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英俊专利>正文

由双侧梁构成且具有加强措施的轻钢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63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钢架结构,包含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及梁和梁交叉互穿结构,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适用于水平梁、斜梁、桁架梁上弦梁或桁架梁下弦梁,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包含柱及多个单侧梁,多个单侧梁设置在柱的外缘的平行两侧且与柱在交叉处保持连续或不连续,设置在柱的外缘的平行两侧的多个单侧梁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腹板具有开口,设置在柱的外缘的平行两侧的各单侧梁的上缘及下缘保持连续不断,梁和梁交叉互穿结构包含多个另一单侧梁,多个另一单侧梁设置在柱的外缘的平行两侧且垂直多个单侧梁,各另一单侧梁穿过开口,使各另一单侧梁与多个单侧梁的其中之一交叉互穿。另一单侧梁与多个单侧梁的其中之一交叉互穿。另一单侧梁与多个单侧梁的其中之一交叉互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由双侧梁构成且具有加强措施的轻钢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申请号:202110626396.0,申请日:2021年06月04日,专利技术名称:“由双侧梁构成且具有加强措施的轻钢架结构”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轻钢架结构,尤指一种由双侧梁构成且具有加强措施的轻钢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3]使用轻钢屋架的轻钢建筑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在工业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轻钢住宅已成为轻型钢结构应用的新领域和新的增长点。目前,轻钢建筑的成本一般高于传统的混泥土结构,但具有施工快、节能减排等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已认识到轻钢结构的优越性,逐渐成为工业建筑首选的结构形式,在低层民用建筑中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4]使用轻钢屋架的轻钢建筑,无论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还是在制作安装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之处。目前使用的轻钢屋架结构梁、结构柱等一般采用对接方式(如固接或铰接)进行连接。由于目前这种结构的轻钢屋架中使用了大量的结构梁、结构柱等,这种对接方式造成结合工艺复杂,同时产生严重的误差积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轻钢建筑存在的缺陷,特别是双向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在应用上尚有不足,而提出了一种设有加强措施的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所构成的轻钢构架,目的是为了加强轻钢构架结构力,使得轻钢构系统结构更加安全,适应性强,可灵活运用,从而更加实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br/>[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揭露一种轻钢架结构,包含一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及一梁和梁交叉互穿结构,所述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适用于一水平梁、一斜梁、一桁架梁上弦梁或一桁架梁下弦梁,所述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包含一柱及多个单侧梁,多个所述单侧梁设置在所述柱的外缘的平行两侧,其中多个所述单侧梁与所述柱在交叉处保持连续或不连续,设置在所述柱的外缘的平行两侧的多个所述单侧梁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腹板具有一开口,设置在所述柱的外缘的平行两侧的各所述单侧梁的上缘及下缘保持连续不断,所述梁和梁交叉互穿结构包含多个另一单侧梁,多个所述另一单侧梁设置在所述柱的外缘的平行两侧且垂直多个所述单侧梁,各所述另一单侧梁穿过所述开口,使各所述另一单侧梁与多个所述单侧梁的其中之一交叉互穿。
[000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轻钢架结构在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的基础下,设有梁和梁交叉互穿结构,以增加轻钢架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9]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轻钢架结构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零件示意图。
[0012]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的示意图。
[0013]图3B为第图3A所示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由2

2视角所示的示意图。
[0014]图3C为第图3A所示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由2

3视角所示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加强组合柱组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梁和梁交叉互穿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梁和檩交叉互穿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6B为本专利技术另实施例一梁和檩交叉互穿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紧束斜拉带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适用于灌浆墙体的排湿蒸发带的示意图。
[0021]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700、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
[0023]100、加强组合柱组;
[0024]200、梁和梁交叉互穿结构;
[0025]300、300'、梁和檩交叉互穿结构;
[0026]400、紧束斜拉带结构;
[0027]1、角钢;
[0028]2、L形型钢;
[0029]3、槽钢;
[0030]4、C形型钢;
[0031]5、U形型钢;
[0032]6、方形型钢;
[0033]7、Z形型钢;
[0034]8、平板形型钢;
[0035]9、钢筋;
[0036]10、钢网;
[0037]11、混凝土或轻质混凝土;
[0038]106、柱;
[0039]107、补强柱;
[0040]204、檩或桁条;
[0041]304、304a、304b、单侧梁;
[0042]403、403a、403b、403c、补强柱连接件;
[0043]501、梁柱连接件;
[0044]502、腹板连接件;
[0045]505、紧束带;
[0046]506、紧束扣件;
[0047]601、紧束斜拉带;
[0048]701、排湿蒸发带;
[0049]702、封板;
[0050]703、龙骨;
[0051]704、灌浆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轻钢架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零件示意图。所述轻钢架结构包含一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一加强组合柱组、一梁和梁交叉互穿结构、一梁和檩交叉互穿结构、一紧束斜拉带结构及一灌浆墙体排湿蒸发带,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2所示,包含一角钢1、一L形型钢2、一槽钢3、一C形型钢4、一U形型钢5(U形型钢或称开口方形型钢)、一方形型钢6、一Z形型钢7、一平板形型钢8、一钢筋9、一钢网10及一混凝土或轻质混凝土11。
[0053]请参阅图1、图2、图3A、图3B及图3C,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700的示意图,图3B为图3A所示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700在另一视角所示的示意图,图3C为图3A所示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700在另一视角所示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700适用于一水平梁、一斜梁、一桁架梁上弦梁及一桁架梁下弦梁且包含一柱106、多个单侧梁304及一梁柱连接件501。值得一提的是,本专利技术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700可仅包含柱106及多个单侧梁304的组合,或是本专利技术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700也可为包含柱106、多个单侧梁304及梁柱连接件501的组合。
[0054]以下以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700包含柱106、多个单侧梁304及梁柱连接件501的组合为例进行说明,单侧梁304分别与柱106及/或梁柱连接件501连接。举例来说,多个单侧梁304的其中两个可分别设置在柱106外缘的两侧,或是多个单侧梁304的其中两个可分别设置在梁柱连接件501外缘的两侧,其中梁柱连接件501外缘的另一侧用以连接柱106。在实际应用中,多个单侧梁304可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双侧梁构成且具有加强措施的轻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双侧梁构成且具有加强措施的轻钢架结构包含:一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适用于一水平梁、一斜梁、一桁架梁上弦梁或一桁架梁下弦梁,所述连续或不连续双侧梁组包含:一柱;及多个单侧梁,设置在所述柱的外缘的平行两侧,其中多个所述单侧梁与所述柱在交叉处保持连续或不连续,设置在所述柱的外缘的平行两侧的多个所述单侧梁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腹板具有一开口,设置在所述柱的外缘的平行两侧的各所述单侧梁的上缘及下缘保持连续不断;及一梁和梁交叉互穿结构,包含:多个另一单侧梁,设置在所述柱的外缘的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谢英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