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新生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型翻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39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翻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型翻炒装置,底座,是本翻炒装置的底端连接部分,其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支护杆、支撑杆和控制面板,连接环,其均安装设置于支护杆的外表面上方,螺帽,其均安装设置于支护杆的顶端,防漏网,其设置于多个连接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支护杆、连接环、螺帽和连接扣,通过将防漏网四角的连接环套设于支护杆的外表面上方,然后通过螺帽将连接环与支护杆相固定,利用连接扣将防漏网内部的缝隙缝合,避免茶叶在翻炒的过程中掉落地面,严格保障茶叶不落地,有利于提升品牌的口碑,保持茶叶的自然、健康和原生态品质,更好的迎合消费者。好的迎合消费者。好的迎合消费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型翻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翻炒装置
,具体为一种自动型翻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是经用炒锅的高温均匀的翻炒去控制住茶叶中“酶”的活性,这个环节叫炒青,也叫杀青;高温翻炒让茶叶的组织变得柔软,在接下来的揉捻中便于茶叶的塑形,以及适度的破坏茶叶的细胞壁,让茶质溢出附着于表面,同时促进它的内含物质进一步的转化,增加茶叶的馥郁风味。
[0003]根据公开号:CN215531310U一种富硒绿茶自动翻炒装置;其通过将待翻炒的茶叶加入到翻炒锅内,翻炒电机带动弧形翻炒板转动,对翻炒锅内的茶叶进行翻炒,转动电机带动翻炒锅转动,使翻炒锅内的茶叶翻炒更加充分,由于茶叶的重量较轻,所以时常有茶叶在翻炒过程中脱离翻炒锅掉落到地面上,将直接影响到其的自然、健康和原生态品质,降低品牌的口碑;同时,该翻炒装置所使用的弧形翻炒板上贯穿设有落料孔,翻炒的过程也时常有茶叶堵塞在落料孔的内部,影响翻炒效果,而且堵塞在落料孔内部的茶叶大多未有效杀青,后续清理也会浪费工作人员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型翻炒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避免茶叶落地和茶叶堵塞落料孔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动型翻炒装置,包括:
[0007]底座,是本翻炒装置的底端连接部分,其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支护杆、支撑杆和控制面板;
[0008]连接环,其均安装设置于所述支护杆的外表面上方;/>[0009]螺帽,其均安装设置于所述支护杆的顶端;
[0010]防漏网,其设置于多个所述连接环之间;
[0011]连接扣,其设置于所述防漏网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还包括:
[0013]连接筒,其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一端;
[0014]翻炒槽,其安装设置于所述连接筒的两端;
[0015]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设置于所述翻炒槽的一侧。
[0016]优选的,所述翻炒槽还包括:
[0017]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于所述翻炒槽的两侧;
[0018]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翻炒槽的顶端相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翻炒槽还包括:
[0020]翻炒板,其安装设置于所述翻炒槽的内部;
[0021]梳理齿,其均设置于所述翻炒板的底端;
[0022]栏杆,其均设置于所述翻炒板的内部下方;
[0023]梳料槽,其均开设于所述翻炒板的内部中间位置。
[0024]优选的,所述防漏网还包括:
[0025]所述防漏网设置于翻炒槽的下方;
[0026]所述支护杆的顶端设置有凸台;
[0027]所述螺帽与凸台螺纹连接。
[0028]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
[0029]所述控制面板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相电性连接。
[00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型翻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支护杆、连接环、螺帽和连接扣,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螺帽固定连接环,避免防漏网松动,连接扣可以帮助防漏网留有缝隙,便于防漏网内部设置有支撑杆和固定杆等不可移动物件,将防漏网安装设置于翻炒槽的下方,避免茶叶掉落地面上;通过梳理齿、栏杆和梳料槽,翻炒板旋转的过程中,其底端的梳理齿对茶叶进行梳理,帮助对茶叶进行更均匀的翻炒,通过栏杆帮助大量的茶叶随着波浪形的翻炒板运动,翻炒板升高的过程中,茶叶可以通过梳料槽落入翻炒槽的内部,能够更好的对翻炒槽内部的茶叶进行翻炒。
