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材用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和相位差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66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取向材用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能够以比较低温和短时间的条件形成作为取向材使用、并在其上配置聚合性液晶的层时显示出优异的液晶取向性、光透过性和耐溶剂性的固化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取向材用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含有作为(A)成分的具有麦克尔加成供体部位的化合物、和作为(B)成分的具有麦克尔加成受体部位的化合物,(A)成分和(B)成分中的至少一者含有液晶取向性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是使用该组合物得到的固化膜和取向材、使用该取向材形成的相位差材。相位差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向材用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和相位差材
[0001]本申请是专利技术名称为“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和相位差材”、申请号为201880088875.8、申请日为2018年12月18日、优先权日为2017年12月18日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形成使液晶分子取向的固化膜的取向材用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以及相位差材。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可以用于圆偏振光眼镜方式的3D显示器的图案化了的相位差材、作为有机EL显示器的防反射膜使用的圆偏振光板所使用的相位差材的制作而言有用的取向材用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以及相位差材。

技术介绍

[0003]在圆偏振光眼镜方式的3D显示器的情况下,通常在液晶面板等形成图像的显示元件上配置相位差材。关于该相位差材,相位差特性不同的2种相位差区域分别规则地配置多个,构成了图案化的相位差材。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以配置这样的相位差特性不同的多个相位差区域的方式图案化了的相位差材称为图案化相位差材。
[0004]图案化相位差材,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地那样,可以通过将由聚合性液晶形成的相位差材料进行光学图案形成来制作。由聚合性液晶形成的相位差材料的光学图案形成利用液晶面板的取向材形成中已知的光取向技术。即,在基板上设置由光取向性的材料形成的涂膜,向其照射偏振光方向不同的2种偏振光。于是,制成形成了液晶的取向控制方向不同的2种液晶取向区域的取向材,获得光取向膜。在该光取向膜上涂布包含聚合性液晶的溶液状的相位差材料,实现聚合性液晶的取向。然后,将经取向的聚合性液晶固化而形成图案化相位差材。
[0005]有机EL显示器的防反射膜由直线偏振光板、1/4波长相位差板构成,朝向图像显示面板的面板面的外来光通过直线偏振光板而转变成直线偏振光,接着通过1/4波长相位差板而转变成圆偏振光。这里基于该圆偏振光的外来光虽然在图像显示面板的表面等反射,但是在该反射时偏振光面的旋转方向逆转。其结果,该反射光与到来时相反,通过1/4波长相位差板,被转变成被直线偏振光板遮光的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然后接着被直线偏振光板遮光,其结果,向外部的出射被显著抑制。
[0006]关于该1/4波长相位差板,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通过将1/2波长板、1/4波长板组合而构成1/4波长相位差板,从而通过逆分散特性构成该光学膜的方法。在该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在供于彩色图像显示的宽的波长带域中,使用基于正分散特性的液晶材料通过逆分散特性而构成光学膜。
[0007]此外近年来,作为能够应用于该相位差层的液晶材料,提出了具备逆分散特性的材料(专利文献3、4)。根据这样的逆分散特性的液晶材料,代替将1/2波长板、1/4波长板组合而通过2层相位差层构成1/4波长相位差板,可以通过单层构成相位差层而确保逆分散特性,由此可以通过简易的构成来实现能够在宽的波长带域中确保所希望的相位差的光学
膜。
[0008]为了使液晶取向而使用取向层。作为取向层的形成方法,已知例如摩擦法、光取向法,光取向法没有作为摩擦法的问题的静电、尘埃的产生,在可以进行定量的取向处理的控制方面是有用的。
[0009]对于使用了光取向法的取向材形成,作为能够利用的光取向性的材料,已知侧链具有肉桂酰基和查耳酮基等光二聚化部位的丙烯酸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报导了这些树脂通过进行偏振光UV照射而显示控制液晶的取向的性能(以下,也称为液晶取向性。)(参照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7。)。
[0010]此外,对取向层除了要求液晶取向能力以外,还要求耐溶剂性。例如,取向层在相位差材的制造过程中有时暴露于热、溶剂。如果耐溶剂性低的取向层被暴露于溶剂,则液晶取向能力可能显著降低。
[0011]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8中提出了为了获得稳定的液晶取向能力,含有具有能够通过光进行交联反应的结构和通过热进行交联的结构的聚合物成分的液晶取向剂、和含有具有能够通过光进行交联反应的结构的聚合物成分和具有通过热进行交联的结构的化合物的液晶取向剂。
[0012]另一方面,为了减轻膜基板受到的热应力,研究了相位差材的制造工艺的低温化。作为在制造相位差材上最要求高温的工艺之一,有将液晶取向膜成膜的工序,要求液晶取向膜的成膜工艺的低温化。
[0013]作为低温下形成液晶取向膜的方法,已经提出了使用丙烯酸系的树脂,以由热产酸剂产生的酸作为催化剂、且在比较低温(100℃前后)下进行交联的热交联体系(专利文献9)。
[0014]现有技术文献
[0015]专利文献
[001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49865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

