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制冷模块和冷冻冷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19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冻冷藏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制冷模块和冷冻冷藏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制冷模块内送风风机的机壳因受箱体模块重力的挤压而容易变形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安装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所述蜗壳上设置有风机进口和风机出口,所述蜗壳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防止所述蜗壳上与所述叶轮的旋转轴相对的两个侧壁彼此靠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离心风机的蜗壳因受箱体模块重力的作用而变形。力的作用而变形。力的作用而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风机、制冷模块和冷冻冷藏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冷冻冷藏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制冷模块和冷冻冷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同一系列冰箱的整体形状、内部间室数量和内部间室容积都相同,不同型号之间的冰箱往往仅在颜色和外壳的材质上有所不同。由于不同家庭的格局、装修风格不同,以及不同用户的喜好不同,导致现有的冰箱无法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而厂家又无法根据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定制的冰箱。其原因在于,由于现有的冰箱一般都是将制冷系统集成在冰箱的箱体上,使得厂家需要按照用户的需要,对冰箱的结构、布局进行重新设计,为此还需要新开较多的模具,导致冰箱的生产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模块化冰箱的方案。具体地,将冰箱设计成两个独立的模块——箱体模块和制冷模块。其中,制冷模块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箱体模块,以便根据用户的定制需求,将制冷模块和相应的箱体模块组装到一起。
[0004]为了实现制冷模块对箱体模块的制冷,需要将制冷模块内的冷风引入到箱体模块中。在常规设计中,一般将制冷模块的送风口设置在制冷模块的顶侧,但是如此一来将会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制冷模块的送风口在箱体模块重量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影响送风口处的密封,严重时甚至会挤压到箱体模块内的送风风机,导致送风风机的机壳变形,进而导致送风风机的叶轮摩擦其壳体,增加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制冷模块内送风风机的机壳因受箱体模块重力的挤压而容易变形的问题。r/>[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安装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所述蜗壳上设置有风机进口和风机出口,所述蜗壳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防止所述蜗壳上与所述叶轮的旋转轴相对的两个侧壁彼此靠近。
[0007]可选地,所述蜗壳还包括上蜗壳和下蜗壳,所述风机进口形成在所述上蜗壳上,所述风机出口形成在所述上蜗壳与所述下蜗壳之间;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上蜗壳和所述下蜗壳中的一项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上蜗壳和所述下蜗壳中的另一项抵接。
[0008]可选地,所述上蜗壳和所述下蜗壳中的所述另一项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支撑柱插接到一起。
[0009]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是中空的定位套,所述支撑柱插入所述定位套中。
[0010]可选地,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叶轮与所述风机出口之间。
[0011]可选地,所述上蜗壳和所述下蜗壳中的至少一项设置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用于安装所述叶轮,多个所述固定柱中最靠近所述风机出口一个在所述蜗壳内空气的流动路径上位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叶轮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叶轮的旋转轴线平行;或者,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风机出口处的出风方向平行。
[0013]本技术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模块,包括:
[0014]壳体,其内限定有压机仓和制冷间室,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制冷间室连通的回风口和送风口;
[0015]制冷系统,其包括布置在所述压机仓内的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制冷间室内的蒸发器;
[0016]散热风机,其布置在所述压机仓内;
[0017]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其布置在所述制冷间室内并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后侧,所述蜗壳通过所述风机出口所在的部分与所述送风口流体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风机出口所在的部分插入所述送风口,以使所述风机出口露出;并且/或者,所述制冷间室的顶板的底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并且围绕所述送风口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送风口左侧和右侧的部分的底面与所述制冷间室的底板平行和/或抵接。
[0019]本技术在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冻冷藏设备,包括箱体模块和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冷模块,所述箱体模块限定有储物间室、与所述储物间室连通的送风通道和与所述储物间室连通的回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通过其远离所述储物间室的一端与所述制冷模块的所述风机出口流体连接,所述回风通道通过其远离所述储物间室的一端与所述制冷模块的所述回风口流体连接。
[0020]基于前文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前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蜗壳内设置支撑柱,并通过支撑柱用来防止蜗壳上与叶轮的旋转轴相对的两个侧壁彼此靠近,使得蜗壳的结构强度在支撑柱的存在下得以增强,从而提升了蜗壳的抗变形能力。因此,本技术的冷冻冷藏设备能够有效地避免离心风机的蜗壳因受箱体模块重力的作用而变形。
[0021]进一步,通过使多个固定柱中最靠近风机出口一个在蜗壳内空气的流动路径上位于支撑柱与叶轮之间,降低了固定柱与支撑柱共同带来的风阻。
[0022]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文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同一附图标记在不同附图中所标示的部件或部分相同或类似;本技术的附图彼此之间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4]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冷冻冷藏设备的轴测视图(未显示门体);
[0025]图2是图1中冷冻冷藏设备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6]图3是图1中冷冻冷藏设备的箱体模块的侧视图(未显示外壳);
[0027]图4是图3中箱体模块的右前上轴测视图;
[0028]图5是图3中箱体模块底部的左前上轴测视图;
[0029]图6是图1和图2中冷冻冷藏设备的制冷模块的右前上轴测视图;
[0030]图7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制冷模块内部构成的原理示意图;
[0031]图8是图6中制冷模块的壳体限定出的主要空间示意图(左前上轴测视图);
[0032]图9是图6中制冷模块的壳体限定出的主要空间示意图(右前上轴测视图);
[0033]图10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制冷模块的左后上轴测视图;
[0034]图11是图10中制冷模块沿B

B方向的等轴测剖视图;
[0035]图12是图10中制冷模块沿B

B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0036]图13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制冷模块的左前下轴测视图;
[0037]图14是图10中制冷模块沿C

C方向的等轴测剖视图;
[0038]图15是图10中制冷模块沿D

D方向的等轴测剖视图;
[0039]图16是图10中制冷模块沿D

D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0040]图17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离心风机的结构分解图;
[0041]图18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离心风机的轴测视图;
[0042]图19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和安装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所述蜗壳上设置有风机进口和风机出口,所述蜗壳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防止所述蜗壳上与所述叶轮的旋转轴相对的两个侧壁彼此靠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还包括上蜗壳和下蜗壳,所述风机进口形成在所述上蜗壳上,所述风机出口形成在所述上蜗壳与所述下蜗壳之间;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上蜗壳和所述下蜗壳中的一项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上蜗壳和所述下蜗壳中的另一项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蜗壳和所述下蜗壳中的所述另一项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支撑柱插接到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是中空的定位套,所述支撑柱插入所述定位套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叶轮与所述风机出口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蜗壳和所述下蜗壳中的至少一项设置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用于安装所述叶轮,多个所述固定柱中最靠近所述风机出口一个在所述蜗壳内空气的流动路径上位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叶轮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斌李孟成陈星马双双达朝彬房雯雯孙永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