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直埋管道的固定墩位置的非开挖物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072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热直埋管道的固定墩位置的非开挖物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手井处向供热管道施加电压,从手井处开始沿着加电供热管道路由在地面上测量电势值,测量出高电势点;步骤2:采用瞬变电磁检测仪在高电势点处测量感应电动势,若该高电势点处的感应电动势高于其两侧供热管道的感应电动势,则该高电势点处为固定墩的埋放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非开挖物探的手段,利用电检加瞬变电磁的方法来寻找埋于地下的固定墩,可以排出管道破损等因素的影响,准确定位固定墩的埋放位置。准确定位固定墩的埋放位置。准确定位固定墩的埋放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直埋管道的固定墩位置的非开挖物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直埋管道附件非开挖物探
,特别涉及一种供热直埋管道的固定墩位置的非开挖物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采暖供热由集中供热提供,供热直埋管道是城市供热系统一次管网常用的管道铺设方式。供热直埋管道除了管道外,还需要安装附件,附件包括补偿器、固定墩和阀门。城市供热系统一次管网在冬季供热,供水管温度一般为95

135摄氏度,回水管温度一般为30

40摄氏度,夏季不供热,供水管和回水管的温度一般为15摄氏度。温度差会导致管道伸缩量的变化,为了防止管道崩裂,需要安装补偿器,按照习惯,每50米设置一个补偿器。管道上安装补偿器后会出现蠕动效应,为了防止管道出现蠕动效应,需要在管道上安装固定墩,按照习惯,也是每50米设置一个,具体方法为:在管道的金属管上焊接钢环,形成固定节,再在固定节外设置钢笼支模,最后浇筑混凝土,将固定节和钢笼支模封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固定墩。
[0003]附件需要定期的检修、更换。阀门一般安装在手井内,位置容易确认。补偿器和固定墩随管道一起埋于地下,加之早期施工技术有限、城市地表变化较大,造成了早期管道资料缺失、资料不准,难以确定固定墩的准确埋放位置。而采用管道沿线全面开挖的方式来寻找固定墩,又存在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供热直埋管道的固定墩位置的非开挖物探方法,采用电检加瞬变电磁的方法来寻找埋于地下的固定墩,可以排出管道破损等因素的影响,准确定位固定墩的埋放位置。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热直埋管道的固定墩位置的非开挖物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在手井处向供热管道施加电压,从手井处开始沿着加电供热管道路由在地面上测量电势值,测量出高电势点;
[0007]步骤2:采用瞬变电磁检测仪在高电势点处测量感应电动势,若该高电势点处的感应电动势高于其两侧供热管道的感应电动势,则该高电势点处为固定墩的埋放位置。
[0008]步骤3:在供热管道两侧各再次采用瞬变电磁检测仪测量感应电动势,若均能测得高感应电动势的位置,且与步骤2中的该高电势点能够连成直线,则步骤2中的该高电势点处应为交叉管道造成的供热管道外保温防腐层破损点,而非固定墩的埋放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手井处向供热管道施加的电压不大于24V。
[0010]进一步的,将测量范围划分成若干段,测量每一段的两个端点间的电势差,根据电势差找出高电势点。
[0011]进一步的,高电势点采用埋地金属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仪测量。
[0012]进一步的,在供热管道两侧各1

