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制造中的板件快速除锈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移动机构、扶手以及打磨机构,所述扶手上安装有存液仓主体,所述打磨机构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挡板并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两侧对称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安装有第一打磨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连接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上安装有第二打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配合除锈液的打磨机构设置在板件快速除锈装置的两侧,可利用打磨机构的侧边完成对板件连接边角部分的除锈,省时省力,提高了除锈效率。提高了除锈效率。提高了除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船舶制造中的板件快速除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制造中的板件快速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舶经过一定时间的营运或航线,船壳板或船体结构的表面,在海洋环境下,会逐渐形成锈蚀层,如不及时处理,会给船舶结构强度和航行安全带来隐患,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除锈作业。传统对船舶进行除锈时一般是手工除锈,主要工具是铲刀、钢丝刷、角向磨光机等,通过水管将除锈液淋到船体上,然后对锈蚀部分进行刷洗和打磨将锈迹去除。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202220973335.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推式船舶制造中船体除锈装置),虽然设置存液仓内除锈液通过排液板的微孔排出流到打磨滚轴表面,配合打磨滚轴提高除锈效果,解决了手动除锈时需要先人工喷淋除锈液再进行打磨费时费力、除锈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是打磨滚轴靠滚动除锈,且两端设置有两个防止打磨滚轴打滑而转动失效用的滚轮,使得对板件连接的边角部分无法进行操作,需要进行二次人工手动除锈,降低了除锈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对板件连接的边角部分进行除锈的用于船舶制造中的板件快速除锈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船舶制造中的板件快速除锈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一侧板面上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挡板另一侧板面上固定有扶手,所述扶手上安装有存液仓主体;所述挡板上安装有打磨机构以及第一排液板和第二排液板,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打磨轮和第二打磨轮,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挡板并与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两侧分别对称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预设方向和所述移动机构的轴心同向,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安装有第一打磨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上安装有第二打磨轮。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上固定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围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以及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的外围,所述第二连接轴和所述第三连接轴穿过所述保护壳并与保护壳转动连接。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打磨轮的中部设置有直条钢丝刷,两侧均围设有弧形钢丝刷,两侧所述弧形钢丝刷分别向对应侧弯曲,在所述第一打磨轮的两端形成两个弧形内凹面,所述第二连接轴背离所述第二锥形齿轮方向的一侧端点包裹在弧形内凹面中;所述第二打磨轮与第一打磨轮结构相同。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排液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打磨轮在所述挡板上的投影处,所述第一排液板内部设有空腔,从所述空腔指向所述第一打磨轮的方向上贯穿设置有若干微孔,所述空腔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存液仓主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液板与所述第一排液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排液板上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存液仓主体相连。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三连接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板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打磨轮分别指向快速除锈装置的两侧,且打磨轮的轴向侧面上设置有弧形钢丝刷,弧形钢丝刷向两侧延伸超过安装打磨轮的连接轴端点,对板件连接的边角部分进行除锈时,将打磨轮的侧边与板件连接边贴合,控制移动机构沿连接边移动,使得打磨轮配合排液板喷淋的除锈液完成对边角部分的除锈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除锈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所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所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沿图3所示A
‑
A线的剖视图;
[0016]图5为图4所示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1所示的第一排液板剖面图;
[0018]图7为图1所示的钢丝刷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移动机构;2、固定杆;3、挡板;4、扶手;5、电机;6、保护壳;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第一打磨轮;901、直条钢丝刷;902、弧形钢丝刷;10、第二打磨轮;11、第一连接轴;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连接轴;14、第二锥形齿轮;15、第三连接轴;16、第三锥形齿轮;17、存液仓主体;18、第一管道;19、第一排液板;191、空腔;192、微孔;20、第二管道;21、第二排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2]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3]根据图1
‑
7所示,一种用于船舶制造中的板件快速除锈装置,包括挡板3,挡板3的下表面上固定有固定杆2,固定杆2延伸出挡板3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移动机构1,移动机构1
设置为同轴安装的两个滚轮;挡板3的上表面上固定有扶手4;推动扶手4时移动机构1转动,带动挡板3向前运动。
[0024]挡板3上安装有用于抛光锈蚀层的打磨机构,打磨机构通过电机5驱动,电机5安装在挡板3的上表面,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挡板3和第一连接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2,第一锥形齿轮12的两侧对称位置分别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4和第三锥形齿轮16,第二锥形齿轮14上固定有第二连接轴13,第二连接轴13向右侧延伸,和移动机构1的轴心的夹角呈0
°
,第二连接轴13的右侧固定有第一打磨轮9;第二打磨轮10和第一打磨轮9对称设置,通过第三连接轴15与第三锥形齿轮16固定连接;第一打磨轮(9)和第二打磨轮(10)均呈顺时针转动,与移动机构1的转动方向相反,增加了摩擦阻力,方便打磨除锈。
[0025]第一连接轴11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6,保护壳6的一端固定在挡板3的下表面,一端包围住三个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使得电机5输出轴的转动能平稳传递给两个打磨轮;与锥形齿轮相连的第二连接轴13和第三连接轴15穿过保护壳6,并与保护壳6转动连接。
[0026]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舶制造中的板件快速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3),所述挡板(3)一侧板面上固定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上转动连接有移动机构(1);所述挡板(3)另一侧板面上固定有扶手(4),所述扶手(4)上安装有存液仓主体(17);所述挡板(3)上安装有打磨机构以及第一排液板(19)和第二排液板(21),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电机(5)、第一打磨轮(9)和第二打磨轮(10),所述电机(5)安装在所述挡板(3)上,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挡板(3)并与第一连接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的两侧分别对称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4)和第三锥形齿轮(16),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3),所述第二连接轴(13)的预设方向和所述移动机构(1)的轴心同向,所述第二连接轴(13)上安装有第一打磨轮(9);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6)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轴(15),所述第三连接轴(15)上安装有第二打磨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制造中的板件快速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上固定有保护壳(6),所述保护壳(6)围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1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以及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6)的外围,所述第二连接轴(13)和所述第三连接轴(15)穿过所述保护壳(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宏彬,张楠,徐伯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宇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