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低压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04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低压电池装置,还包括集成模组,所述集成模组的上端与总成箱盖相插接,下端插接在箱体的底板上,且所述集成模组的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汇流单元,所述汇流单元远离集成模组的一端插接在箱体的内腔,所述汇流单元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接有正极铜排、负极铜排,所述正极铜排、负极铜排远离汇流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总成箱盖两侧的正极柱、负极柱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多个零部件之间进行贴合装配让零部件之间形成整体,实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了低压电池装置的箱体空间,进而提高了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了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了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低压电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池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低压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铅酸电池(VRLA),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目前全球的汽车启停电池主要采用的电池是铅酸电池,以铅酸电池为主要低压电源动力的汽车,技术相对完善成熟,能够大电流放电且价格低,但由于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比较短,这样很容易造成很多废弃的铅酸电池,而这些废弃的铅酸电池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处理,那么报废的铅酸蓄电池中的硫酸、铅对水源、土地都有危害。
[0003]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同样的条件下使用,其使用寿命至少是铅酸的1~1.5倍。其次,锂离子电池完全解决了铅酸蓄电池的安全隐患问题,且同等规格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的体积是铅酸蓄电池体积的2/3,重量是铅酸蓄电池的1/3。
[0004]中国专利CN204497334U公开了一种可代替铅酸用锂离子电池组,该专利通过弱电开关的关断与闭合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锂电池组输入与输出;通过检测信号检测极柱可方便快捷检测出锂电池组内部电池情况;电池壳内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塑胶壳的整体强度,但该专利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不能较好的通过相关法规文件功能例挤压,冲击等试验,且该专利采用的是功能较为简单的保护板,只能执行较为简单的策略功能,没有考虑合理的过流设计,可制造性较低,同时该专利在外部设计中对极柱连接保护以及整体搬运等场景操作都未有体现较为周到的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充分有效的利用低压电池装置的箱体空间,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低压电池装置,包括总成箱盖以及固定连接在总成箱盖下端的箱体,还包括集成模组,所述集成模组的上端与总成箱盖相插接,下端插接在箱体的底板上,且所述集成模组的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汇流单元,所述汇流单元远离集成模组的一端插接在箱体的内腔,所述汇流单元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接有正极铜排、负极铜排,所述正极铜排、负极铜排远离汇流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总成箱盖两侧的正极柱、负极柱相连接。
[0007]本申请通过将集成模组的下端固定插接到箱体的内腔,集成模组的上端与总成箱盖相插接,并将汇流单元固定安装在集成模组的一侧,再通过汇流单元上端的正极铜排、负极铜排与总成箱盖两侧的正极柱、负极柱相连接,使得多个零部件之间进行贴合装配让零部件之间形成整体,实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了低压电池装置的箱体空间,进而提高了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0008]优选地:所述总成箱盖包括箱盖,所述箱盖的外侧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所述连接
槽的内腔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把手。
[0009]优点:有效的保证了装置整体的装卸便利性。
[0010]优选地:所述箱盖的一端两侧与正极柱、负极柱相对应位置均活动连接有保护盖,两个所述保护盖均扣搭在正极柱、负极柱的上端。
[0011]优点:有效的保护了正极柱、负极柱的误触性。
[0012]优选地:所述箱盖的一端靠近负极柱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线束固定槽,所述线束固定槽的末端连接有通讯插件,所述通讯插件的另一端与集成模组相连接。
[0013]优点:保证了通讯插件的走向与固定。
[0014]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端均开设有熔接槽,所述箱体通过熔接槽与总成箱盖相熔接,所述熔接槽的底板上端四周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集成模组的下端与第一定位柱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盒体定位槽,所述集成模组通过盒体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柱相插接。
[0015]优点:有效的提高了装置无缝美观性以及密封功能性。
[0016]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内腔两侧侧壁均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箱体的内腔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盒体的一端与第二支架相抵接,所述汇流单元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相抵接。
[0017]优点:有效的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结构性能。