68816号公报
[0018]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8119026号说明书
[0019]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

179563号公报
[0020]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许第3611342号公报
[0021]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

058584号公报
[0022]专利文献7:日本特表2001

517719号公报
[0023]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特许第4207430号公报
[0024]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第2010/150748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2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26]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上认识和研究结果而完成。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比较低温和短时间的条件下形成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以高灵敏度使聚合性液晶取向的取向膜的光取向用液晶取向剂。
[0027]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和优点如以下记载。
[0028]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9]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反复深入研究,结发现通过选择以含有具有麦克尔加成供体部位的成分和具有麦克尔加成受体部位的成分的取向材用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作为基础的固化膜形成材料,能够以比较低温和短时间的条件形成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的固化膜,该固化膜能够以高灵敏度使聚合性液晶取向,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
[0030]即、本专利技术的观点1涉及一种取向材用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含有作为(A)成分的具有麦克尔加成供体部位的化合物、和作为(B)成分的具有麦克尔加成受体部位的化合物,
[0031](A)成分和(B)成分中的至少一者含有液晶取向性基。
[0032]观点2涉及如观点1所述的取向材用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A)成分和(B)成分是具有麦克尔加成供体部位、麦克尔加成受体部位和液晶取向性基的同一化合物。
[0033]观点3涉及观点1或2所述的取向材用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A)成分是选自具有液晶取向性基和1个麦克尔加成供体部位的低分子化合物(A1)、和具有2个以上的麦克尔加成供体部位且不具有或具有液晶取向性基的化合物(A2)中的至少一种,
[0034](B)成分是选自具有液晶取向性基和1个麦克尔加成受体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向材用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含有作为(A)成分的具有麦克尔加成供体部位的化合物、和作为(B)成分的具有麦克尔加成受体部位的化合物,(A)成分和(B)成分中的至少一者含有液晶取向性基,所述麦克尔加成供体部位选自巯基和式(a1)所示的基团,所述麦克尔加成受体部位选自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所述液晶取向性基以下述式(2)表示,式(a1)中,R表示烷基、烷氧基或苯基,点线表示连接键,式(2)中,Y1表示单键、或选自

O



CH2O



COO



OCO



NHCO



NH

CO

O



NH

CO

NH

中的结合基,Y2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或

CH2‑
CH(OH)

CH2‑
基,或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环状基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Z置换,Y3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Y4表示单键、或选自苯环、环己环和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或碳原子数17~30的具有类固醇骨架的2价有机基,环状基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Z置换,Y5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环和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这些环状基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Z置换,m表示0~4的整数,m为2以上时Y5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Y6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氟化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1~18的氟化烷氧基,Z表示碳原子数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润汤川升志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