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022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涉及大熊猫室内圈养领域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包括环境模块,用于仿照野外温湿度条件构建室内野生环境和布设能够供大熊猫栖息的栖息设备;食物模块,用于在环境模块构建的室内野生环境内布设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饮水模块,用于仿照自然水流动并更新替换饮用水;光照模块,用于仿照野外光照条件;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绕栖息设备离散分布,饮水模块能够根据环境模块的温湿度调节循环水流的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圈养环境内对大熊猫生活环境的模拟,有效的避免大熊猫自然行为表达的丧失,从而提高大熊猫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状态。身体健康状态。身体健康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熊猫室内圈养领域,具体是一种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大熊猫的日常饲养中,由于圈养条件的局限性,使得圈养大熊猫的一些自然行为无法正常表达。而提高环境丰富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熊猫的野外习性的表达。目前,环境丰容在室外活动场运用较广泛,也较容易实现,而室内活动场仍以传统的单一、乏味儿的室内空间为主,缺乏大熊猫生活的真实环境。因此,打造大熊猫室内活动场,向其中引入绿植、流水、原石等野外环境的元素,构建大熊猫野外生活场景,可以有效的提高大熊猫生活福利,同时促进其自然行为表达。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传统兽舍对大熊猫进行圈养,所提供的竹子等食物,均为成捆投喂,从而导致大熊猫在圈养过程中自然行为的表达缺失,而如何避免大熊猫的自然行为表达丧失,便成为大熊猫室内养殖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对大熊猫进行圈养时,由于室内环境丰富度不够,从而影响大熊猫自然行为表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通过对室内活动场环境丰富度的提升,有效的促进大熊猫自然行为的表达。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包括环境模块、食物模块、饮水模块和光照模块,其中,环境模块,用于仿照野外温湿度条件构建室内野生环境和布设能够供大熊猫栖息的栖息设备;食物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模块构建的室内野生环境内布设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饮水模块,用于仿照自然水流动并更新替换饮用水;光照模块,用于仿照野外光照条件;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绕所述栖息设备离散分布,所述饮水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环境模块的温湿度调节循环水流的大小;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包括竹节基座,在所述竹节基座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竹节安装孔;所述竹节基座内设有底部保护块,在所述底部保护块上设有竹节嵌入口,所述底部保护块的上方设有底部夹持装置,所述底部夹持装置与所述竹节基座固定;所述底部夹持装置绕所述竹节嵌入口均匀分布,所述底部夹持装置在所述竹节基座的表面形成竹节安装孔。
[0006]目前,对大熊猫进行圈养的时候,采用的是常规兽舍进行圈养,但是这会让大熊猫脱离野外环境,从而使得大熊猫的自然行为逐步丧失,对大熊猫造成影响的过程主要存在
于环境、觅食、饮水和光照变化四个方面,特别是在觅食的过程中,现有技术通常会采用简单投喂的方式来为大熊猫提供食物,但是这并不符合大熊猫的自然行为,在大熊猫的自然行为作用下,获取食物的过程是能够有效的调节大熊猫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的,在大熊猫的自然行为促进下,大熊猫的活跃度和健康状况都能够获得较好的反馈,而简单投喂的方式并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相反,会使得大熊猫的自然行为逐步丧失。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善大熊猫的室内活动场环境,设置环境模块,通过环境模块模拟野外的温湿度,并通过改变陈设的方式,有效的让大熊猫认为身处野外环境内,从而激发大熊猫的自然行为,通过所述食物模块能够促使大熊猫改变被投喂的觅食习惯,从而激发大熊猫觅食相关的自然行为,所述饮水模块能够在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基础上,有效的促使大熊猫产生饮水自然行为,而所述光照模块能够为大熊猫提供舒适的光照条件,从而使得大熊猫更加愿意进行自然行为的表达,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大熊猫的自然行为的激发,能够有效的保持大熊猫的活跃度和健康状况,从而使得大熊猫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都能得到有效的调整,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大熊猫。
[0008]在现有技术中,对圈养大熊猫投喂竹类时,往往采用简单堆放的形式,大熊猫只需要将竹子从地上拾起即可轻松的进行采食,而在野外,由于竹子是直立生长在地面上的,因此,大熊猫采食前,需要先将竹杆弯曲或者直接将竹杆咬断或者采用后肢着地的方式形成站立姿势才能获取到竹子。因此,圈养条件下这种简单堆放的投喂方式使得大熊猫的自然采食行为无法正常表达。所以本专利技术将所述竹节基座上设置有若干个竹节安装孔,通过将竹子插入所述竹节安装孔内的方式,模拟竹子的自然生长状态,本专利技术中将采用原木和石头等自然物品作为竹节基座,并通过在原木、石头上开设竹节安装孔的方式,有效提升本专利技术中对大熊猫生长环境的真实模拟。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底部保护块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竹子损坏竹节基座内的底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饮水模块通过循环水泵进行水流更新,所述循环水泵内设有微生物监测器;所述环境模块还包括新风系统和温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新风系统与室外连通,所述温湿度调节系统与所述饮水模块和光照模块连接:当进行温湿度调节时,光照模块和饮水模块辅助所述环境模块进行室温调节。
