反应器(23)的下端和上端为别设置进水区(18)和出水区(20),出水口(12)连通中间出水罐(4),中间水罐通过中间废水进液泵(9)连通进水区(18),空气泵(13)通过球阀(14)和转子流量计(15)连通生物反应器(23),出水区(20)废水通过循环泵(10)连通至进水区(18),生物反应器(23)的上端设置出水槽(21),所述出水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扬朱明新潘顺龙王蕊杨辰
申请(专利权)人:工大开元环保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