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程中的注液封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52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制程中的注液封口装置,属于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本装置主要包括平皮带输送线底座、平皮带输送线I、平皮带输送线II、杯型载具、夹爪载具、注液装置、平皮带输送线III、环形输送线I、搬运装置、正极预压机构、正极压入机构、正极一封机构、正极二封机构、电测模块、成品下料机构;所述注液封口的步骤依序为注液、搬运、正极预压、正极压入、正极一封、正极二封、电测与成品下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传统制造电池流程,整合现有的注液封口工艺于装置中,除了使用更精密准确的注液封口与检测技术外,还同时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与人为操作失误,实现低人力需求、低生产成本浪费、高生产效率与整齐一致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整齐一致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整齐一致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制程中的注液封口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
,涉及一种电池制程中的注液封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制成一直以来都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早期的相关企业在面对此工艺时采取人工操作,然而人工操作不仅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也同时提高了因人为不当操作造成的失误率,导致产品的良率、生产效率与一致性受到严重影响。在科技与设备的蓬勃发展下,至今已有许多的注液封口装置被设计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被克服,例如效率过低、质量管控不够精细与封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制程中的注液封口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池制程中的注液封口装置,主要包括平皮带输送线底座、平皮带输送线I、平皮带输送线II、杯型载具、夹爪载具、注液装置、平皮带输送线III、环形输送线I、搬运装置、正极预压机构、正极压入机构、正极一封机构、正极二封机构、电测模块、成品下料机构;
[0006]至少一组夹爪载具安装于环形输送线I并编号以区别;
[0007]所述平皮带输送线底座设置于平皮带输送线I与平皮带输送线II下,放置至少一个杯型载具,装载欲注液之圆柱电池壳或秤重合格之圆柱电池壳;
[0008]所述平皮带输送线I与平皮带输送线II设置在平皮带输送线底座上,通过注液装置相接,分别输送欲注液之圆柱电池壳与秤重合格之圆柱电池壳;
[0009]所述平皮带输送线II与平皮带输送线III设置在平皮带输送线底座上,通过搬运装置与环形输送线I上的夹爪载具相接,分别输送秤重合格之圆柱电池壳与完成封口之圆柱电池壳;
[0010]所述搬运装置、正极预压机构、正极压入机构、至少一个正极一封机构、至少一个正极二封机构、电测模块与成品下料机构沿夹爪载具输送方向依序设置于环形输送线I的输送路线上。
[0011]所述注液装置于圆柱电池壳内注入电池液;
[0012]所述搬运装置从平皮带输送线II上的杯型载具中将欲封口之圆柱电池壳搬运至环形输送线上夹爪载具中;
[0013]所述正极预压机构将圆柱电池壳上正极盖帽压倒以完成正极预压;
[0014]所述正极压入机构将圆柱电池壳上极耳折叠后,将正极盖帽对准圆柱电池壳顶部并压入以完成正极压入;
[0015]所述正极一封机构将圆柱电池壳顶部初步压平;
[0016]所述正极二封机构将压平的圆柱电池壳顶部内围压深;
[0017]所述电测模块检测电池有无电压及内电组,没有则淘汰不良品;
[0018]所述成品下料机构将圆柱电池从环形输送线I移载至平皮带输送线III。