[001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微生物检测器的设置,能够通过对饮用水的微生物监测保障大熊猫的饮用水安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模块包括地面,在所述地面上设有栖架,所述栖架与地面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栖息设备包括攀爬装置,所述攀爬装置位于所述栖架旁,所述栖架的高度高于所述攀爬装置的高度,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离散分布于所述攀爬装置的四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攀爬装置包括攀爬基座,所述攀爬基座的上方设有攀爬台阶和若干个次级攀爬台阶,所述攀爬台阶靠近所述攀爬基座的边缘,所述次级攀爬台阶与所述攀爬基座之间固定有垫高基础,所述攀爬基座的侧面设有侧保护垫;所述攀爬台阶包括阶梯平台,所述阶梯平台的下方设有支撑波纹管,所述支撑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阶梯平台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攀爬基座固定,在所述阶梯平台上设有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阶梯平台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垫高基础固定,所述次级攀爬台阶的结构与所述攀爬台阶的结构相同;所述支撑波纹管的下方均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互相连通;所述攀爬台阶和攀爬基座之间的空隙、攀爬台阶和次级攀爬台阶之间的空隙均覆盖有弹性连接板。
[0014]所述弹性连接板能够随着所述攀爬阶梯和次级攀爬阶梯的升降进行伸缩。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夹持装置包括楔形滑块,所述楔形滑块底部设有弹性推动杆,所述弹性推动杆的一端与竹节基座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楔形滑块接触,在所述楔形滑块上设有固定滚轮,所述固定滚轮位于所述竹节安装孔内;所述楔形滑块的顶部与所述竹节基座铰接,所述楔形滑块的底部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楔形滑块转动的活动缺口。
[0016]进一步的,绕所述竹节安装孔设有隐藏刮片,所述隐藏刮片嵌入所述竹节基座内。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隐藏刮片能够有效的修正竹节的端部,从而达到保护竹节基座的目的,在替换竹节的时候也更容易拔出竹节,避免端部的卡在竹节基座中不容易拔出。
[0018]进一步的,所述光照模块包括穹顶,所述穹顶能够调节光照强度并培植高山植被。
[0019]进一步的,所述穹顶包括天窗,所述天窗顶部设有能够向外开启的天花盖板,所述天花盖板全透光;在所述天窗内设有转动遮光器,所述转动遮光器与所述天窗固定;绕所述天窗四周分布有若干个种植槽,所述种植槽能够容纳所述高山植被的培育。
[0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模块、食物模块、饮水模块和光照模块,其中,环境模块,用于仿照野外温湿度条件构建室内野生环境和布设能够供大熊猫栖息的栖息设备;食物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模块构建的室内野生环境内布设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饮水模块,用于仿照自然水流动并更新替换饮用水;光照模块,用于仿照野外光照条件;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绕所述栖息设备离散分布,所述饮水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环境模块的温湿度调节循环水流的大小;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包括竹节基座(11),在所述竹节基座(11)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竹节安装孔;所述竹节基座(11)内设有底部保护块(12),在所述底部保护块(12)上设有竹节嵌入口,所述底部保护块(12)的上方设有底部夹持装置(13),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与所述竹节基座(11)固定;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绕所述竹节嵌入口均匀分布,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在所述竹节基座(11)的表面形成所述竹节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模块通过循环水泵进行水流更新,所述循环水泵内设有微生物监测器;所述环境模块还包括新风系统和温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新风系统与室外连通,所述温湿度调节系统与所述饮水模块和光照模块连接:当进行温湿度调节时,光照模块和饮水模块辅助所述环境模块进行室温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模块包括地面,在所述地面上设有栖架(4),所述栖架(4)与地面可拆卸的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栖息设备包括攀爬装置(6),所述攀爬装置(6)位于所述栖架(4)旁,所述栖架(4)的高度高于所述攀爬装置(6)的高度,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离散分布于所述攀爬装置(6)的四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装置(6)包括攀爬基座(61),所述攀爬基座(61)的上方设有攀爬台阶(62)和若干个次级攀爬台阶(64),所述攀爬台阶(62)靠近所述攀爬基座(61)的边缘,所述次级攀爬台阶(64)与所述攀爬基座(61)之间固定有垫高基础(63),所述攀爬基座(61)的侧面设有侧保护垫(65);所述攀爬台阶(62)包括阶梯平台(624),所述阶梯平台(624)的下方设有支撑波纹管(623),所述支撑波纹管(623)的一端与所述阶梯平台(624)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攀爬基座(61)固定,在所述阶梯平台(624)上设有伸缩杆(625),所述伸缩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喜吕瑞青何兴元宋超王海瑞罗玉龙姚英董艳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