[0018]优选地:所述集成模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腔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竖直排列安装有若干个单体电池,每个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均设有隔板,每个所述隔板的外侧均套接有泡棉。
[0019]优点:有效的达到控制电芯膨胀性能的要求,且减少热失控发生时的延展性。
[0020]优选地:所述盒体朝向第一支架的一侧上端对称开设有辅助定位柱,下端对称开设有自攻螺栓定位柱,所述盒体通过螺栓贯穿多个辅助定位柱、自攻螺栓定位柱与汇流单元固定连接。
[0021]优选地:有效的保证了预装配的尺寸稳定性。
[0022]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外侧一端上下两侧均设有“L型”结构的串联铜排,所述串联铜排均设有“水平端”和垂直端,所述串联铜排的垂直端均通过螺栓与盒体的侧壁相连接,所述串联铜排的水平端均通过螺栓与汇流单元的外侧固定连接。
[0023]优点:将集成模组与汇流单元之间形成局部整体。
[0024]优选地:所述汇流单元包括汇流排,所述箱体内腔同一侧侧壁的夹角处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汇流排靠近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汇流定位柱,所述第一汇流定位柱插接到限位板的内侧与其相贴合,所述汇流排远离第一汇流定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汇流定位柱。
[0025]优点:进一步整体的保证箱体以至系统整体的结构强度。
[0026]优选地:所述汇流排上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采集组件,所述采集组件的两侧均等距嵌入有若干个汇流铜排。
[0027]优选地:所述盒体远离汇流单元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柱,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定位柱插接到限位板与第二支架之间的间隙中,且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两侧分别与
限位板、第二支架的外侧相贴合,另一个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一侧与第二支架的外侧相抵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柱朝向第二支架的一端均与箱体的侧壁相抵接。
[0028]优点:进一步整体的保证箱体以至系统整体的结构强度。
[0029]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底板上端与第一定位柱相对应位置均设有O型圈,所述集成模组的下端与O型圈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O型圈定位槽,所述O型圈的上端均延伸至O型圈定位槽的内腔。
[0030]优点:保证了装置的密封性。
[0031]优选地:所述箱盖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箱盖定位槽,所述盒体的上端与箱盖定位槽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定位柱,所述箱盖通过第三定位柱与盒体相插接。
[0032]优点: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将多个单体电池安装在盒体的内腔,并通过螺栓将汇流排固定在盒体的一侧,使得单体电池与汇流排相连通,再通过多个串联铜排与汇流排相连接,将盒体与汇流排形成一个整体,盒体连同汇流排一起放置到箱体的内腔,通过第一定位柱与盒体定位槽插接使其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腔,并通过第一汇流定位柱、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低压电池装置,包括总成箱盖(1)以及固定连接在总成箱盖(1)下端的箱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模组(3),所述集成模组(3)的上端与总成箱盖(1)相插接,下端插接在箱体(2)的底板上,且所述集成模组(3)的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汇流单元(4),所述汇流单元(4)远离集成模组(3)的一端插接在箱体(2)的内腔,所述汇流单元(4)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接有正极铜排(18)、负极铜排(19),所述正极铜排(18)、负极铜排(19)远离汇流单元(4)的一端分别与总成箱盖(1)两侧的正极柱(14)、负极柱(1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低压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箱盖(1)包括箱盖(11),所述箱盖(11)的一端两侧与正极柱(14)、负极柱(15)相对应位置均活动连接有保护盖(16),两个所述保护盖(16)均扣搭在正极柱(14)、负极柱(15)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低压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1)的一端靠近负极柱(15)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17),所述导向槽(1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线束固定槽(171),所述线束固定槽(171)的末端连接有通讯插件(32),所述通讯插件(32)的另一端与集成模组(3)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低压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侧壁上端均开设有熔接槽(21),所述箱体(2)通过熔接槽(21)与总成箱盖(1)相熔接,所述熔接槽(21)的底板上端四周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柱(25),所述集成模组(3)的下端与第一定位柱(25)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盒体定位槽(318),所述集成模组(3)通过盒体定位槽(318)与第一定位柱(25)相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低压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腔两侧侧壁均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加强筋(28),所述箱体(2)的内腔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6),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27),所述集成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李亮汪俊峰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