[0019]所述注液装置进一步包含环形输送线II、秤重机构I、至少一个注液托盘移载机构、至少一个注液机构、秤重机构II;
[0020]所述至少一个注液托盘移载机构安装于环形输送线II并编号以区别;
[0021]所述秤重机构I、注液机构与秤重机构II沿注液托盘移载机构输送方向依序设置于环形输送线II的输送路线上;
[0022]所述平皮带输送线I通过秤重机构I与环形输送线II上的注液托盘移载机构相接,负责输送欲注液的圆柱电池壳;
[0023]所述平皮带输送线II通过秤重机构II与环形输送线II上的注液托盘移载机构相接,负责输送完成注液的圆柱电池壳。
[0024]所述秤重机构I进一步包含机械手I与至少一个电子秤I;
[0025]所述注液托盘移载机构为平台结构,包含注液托盘、马达、伺服电机、倍速链、顶升定位、阻挡气缸、滑块与导轨;
[0026]所述注液机构为平台结构,包含至少一个注液嘴、至少一个注液控制器、水平驱动、竖直驱动、至少一个靠近驱动;
[0027]所述秤重机构II进一步包含机械手II与至少一个电子秤II。
[0028]所述秤重机构I纪录圆柱电池壳初始重量;
[0029]所述注液托盘移载机构调整圆柱电池壳位置;
[0030]所述注液机构将电池液注入圆柱电池壳中;
[0031]所述秤重机构II纪录圆柱电池最后重量并淘汰不良品。
[0032]所述机械手I设置于平皮带输送线I、秤重机构I与环形输送线II之间,逐一从平皮带输送线I上将欲注液之圆柱电池壳移载到秤重机构I,透过电子秤I纪录初始重量,然后再从秤重机构I将圆柱电池壳移载到注液托盘移载机构上注液托盘中的至少一个槽位;
[0033]所述注液托盘设置有至少一个槽位并逐一编号以区别;
[0034]所述马达绞接倍速链以水平移动注液托盘;
[0035]所述伺服电机固接滑块,滑块设置并滑动于导轨之上,以垂直移动注液托盘;
[0036]所述顶升定位与阻挡气缸分别设置于平台结构的底部与侧边,用来限制注液托盘的移动边界;
[0037]所述注液控制器作为平台结构的顶端,通过导管与注液嘴连接,配合同时作为平台结构顶端的水平驱动、竖直驱动带动平台结构水平与竖直移动;
[0038]所述靠近驱动作为平台结构底部,下方固接注液嘴;
[0039]注液托盘被送到指定注液位置后,靠近驱动带动注液嘴移动并靠近圆柱电池壳,然后注入电池液;
[0040]所述机械手II设置于平皮带输送线II、秤重机构II与环形输送线II之间,逐一从环形输送线II上注液托盘移载机构中将完成注液之圆柱电池壳移载到秤重机构II,透过电子秤II纪录最后重量,重量合格的圆柱电池壳会被机械手II从秤重机构II移载到平皮带输送线II上的杯型载具中;
[0041]检测不合格的圆柱电池壳会在机械手II下次转移圆柱电池壳上电子秤II时被踢除。
[0042]所述夹爪载具进一步地包含解锁气缸、两个解锁块、两个销轴与两个夹爪I;
[0043]所述解锁气缸同一侧有两个伸缩端各自固接解锁块并分别控制;
[0044]所述解锁块呈U型,开口朝向远离解锁气缸的一端;
[0045]所述夹爪I由夹爪左臂与夹爪右臂构成,夹爪左臂与夹爪右臂的中央分别与销轴铰接呈剪刀型,销轴外套有弹性件以使夹爪左臂与夹爪右臂在没有外力时复位,两臂靠近解锁气缸的一端对应解锁气缸中伸缩端带动解锁块两端的延伸处,透过解锁气缸带动解锁块推动夹爪左臂与夹爪右臂旋转以打开夹爪I,并于解锁气缸缩回解锁块时关闭夹爪I。
[0046]所述搬运装置为中央支柱并分左右向前展开两臂的悬臂结构,包含两个竖直驱动I、两个水平驱动I、至少一个夹爪气缸与至少一个夹爪II;
[0047]所述两个水平驱动I分别作为悬臂结构两臂的末端,固接于竖直驱动I侧方,水平与竖直移动于平皮带输送线II、平皮带输送线III与环形输送线I之间;
[0048]所述夹爪气缸固接于竖直驱动I的下方,夹爪II设置于夹爪气缸的下方,透过夹爪气缸控制夹爪II从平皮带输送线II上杯型载具中夹取欲封口之圆柱电池壳至环形输送线I,环形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制程中的注液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平皮带输送线底座(1)、平皮带输送线I(2)、平皮带输送线II(3)、杯型载具、夹爪载具(4)、注液装置(5)、平皮带输送线III(6)、环形输送线I(7)、搬运装置(8)、正极预压机构(9)、正极压入机构(10)、正极一封机构(11)、正极二封机构(12)、电测模块(13)、成品下料机构(14);至少一组夹爪载具(4)安装于环形输送线I(7)并编号以区别;所述平皮带输送线底座(1)设置于平皮带输送线I(2)与平皮带输送线II(3)下,放置至少一个杯型载具,装载欲注液之圆柱电池壳或秤重合格之圆柱电池壳;所述平皮带输送线I(2)与平皮带输送线II