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格栅污水预处理过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93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粗格栅污水预处理过滤池,包括过滤池、进水管、排水管、粗格栅和驱动部。进行污水过滤时,粗格栅位于进水管和排水管之间,粗格栅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可在过滤池内上下滑动。过滤池侧壁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与过滤池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架上设有若干个连接过滤池侧壁两端的连接杆,粗格栅在过滤池内到达最大限位时与支撑架抵接,支撑架上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架和过滤池侧壁。本方案在过滤池中设置了支撑架,当出现极端情况导致进水水流冲击粗格栅时,粗格栅下降至与支撑架抵接,粗格栅将一部分水流的冲击力传递至支撑架上,减少粗格栅所受的冲击力,进而减少粗格栅被强水流冲击导致损坏或变形的情况出现。形的情况出现。形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格栅污水预处理过滤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粗格栅污水预处理过滤池。

技术介绍

[0002]粗格栅过滤污水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用以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减少污水处理后续工艺的工作强度,还能防止大尺寸悬浮物或漂浮物在后续处理中堵塞管道或水泵。
[0003]我国华南地区的降雨量大,降雨时间短,地表积水沿城市管道流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需处理的污水水量远超过滤池的最大容纳量,且水流流速过快,流量过大,使得水流对过滤设备的冲击力极强,极易损坏污水处理设备,给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安全带来风险隐患。在极端天气中出现的强水流首先冲击污水预处理过滤池中的粗格栅,导致粗格栅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强水流冲击粗格栅容易导致粗格栅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粗格栅污水预处理过滤池。本方案在预处理池内腔设有粗格栅支架,用以防止强水流冲击粗格栅时粗格栅变形损坏。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粗格栅污水预处理过滤池,包括过滤池、进水管、排水管、粗格栅和驱动部,进水管位于过滤池侧壁的顶部,排水管位于过滤池的底部,进行污水过滤时,粗格栅位于进水管和排水管之间,粗格栅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可在过滤池内上下滑动。过滤池侧壁设有位于进水管和排水管之间的支撑架,支撑架更靠近排水管。支撑架与过滤池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架上设有若干个连接过滤池侧壁两端的连接杆,粗格栅在过滤池内到达最大限位时与支撑架抵接,支撑架上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架和过滤池侧壁。
[0006]本方案在过滤池中设置了支撑架,当出现极端情况导致过滤池进水量骤增,进水水流开始冲击粗格栅时,粗格栅下降至与支撑架抵接,由于粗格栅与支撑架抵接,粗格栅可以将一部分水流的冲击力传递至支撑架上,减少粗格栅所受的冲击力,进而减少粗格栅被强水流冲击导致损坏或变形的情况出现。支撑架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可以增加支撑架与粗格栅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防止粗格栅在受到水流冲击后变形或损坏。支撑架上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加强支撑架与过滤池侧壁的连接强度,使得支撑架在受到强水流冲击时依然能够保持与过滤池固定连接不脱落。
[0007]优选的,支撑架与过滤池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加强部,第一加强部的截面大于支撑架的截面;加强筋的两端设有第二加强部,第二加强部的截面大于加强筋的截面。支撑架通过第一加强部与过滤池连接,第一加强部截面的面积大大于支撑架的截面面积,第一加强部与过滤池侧壁焊接且第一加强部上和过滤池侧壁还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进一步加强支撑架与过滤池之间的连接强度。加强筋的两端设有第二加强部,第二加强部截面的面积大
于加强筋截面的面积,第二加强部与过滤池和支撑架焊接且还通过螺钉进行连接,用以增加加强筋的连接强度。
[0008]优选的,驱动部位于过滤池的上方,驱动部包括牵引绳、差动机构、绕线轮和驱动电机,差动机构包括连接臂和导轮,牵引绳的一端缠绕在绕线轮上,另一端绕过导轮与粗格栅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绕线轮连接用以驱动绕线轮转动,绕线轮和导轮分别固定在连接臂的两端。当粗格栅完成过滤后,驱动电机驱动绕线轮旋转,牵引绳缠绕在绕线轮上,使得牵引绳的长度变短,与牵引绳连接的粗格栅上升,粗格栅带着尺寸较大的悬浮物脱离过滤池。差动机构的作用在于改变绕线轮的受力方向。连接板上还设有导轮,导轮可以减少牵引绳和连接臂之间的摩擦力,增加牵引绳的寿命。驱动部位于过滤池的上方,过滤池边设有支架,驱动部在支架上,提高设备的高度,减少设备浸泡的风险。
[0009]优选的,绕线轮的直径为40cm,绕线轮上还设有挡边,挡边与绕线轮固定连接。目前粗格栅设备中绕线轮的直径普遍为20cm,增大绕线轮的直径可以加快牵引绳收放速度,提升粗格栅在过滤池内的升降速度,提高作业效率。绕线轮上设有挡边,使得绕线轮可以缠绕更长的牵引绳,可进一步提高粗格栅的上升高度。