3米处再次采用瞬变电磁检测仪测量感应电动势。
[0013]工作原理:
[0014]直埋供热管道除固定节钢环无法做防腐外均需做绝缘防腐处理。也就是说整个直埋供热管道上只有固定环是接地的,外溢电流在地面形成电势场,固定环正上方地面对应电势场中心位置,电势最高。根据这个特点,在管道上加特定频率电流,只要在管道路由上检测到管道外溢电流在地面形成的电势场,并测量出最高电势的中心点,即可对固定节精确定位。
[0015]固定节和管道外防腐层破损均可造成管道中加载电流外溢。为消除误判,要对检出电势点位置进行瞬变电磁检测复查金属变量检测。外防腐层破损点无明显增量,固定墩位置由于固定节固定钢环和钢筋笼结构特点,瞬变电磁检测呈现明显的金属增多特点,瞬变电磁图像呈现明显梯形曲线特征。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非开挖物探的手段,首先通过电检的方法沿供热管道测出高电势点,初步定位固定节和外保温防腐层破损处的位置,再通过瞬变电磁的方法,排除外保温防腐层破损处的干扰,准确定位固定墩的埋放位置,准确率可达100%。
[0017]本专利技术利用非开挖物探方法定位固定墩埋放位置,无需开挖路面,省时省力,成本低,有利于快速完善供热直埋管道的管道资料,为管件更换施工、抢修应急备料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感应电动势曲线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交叉管道造成的供热管道外保温防腐层破损点情况的判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热直埋管道的固定墩位置的非开挖物探方法,如图1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1:在手井处向供热管道施加24V的电压,从手井处开始沿着加电供热管道路由在地面上测量50米内的电势值。电检方法可以测量2公里甚至更远的供热管道路由,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选择了长度50米的供热管道路由,并将50米的长度划分成100段,50厘米一段,测量每一段的两个端点间的电势差,根据电势差找出高电势点。高电势点采用埋地金属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仪测量。
[0024]步骤2:将瞬变电磁检测仪放在高电势点处,测量供热管道的感应电动势。若该高电势点处的感应电动势高于其两侧供热管道的感应电动势,得到感应电动势曲线图,如图2所示,则该高电势点处初步判断为固定墩的埋放位置。若该高电势点处的感应电动势与其两侧供热管道的感应电动势基本相同,则该高电势点处判断为外保温防腐层破损点。
[0025]步骤3:排除交叉管道造成的供热管道外保温防腐层破损点的干扰。将瞬变电磁检测仪放在在供热管道两侧各2米处,位置与在步骤2中判断为固定墩的埋放位置的高电势点对应,再次测量感应电动势,得到两个感应电动势曲线图。若从这两个感应电动势曲线图中均能找到高感应电动势的位置,且与步骤2中的该高电势点能连成直线,如图3所示,图中,感应电动势曲线图A为供热管道处测得,感应电动势曲线图B和感应电动势曲线图C为供热管道两侧各2米处测得。则步骤2中的该高电势点处应为交叉管道造成的供热管道外保温防腐层破损点,而非固定墩的埋放位置。
[0026]按照要求供热直埋管道的全域都需要做外保温防腐处理,一般在供热管道外包覆聚氨酯保温层和PE材质外防腐保护层,其使得供热管道与大地绝缘。只有在外保温防腐层破损的情况下,才会破坏供热管道与大地之间的绝缘性。由于需要防止管道出现蠕动效应,固定节必须直接焊接在供热管道上,因此无法做保温和绝缘防腐处理,这就造成固定墩处的供热管道与大地之间不绝缘。在向管道上施加电压时,固定墩和外保温防腐层破损处会向大地漏电,形成高电势点。
[0027]在向管道上施加电压时,管道没有防腐绝缘保护或缺失的位置作为电流溢出点,会向大地漏电,即固定节和外保温防腐层破损处会向大地漏电。电流溢出点为高电势点,即电流溢出点的电势高于其周围位置的电势,电流溢出点周围各处的电势值会随着与电流溢出点间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直埋管道的固定墩位置的非开挖物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手井处向供热管道施加电压,从手井处开始沿着加电供热管道路由在地面上测量电势值,测量出高电势点;步骤2:采用瞬变电磁检测仪在高电势点处测量感应电动势,若该高电势点处的感应电动势高于其两侧供热管道的感应电动势,则该高电势点处为固定墩的埋放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直埋管道的固定墩位置的非开挖物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在供热管道两侧各再次采用瞬变电磁检测仪测量感应电动势,若均能测得高感应电动势的位置,且与步骤2中的该高电势点能够连成直线,则步骤2中的该高电势点处应为交叉管道造成的供热管道外保温防腐层破损点,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庆李力王雷张翼鹏李峻嵩马得成刘鹏王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恒泰感知精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