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属于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预制混合料;步骤S2.预制椰壳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需要对污染河道开展清淤工作。在城市的河道清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淤泥,这些淤泥堆存占用了大量城市土地,并且容易因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现有技术中,淤泥处置方法仍然是以外弃填埋为主,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将淤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今后淤泥处置技术的必由之路,其中,利用淤泥制备园林绿植土,具有淤泥掺量大、应用范围广、成本较低等优势,被认为是消化淤泥的良好方法。
[0003]然而,根据《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
‑
2016)标准,利用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需要满足:pH、含盐量、质地、有机质、土壤入渗率以及重金属等指标要求。由于普通的河道淤泥经过前置除砂工艺后,脱水得到的泥饼黏粒含量高,属于典型粘性土,其质地和入渗率无法满足标准要求;并且淤泥中有机质含量较低,一般在0.1~1%范围内,也无法满足绿化土标准要求。此外,部分淤泥中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也需要进行重金属固化处理,防止重金属二次污染。
[0004]为了将淤泥转化为可达标的绿化种植土壤,现有技术通常添加动物粪便、市政污泥、农业秸秆及微生物菌种等,采用好氧堆肥的方式提高其有机质含量,但是,这种方式在城市地区开展存在有机质原料受限(城市难以找到大批量动物粪便和农业秸秆)、堆体中淤泥掺量低、微生物菌种用量大、有机质难以降解导致堆肥时间长(需30~60天)、堆肥过程需要频繁翻堆臭味难以控制、动物粪便中可能引入重金属和微生物病菌、堆肥结束后淤泥成团板结等缺陷,使得淤泥混合堆肥成本较高。
[0005]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以城市河道淤泥制备绿化种植土时,存在堆肥方法效率低、有机原料受限,淤泥掺量低、堆肥周期长、堆肥后淤泥板结、堆肥成本高以及难以达到绿化种植土标准的缺陷。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S1.预制混合料:取淤泥粉、农林垃圾粉/中药渣粉、厨余废渣、生物酵素及发酵菌剂,搅拌混合,得混合料;
[0010]步骤S2.预制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取废弃瓜果、蔬菜、甘蔗渣,经打碎后,将汁水和渣滓混匀,加入清水和EM菌,搅拌均匀,于20~35℃发酵30~50天,得生物酵素混合液;再加入椰壳纤维垫,使椰壳纤维垫完全浸泡于生物酵素混合液中,浸泡5~10天,得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
[0011]步骤S3.堆肥:以混合料和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为原料,采用条跺式堆肥方式进行堆肥,混合料与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层叠间隔堆放,并且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层中布置一输气管,通过鼓风机向堆体内部输送空气,进行好氧堆肥;堆肥过程中,每10天翻堆一次,并通过调节气流速度控制堆体内部温度在58~72℃之间,总堆肥时间15~20天。
[0012]所述的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料包括:淤泥粉10份、农林垃圾粉/中药渣粉3~6份、厨余废渣0.5~1份、生物酵素0.01~0.02份、发酵菌剂0.001~0.005份。
[0013]所述的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中,所述淤泥粉由河道淤泥经滚筒除杂、机械脱水、晾晒、破碎、过筛处理后制备得到;所述淤泥的含水率为30~40%,粒径≤1cm。
[0014]所述的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中,所述农林垃圾粉包括市政、园林、苗木场绿植修剪后得到的绿化垃圾、农作物秸秆或农作物加工副产物经破碎后得,所述农林垃圾粉的粒径≤2cm。
[0015]所述的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中,所述厨余废渣为不含有油、盐的果蔬废渣、预制菜废渣或洗菜尾水废渣经粉碎后得到。
[0016]所述的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EM菌群为含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芽孢杆菌、醋酸菌、光合菌群、双歧杆菌、硝化细菌、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丝状菌群的液体载体,有效微生物含量>250亿CFU/ML,所述EM菌的加入量为5%~10%。
[0017]所述的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中,所述步骤S3中,所述混合料每层的堆叠厚度为25~30cm/层,所述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的堆叠厚度为2~4cm/层,堆体高度为1.2~1.5m,宽度为2~3m,长度为6~12m。
[0018]所述的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中,所述输气管包输气主管和输气支管,所述输气支管设置于输气主管的两侧,并且在输气支管上设有气孔。
[0019]所述的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中,所述步骤S3中,相邻两层混合料层之间设有两层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层,所述输气管设置于两层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之间。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具有堆肥时间短,原料易得,堆肥过程翻堆次数少、堆肥温度可调控、堆体腐熟时间快、成本低的特点,通过所述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可使河道淤泥快速的转化为能达到绿化种植标准要求的有机肥,提高淤泥的有效利用率和利用价值。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通过在淤泥粉中添加农林垃圾粉或中药渣粉,可提高混合堆体的有机质含量;
[0023](2)通过在淤泥粉中添加厨余垃圾废渣,可提高堆体有机质中有机氮的含量,调控堆体的碳氮比,使其在25:1~50:1之间;
[0024](3)通过添加自制的生物酵素、发酵菌剂,所述生物酵素可加速添加的好氧发酵菌剂繁殖速度,提升其活性,促进好氧菌剂对堆体中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加快堆体中有机质腐熟速度;
[0025](4)通过在混合料之间布置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所述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上面附着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和生物酵素,可加速堆体中好氧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提升其活性,缩短堆体中微生物的生长周期中迟缓期时间,提升堆体中微生物生长周期中稳定期的微生
物种群数目,从而提高堆肥效率;其次,椰壳纤维可使堆体内部疏松多空隙,这些空隙可作为内部空气通道,再通过设置输气管路,可以将氧气均匀的输送至堆体内部各个区域,改善了管道输气的均匀性,能使堆体各区域物料均可以很好的与空气接触,输入的空气可以将堆体内部微生物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避免堆体内部因氧气输送不足导致局部缺氧情况出现,提高堆体微生物好氧发酵效率,缩短堆肥周期,也可以避免堆体频繁翻堆,降低劳动强度;此外,所述椰壳纤维层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可以重复利用,椰壳纤维层粗糙的表面和中空结构可以作为微生物载体,其在上一个堆肥周期中附着大量的好氧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预制混合料:取淤泥粉、农林垃圾粉/中药渣粉、厨余废渣、生物酵素及发酵菌剂,搅拌混合,得混合料;步骤S2.预制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取废弃瓜果、蔬菜、甘蔗渣,经打碎后,将汁水和渣滓混匀,加入清水和EM菌,搅拌均匀,于20~35℃发酵30~50天,得生物酵素混合液;再加入椰壳纤维垫,使椰壳纤维垫完全浸泡于生物酵素混合液中,浸泡5~10天,得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步骤S3.堆肥:以混合料和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为原料,采用条跺式堆肥方式进行堆肥,混合料与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层叠间隔堆放,并且椰壳纤维
‑
酵素复合物层中布置一输气管,通过鼓风机向堆体内部输送空气,进行好氧堆肥;堆肥过程中,每10天翻堆一次,并通过调节气流速度控制堆体内部温度在58~72℃之间,总堆肥时间15~20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料包括:淤泥粉10份、农林垃圾粉/中药渣粉3~6份、厨余废渣0.5~1份、生物酵素0.01~0.02份、发酵菌剂0.001~0.00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河道淤泥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粉由河道淤泥经滚筒除杂、机械脱水、晾晒、破碎、过筛处理后制备得到;所述淤泥的含水率为3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紫蕾,聂怀军,才慧峰,周权光,黄锦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利水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