[0031]1、通过设置支护杆、连接环、螺帽和连接扣,通过将防漏网四角的连接环套设于支护杆的外表面上方,然后通过螺帽将连接环与支护杆相固定,利用连接扣将防漏网内部的缝隙缝合,避免茶叶在翻炒的过程中掉落地面,严格保障茶叶不落地,有利于提升品牌的口碑,保持茶叶的自然、健康和原生态品质。
[0032]2、通过梳理齿、栏杆和梳料槽,第二电机工作,带动翻炒板旋转,其底端的梳理齿对茶叶进行梳理,帮助对茶叶进行更均匀的翻炒,通过栏杆帮助大量的茶叶随着波浪形的翻炒板运动,翻炒板升高的过程中,茶叶可以通过梳料槽落入翻炒槽的内部,本设计可以帮助茶叶更好的翻炒,避免翻炒结束后,仍有部分茶叶未得到有效翻炒。
附图说明
[003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4]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36]图3是本技术翻炒板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底座;2、固定杆;201、连接筒;3、支护杆;301、螺帽;4、支撑杆;5、防漏网;501、连接环;502、连接扣;6、翻炒槽;7、第一电机;8、翻炒板;801、梳理齿;802、栏杆;803、梳料槽;9、第二电机;1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9]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型翻炒装置,包括底座1,是本翻炒装置的底端连接
部分,其顶部设置有固定杆2、支护杆3、支撑杆4和控制面板10,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0开启和关闭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9,防漏网5,其安装设置于支护杆3的顶端,便于将防漏网5安装设置于翻炒槽6的下方,避免茶叶掉落地面上,保证茶叶不落地,连接筒201,其设置于固定杆2的顶部一端,翻炒槽6,其安装设置于连接筒201的两端,翻炒板8,其安装设置于翻炒槽6的内部,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9,其设置于翻炒槽6的一侧,便于第一电机7工作,带动翻炒槽6来回运动,第二电机9工作,带动翻炒板8旋转,更好的对茶叶进行翻炒。
[0040]如图2所示,一种自动型翻炒装置,包括连接环501,其均安装设置于支护杆3的外表面上方,螺帽301,其均安装设置于支护杆3的顶端,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螺帽301固定连接环501,避免防漏网5松动,连接扣502,其设置于防漏网5的内部,可以帮助防漏网5留有缝隙,便于防漏网5内部设置有支撑杆4和固定杆2等不可移动物件。
[0041]如图3所示,一种自动型翻炒装置,包括梳理齿801,其均设置于翻炒板8的底端,栏杆802,其均设置于翻炒板8的内部下方,梳料槽803,其均开设于翻炒板8的内部中间位置,便于第二电机9带动翻炒板8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梳理齿801、栏杆802和梳料槽803相配合,可以更好搅动茶叶进行翻炒,有效控制住茶叶中“酶”的活性。
[0042]工作原理:通过将防漏网5四角的连接环501套设于支护杆3的外表面上方,然后通过螺帽301将连接环501与支护杆3相固定,利用连接扣502将防漏网5内部的缝隙缝合,避免茶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型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是本翻炒装置的底端连接部分,其顶部设置有固定杆(2)、支护杆(3)、支撑杆(4)和控制面板(10);连接环(501),其均安装设置于所述支护杆(3)的外表面上方;螺帽(301),其均安装设置于所述支护杆(3)的顶端;防漏网(5),其设置于多个所述连接环(501)之间;连接扣(502),其设置于所述防漏网(5)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型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还包括:连接筒(201),其设置于所述固定杆(2)的顶部一端;翻炒槽(6),其安装设置于所述连接筒(201)的两端;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9),其设置于所述翻炒槽(6)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型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槽(6)还包括: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生周曙霞陈学富
申请(专利权)人:朱新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