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低损耗型淬火变压器,包括壳体、铁芯、初级线圈组件和次级线圈组件,首先,通过初级线圈进水管和次级线圈进水管输入循环冷却水,冷却水通过初级线圈排水管和次级线圈排水管排出,从而给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降温,然后,通过输入铜排供电,由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效应,使得次级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当需要调节输出电压时,通过改变匝比连接板搭接匝比导接柱的数量来改变次级线圈的长度,从而改变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匝比,最终改变次级线圈输出电压的大小,并从输出铜排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量损耗低,匝比调节便捷,淬火效率高。淬火效率高。淬火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低损耗型淬火变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感应加热设备
,具体为一种大功率低损耗型淬火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淬火是金属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为绝大多数金属零件在制造初期的材质为球墨铸铁,其在硬化处理前通常为片层状珠光体结构,而这种结构是铸铁在较低冷却速率下制造获得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其硬度、耐磨性、机械强度等性能都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感应加热对零件表面进行淬火,使得奥氏体结构转化为坚硬的马氏体结构,极大的提高零件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等性能。给零件进行淬火处理,自然离不了淬火变压器,其主要起降压、隔离及阻抗匹配的作用,目的是将电源电压降至与负载相匹配,从而在感应器内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外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加热,使工件表面硬度和淬火层深度达到相应技术要求。然而,目前的淬火变压器在进行大功率加热时,能量损耗较大,从而导致淬火效率低,因此,研制一种大功率低损耗型淬火变压器十分必要。
[0003]现阶段的专利公开以及文献资料显示:1)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929212U)底座是由固定孔、固定框、散热网板和散热风机组成的,当使用高效高频淬火变压器时,就可以打开底座内部散热风机的开关,散热风机吹风,然后风流就会透过散热网板吹在感应线圈主体上,就可以对感应线圈主体表面进行降温,从而避免了高效高频淬火变压器工作温度过高,但是该淬火变压器在进行淬火加热时,仍会产生大量的能量损耗,不利于提高淬火效率;2)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6384645A)调节杆的形状与顶盖形状相匹配,通过调节匝比连接板来改变淬火变压器的输出效率,从而适应不同品种的零件感应加热,但是该匝比连接板为曲柄结构,切换匝比时需要将紧固螺母完全取下,然后套上调节杆后再用螺母固定,操作繁琐、耗时长。
[0004]综上,现有的淬火变压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功率感应加热,但是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研制了一种大功率低损耗型淬火变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大功率低损耗型淬火变压器,其结构简单,损耗低、切换匝比方便;铁芯采用铁氧体材质的金属片堆叠而成,相比于常用的电工钢片,铁损耗低;铁芯和初级线圈之间第一绝缘层的厚度限制在1.5~2毫米,可有效减少磁通量漏失,进一步降低能量损耗;输入铜排和输出铜排转弯处均设置有大的过渡圆角,可以提高淬火变压器高频、高功率电流承载能力,并降低结构尖角处的能量损耗;匝比连接板为搭扣结构,便于与匝比导接柱搭接,从而便于切换匝比,为不同种类的产品提供适配的输出功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低损耗型淬火变压
器,包括壳体和铁芯,所述铁芯位于壳体内部,且铁芯和壳体之间填充有绝缘层,铁芯中央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绝缘层、初级线圈组件、第二绝缘层和次级线圈组件;
[0007]所述初级线圈组件包括初级线圈、初级线圈进水管和初级线圈排水管;所述次级线圈组件包括多组首尾连接的次级线圈,每一组次级线圈均设有次级线圈进水管和次级线圈排水管,首尾对应的两个次级线圈通过匝比导接柱、匝比连接板和螺母连接;所述初级线圈连接有输入铜排,次级线圈连接有输出铜排。
