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阻隔装置与血栓阻隔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41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栓阻隔装置与血栓阻隔器。血栓阻隔器包括框架以及过滤网。框架包括主体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框架采用记忆材料制成,在框架处于扩展状态下,第一支撑部朝向主体部的其中一侧弯曲,第二支撑部朝向主体部的另一侧弯曲或与主体部处于同一平面上;过滤网分别与第二支撑部、主体部相连。附接在第一支撑部与主体部上的过滤网可完整过滤流向主动脉弓三分支的血液,实现脑血管全保护;与此同时,第一支撑部的远端与第二支撑部的远端分别与主动脉弓起始部的相对两个侧壁相互抵接,从而稳定地支撑在主动脉弓起始部,提高血栓阻隔器的轴向稳定性和周向稳定性,周向稳定性使得血栓阻隔器具有偏移后自恢复功能。复功能。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栓阻隔装置与血栓阻隔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血栓阻隔装置与血栓阻隔器。

技术介绍

[0002]一些涉及心脏和主动脉的手术,例如心脏外科手术、心肺转流术、基于导管的介入性心脏病手术和主动脉手术等,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会使动脉粥样碎片或部分组织碎片脱落,这些物质随着血液流动会进入大脑血液循环成为栓塞血管的物质。请参阅图1,图1示意出了栓塞物质通过主动脉弓10分别进入到其三分支的示意图,进入大脑血液循环的栓塞物质会阻塞动脉,进而导致局部的大脑血管栓塞发生,目前大脑血管栓塞已经成为心脏和主动脉手术的重要并发症。
[0003]一般地,为了防止栓子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在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将防栓塞保护装置置于主动脉弓、升主动脉或降主动脉处,以对流向大脑的血流中的斑块、碎屑或血栓等栓子进行过滤,从而防止栓塞进入主动脉。
[0004]其中,传统的防栓塞保护装置主要包括如下三种设计方案:第一种方案从桡动脉入路,将防栓塞保护装置释放于分支血管中,该方案无法覆盖主动脉弓三分支,三分支分别是头臂干动脉11、左颈总动脉12、左锁骨下动脉13;第二种方案从股动脉入路,但是器械在与TAVR(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的匹配应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偏转,无法完全覆盖主动脉弓10上的分支血管;第三种方案设计有捕捞装置,但是由于捕捞装置通常布置于降主动脉区域,对TAVR等后续器械通过造成障碍,以及容易造成栓子侧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血栓阻隔装置与血栓阻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
[0006]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血栓阻隔器,所述血栓阻隔器包括:
[0007]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主体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近端、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近端均和所述主体部的远端相连;在所述框架处于扩展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其中一侧弯曲,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弯曲或与所述主体部处于同一平面上;以及
[0008]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主体部相连;
[0009]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弹性扩张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两个主支撑杆,两个所述主支撑杆的近端相互连接,两个所述主支撑杆设有第一间隔;
[0011]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远端相互连接,两
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第二间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近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支撑杆的远端对应连;
[0012]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远端相互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第三间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近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支撑杆的远端对应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撑杆的直径设为0.2mm

1mm;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直径设为0.2mm

1mm;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直径设为0.2mm

1mm。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弹性扩张部时,所述主体部上的所述弹性扩张部所在平面与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定义为a,a为0
°
至20
°
;当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弹性扩张部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的所述弹性扩张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定义为b,b为0
°
至20
°
;当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弹性扩张部时,所述第二支撑部上的所述弹性扩张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定义为c,c为0
°
至20
°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a为0
°
至5
°
,b为0
°
至5
°
,c为0
°
至5
°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近端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扩张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远端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扩张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远端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扩张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扩张部为U形、Ω形、圆环形、弧形、V形、Z形、W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弹性扩张部为圆环形时,所述圆环形的直径尺寸为0.6mm

2mm。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弹性扩张部为U形时,所述U形的开口宽度为1mm

8mm,所述U形的深度为1mm

5mm。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近端设有朝向其围设区域的中心凸设、并呈圆环形的弹性扩张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远端设有朝向其围设区域的中心凸设、并呈圆环形的弹性扩张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远端设有朝向远离于其围设区域的中心凸设、并呈U形的弹性扩张部。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两个主支撑杆,两个所述主支撑杆的近端相互连接,两个所述主支撑杆设有第一间隔;其中一个所述主支撑杆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其围设区域的中心凸设、并呈圆环形的弹性扩张部,和/或,至少一个朝向其围设区域的中心凸设、并呈U形的弹性扩张部;另一个所述主支撑杆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其围设区域的中心凸设、并呈圆环形的弹性扩张部,和/或,至少一个朝向其围设区域的中心凸设、并呈U形的弹性扩张部。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弹性扩张部为圆环形时,所述圆环形的直径尺寸为1mm

1.5mm;当所述弹性扩张部为U形时,所述U形的开口宽度为3mm

6mm,所述U形的深度为2mm

4mm。
[0023]一种血栓阻隔装置,所述血栓阻隔装置包括所述的血栓阻隔器,所述血栓阻隔装置还包括推送杆、导入鞘管,所述推送杆与所述框架相连,所述推送杆穿设于所述导入鞘管内部,所述框架在释放之前与所述推送杆一起位于所述导入鞘管的内部,所述框架在释放
之后位于所述导入鞘管的外部。
[0024]上述血栓阻隔装置与血栓阻隔器,在可能产生栓塞的经导管手术之前放置到主动脉弓,第二支撑部和主体部围合的区域完整包围主动脉弓三分支,附接在第二支撑部与主体部上的过滤网可过滤流向主动脉弓三分支的血液,实现脑血管全保护;与此同时,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围合成的鱼嘴样环形与主动脉弓起始部的侧壁抵接,从而稳定地支撑在主动脉弓起始部,提高血栓阻隔器的轴向稳定性和周向稳定性,周向稳定性使得血栓阻隔器具有偏移后自恢复功能。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栓阻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栓阻隔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主体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近端、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近端均和所述主体部的远端相连;在所述框架处于扩展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其中一侧弯曲,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弯曲或与所述主体部处于同一平面上;以及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弹性扩张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阻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两个主支撑杆,两个所述主支撑杆的近端相互连接,两个所述主支撑杆设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远端相互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第二间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近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支撑杆的远端对应连;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远端相互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第三间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近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支撑杆的远端对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栓阻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的直径设为0.2mm

1mm;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直径设为0.2mm

1mm;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直径设为0.2mm

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阻隔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弹性扩张部时,所述主体部上的所述弹性扩张部所在平面与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定义为a,a为0
°
至20
°
;当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弹性扩张部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的所述弹性扩张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定义为b,b为0
°
至20
°
;当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弹性扩张部时,所述第二支撑部上的所述弹性扩张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定义为c,c为0
°
至2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栓阻隔器,其特征在于,a为0
°
至5
°
,b为0
°
至5
°
,c为0
°
至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彬彬李宏卫吴斯蔚鲁健宋佳伟金巧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