(3)设置在平皮带输送线底座(1)上,通过注液装置(5)相接,分别输送欲注液之圆柱电池壳与秤重合格之圆柱电池壳;所述平皮带输送线II(3)与平皮带输送线III(6)设置在平皮带输送线底座(1)上,通过搬运装置(8)与环形输送线I(7)上的夹爪载具(4)相接,分别输送秤重合格之圆柱电池壳与完成封口之圆柱电池壳;所述搬运装置(8)、正极预压机构(9)、正极压入机构(10)、至少一个正极一封机构(11)、至少一个正极二封机构(12)、电测模块(13)与成品下料机构(14)沿夹爪载具(4)输送方向依序设置于环形输送线I(7)的输送路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5)进一步包含环形输送线II(501)、秤重机构I(502)、至少一个注液托盘移载机构(503)、至少一个注液机构(504)、秤重机构II(505);所述至少一个注液托盘移载机构(503)安装于环形输送线II(501)并编号以区别;所述秤重机构I(502)、注液机构(504)与秤重机构II(505)沿注液托盘移载机构(503)输送方向依序设置于环形输送线II(501)的输送路线上;所述平皮带输送线I(2)通过秤重机构I(502)与环形输送线II(501)上的注液托盘移载机构(503)相接,负责输送欲注液的圆柱电池壳;所述平皮带输送线II(3)通过秤重机构II(505)与环形输送线II(501)上的注液托盘移载机构(503)相接,负责输送完成注液的圆柱电池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秤重机构I(502)进一步包含机械手I(50201)与至少一个电子秤I(50202);所述注液托盘移载机构(503)为平台结构,包含注液托盘(50301)、马达(50302)、伺服电机(50303)、倍速链(50304)、顶升定位(50305)、阻挡气缸(50306)、滑块(50307)与导轨(50308);所述注液机构(504)为平台结构,包含至少一个注液嘴(50401)、至少一个注液控制器(50402)、水平驱动(50403)、竖直驱动(50404)、至少一个靠近驱动(50405);所述秤重机构II(505)进一步包含机械手II(50501)与至少一个电子秤II(50502);所述机械手I(50201)设置于平皮带输送线I(2)、秤重机构I(502)与环形输送线II(501)之间;所述注液托盘(50301)设置有至少一个槽位并逐一编号以区别;所述马达(50302)绞接倍速链(50304)以水平移动注液托盘(50301);所述伺服电机(50303)固接滑块(50307),滑块(50307)设置并滑动于导轨(50308)之上,以垂直移动注液托盘(50301);所述顶升定位(50305)与阻挡气缸(50306)分别设置于平台结构的底部与侧边,用来限
制注液托盘(50301)的移动边界;所述注液控制器(50402)作为平台结构的顶端,通过导管与注液嘴(50401)连接,配合同时作为平台结构顶端的水平驱动(50403)、竖直驱动(50404)带动平台结构水平与竖直移动;所述靠近驱动(50405)作为平台结构底部,下方固接注液嘴(50401);注液托盘(50301)被送到指定注液位置后,靠近驱动(50405)带动注液嘴(50401)移动并靠近圆柱电池壳,然后注入电池液;所述机械手II(50501)设置于平皮带输送线II(3)、秤重机构II(505)与环形输送线II(50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载具(4)进一步地包含解锁气缸(401)、两个解锁块(402)、两个销轴(403)与两个夹爪I(404);所述解锁气缸(401)同一侧有两个伸缩端各自固接解锁块(402)并分别控制;所述解锁块呈U型,开口朝向远离解锁气缸(401)的一端;所述夹爪I(404)由夹爪左臂与夹爪右臂构成,夹爪左臂与夹爪右臂的中央分别与销轴(403)铰接呈剪刀型,销轴(403)外套有弹性件以使夹爪左臂与夹爪右臂在没有外力时复位,两臂靠近解锁气缸(401)的一端对应解锁气缸(401)中伸缩端带动解锁块(402)两端的延伸处,透过解锁气缸(401)带动解锁块(402)推动夹爪左臂与夹爪右臂旋转以打开夹爪I(404),并于解锁气缸(401)缩回解锁块(402)时关闭夹爪I(4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8)为中央支柱并分左右向前展开两臂的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昱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