[0010]优选的,连接臂轴线与竖直方向呈30
°
,长度为1m。常规连接臂的长度为0.5米,角度为45
°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增加连接臂的长度,减少连接臂的角度,牵引绳的与连接臂轴线方向相同,拉力可分解为水平方向力和竖直方向,竖直拉力体现对垃圾的提升能力,但是由于绕线轮和驱动电机的位置靠近过滤池时,难以完成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固定。当连接臂轴线与竖直方向呈30
°‑
45
°
,长度为1m时,既可以完成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与固定,又可以使竖直拉力达到最大。
[0011]优选的,粗格栅上还设有限位部,过滤池内腔侧壁上设有与限位部配合的导向槽,当粗格栅在过滤池内上下滑动时,限位部位于导向槽内。导向槽限制粗格栅在过滤池内的滑动方向,防止粗格栅由于受力不均倾斜导致提升粗格栅时粗格栅上的大尺寸悬浮物掉入过滤池内。
[0012]优选的,过滤池顶部设有拦截网,拦截网可在过滤池上滑动。过滤池上设有导轨,拦截网两端设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动部。过滤池顶部还设有用以收纳拦截网的转轴,拦截网可缠绕在转轴上。当遇到高水位冲击时,过滤池内的悬浮物会因为水位太高漫出过滤池,导致地面邋遢,环境效果差。设置拦截网,当过滤池内水即将漫出过滤池时,打开过滤池顶部的拦截网,将悬浮物拦截在拦截网和粗格栅之间,防止其漫出过滤池,流到地面上,减少后续清理工作,减轻清洁工人的工作量。转轴可以收纳拦截网,避免拦截网不工作时占据太多空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过滤池中设置了支撑架,当出现极端情况导致过滤池进水量骤增,进水水流开始冲击粗格栅时,由于粗格栅与支撑架抵接,粗格栅可以将一部分水流的冲击力传递至支撑架上,减少粗格栅所受的冲击力,进而减少粗格栅被强水流冲击导致损坏或变形的情况出现。支撑架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可以增加支撑架与粗格栅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防止粗格栅在受到水流冲击后变形或损坏。支撑架上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加强支撑架与过滤池侧壁的连接强度,使得支撑架在受到强水流冲击时一人能够与过滤池固定连接不脱落。
[0014]绕线轮直径增加,可以加快牵引绳收放速度,提升粗格栅在过滤池内的升降速度,
提高作业效率。绕线轮上设有挡边,使得绕线轮可以缠绕更长的牵引绳,可进一步提高粗格栅的上升高度。
[0015]当粗格栅在过滤池内上下滑动时,限位部位于导向槽内。导向槽限制粗格栅在过滤池内的滑动方向,防止粗格栅由于受力不均倾斜导致提升粗格栅时粗格栅上的大尺寸悬浮物掉入过滤池内。
[0016]设置拦截网,当过滤池内水即将漫出过滤池时,打开过滤池顶部的拦截网,将悬浮物拦截在拦截网和粗格栅之间,防止其漫出过滤池,流到地面上,减少后续清理工作,减轻清洁工人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粗格栅污水预处理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种粗格栅污水预处理过滤池的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19]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格栅污水预处理过滤池,包括过滤池(1)、进水管(2)、排水管(3)、粗格栅(4)和驱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位于所述过滤池(1)侧壁的顶部,所述排水管(3)位于所述过滤池(1)侧壁的底部,进行污水过滤时,所述粗格栅(4)位于所述进水管(2)和所述排水管(3)之间,所述粗格栅(4)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可在所述过滤池(1)内上下滑动,所述过滤池(1)侧壁设有位于所述进水管(2)和所述排水管(3)之间的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更靠近所述排水管(3),所述支撑架(5)与所述过滤池(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5)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所述过滤池(1)侧壁两端的连接杆(501),所述粗格栅(4)在所述过滤池(1)向下运动内到达最大限位时与所述支撑架(5)抵接,所述支撑架(5)上还设有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架(5)和过滤池(1)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格栅污水预处理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与所述过滤池(1)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加强部(502),所述第一加强部(502)的截面大于所述支撑架(5)的截面;所述加强筋(6)的两端设有第二加强部(601),所述第二加强部(601)的截面大于所述加强筋(6)的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格栅污水预处理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过滤池(1)的上方,所述驱动部包括牵引绳(7)、差动机构、绕线轮(8)和驱动电机(9),所述差动机构包括连接臂(10)和导轮(11),所述牵引绳(7)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绕线轮(8)上,另一端绕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莉莉陈约瑟阮俊郭志华龚月华苏志坚曾祥森霍俊杰莫基琳肖昶泰罗炜坤陈伟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