[0008]优选的,首尾对应的两个所述次级线圈的首端和尾端均固定有匝比导接柱,匝比连接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匝比导接柱套接,匝比连接板的另一端呈半环状并与另一个匝比导接柱活动卡接,且两个匝比导接柱均螺纹连接有压紧匝比连接板的螺母,螺母的材质为环氧树脂。
[0009]优选的,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结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材质均为紫铜;所述初级线圈进水管、初级线圈排水管与初级线圈连通并通入循环冷却水;所述次级线圈进水管、次级线圈排水管与次级线圈连通并通入循环冷却水。
[0010]优选的,所述铁芯为“日”字型,由铁氧体材质的金属片堆叠而成,初级线圈缠绕于铁芯中间的立柱上。
[0011]优选的,所述初级线圈与铁芯之间的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1.5~2毫米,第一绝缘层为粘满绝缘胶带的青壳纸后整体浸绝缘漆。
[0012]优选的,所述输入铜排和输出铜排在转弯处均设置有3~5倍铜排厚度的过渡圆角。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损耗低、切换匝比方便;铁芯采用铁氧体材质的金属片堆叠而成,相比于常用的电工钢片,铁损耗低;铁芯和初级线圈之间第一绝缘层的厚度限制在1.5~2毫米,可有效减少磁通量漏失,进一步降低能量损耗;输入铜排和输出铜排转弯处均设置有大的过渡圆角,可以提高淬火变压器高频、高功率电流承载能力,降低结构尖角处的能量损耗;次级线圈组件采用多组次级线圈首尾连接,首尾对应的两个次级线圈通过匝比导接柱、匝比连接板和螺母连接,匝比连接板便于与匝比导接柱搭接,从而便于切换匝比,为不同种类的产品提供适配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全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初级线圈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初级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次级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为壳体、2为铁芯、3为第一绝缘层、4为初级线圈、5为初级线圈进水管、6为初级线圈排水管、7为输入铜排、8为第二绝缘层、9为次级线圈、10为次级线圈进水管、11为次级线圈排水管、12为匝比导接柱、13为匝比连接板、14为螺母、15为输出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低损耗型淬火变压器,包括壳体1和铁芯2,铁芯2位于壳体1内部,且铁芯2和壳体1之间填充有绝缘层,铁芯2中央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绝缘层3、初级线圈组件、第二绝缘层8和次级线圈组件;
[0024]具体的,初级线圈组件包括初级线圈4、初级线圈进水管5和初级线圈排水管6;次级线圈组件包括多组首尾连接的次级线圈9,每一组次级线圈9均设有次级线圈进水管10和次级线圈排水管11,首尾对应的两个次级线圈9通过匝比导接柱12、匝比连接板13和螺母14连接;初级线圈4连接有输入铜排7;
[0025]能够理解的是,次级线圈组件连接有输出铜排15,初级线圈组件连接输入铜排7,次级线圈组件包括多组首尾连接的次级线圈9,首尾对应的两个次级线圈9通过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低损耗型淬火变压器,包括壳体(1)和铁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2)位于壳体(1)内部,且铁芯(2)和壳体(1)之间填充有绝缘层,铁芯(2)中央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绝缘层(3)、初级线圈组件、第二绝缘层(8)和次级线圈组件;所述初级线圈组件包括初级线圈(4)、初级线圈进水管(5)和初级线圈排水管(6);所述次级线圈组件包括多组首尾连接的次级线圈(9),每一组次级线圈(9)均设有次级线圈进水管(10)和次级线圈排水管(11),首尾对应的两个次级线圈(9)通过匝比导接柱(12)、匝比连接板(13)和螺母(14)连接;所述初级线圈(4)连接有输入铜排(7),次级线圈(9)连接有输出铜排(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低损耗型淬火变压器,其特征在于:首尾对应的两个所述次级线圈(9)的首端和尾端均固定有匝比导接柱(12),匝比连接板(1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匝比导接柱(12)套接,匝比连接板(13)的另一端呈半环状并与另一个匝比导接柱(12)活动卡接,且两个匝比导接柱(12)均螺纹连接有压紧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辉,郭朋超,王明阳,陶成林,郭子义,刘艺铭,刘代哲,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科诺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