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62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包括上轮缘以及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于轭式方向盘下轮缘的两端;每个所述连接件均包括有固定在下轮缘上的壳套,每个所述壳套均具有与下轮缘端面相配合的弯折部,所述上轮缘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件上的弯折部可拆卸连接,以实现上轮缘在下轮缘上的加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加装构件是应用于轭式方向盘上,并实现轭式方向盘和圆形方向盘之间的切换,以满足车主的使用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方向盘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汽车方向盘为圆形方向盘,因为汽车在行驶的过程当中发生了意外的话,人体会遭受到巨大的撞击力,在这种情况之下位于人体前方的方向盘,如果是菱形或者是三角形,是一种有棱角的形状的话,人与方向盘产生撞击的过程当中,人体可能就会被方向盘所伤害到,胸口甚至还会被方向盘的棱角刺穿,然而使用圆形方向盘就不会有这种危险。圆形方向盘在撞击向人体的过程当中,会将力量进行分散,在撞击的过程当中对人体的伤害也会变得最低。久而久之,圆形方向盘就成为了造车行业的共识。
[0003]除此之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巨头

特斯拉,在推出的量产车型中采用了全新的轭式方向盘(如图1所示),相比传统方向盘上的按键和拨片,轭式方向盘的转向灯、喇叭都通过触控来完成操作。轭式方向盘上的滚轮还可以进行激活中控屏幕换挡器,通过点击屏幕进行换挡,从而来进行换挡操作。相比传统的换挡把和旋钮式操作,这个设计非常超前。使用轭式方向盘的车辆只需要踩油门前进,不需要进行换挡操作。所谓的轭式方向盘,从整体看就是砍掉圆形方向盘的上半截,好处是不会遮挡仪表的视线。
[0004]但是,这种轭式方向盘对于习惯用传统圆形方向盘转弯的车主来说,在转弯时用轭式方向盘会特别变扭,不符合习惯,随之而来的是体验差的问题。另外,轭式方向盘也存在上文所说的安全性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研发一款针对轭式方向盘的加装构件,来实现轭式方向盘和圆形方向盘之间的切换,以满足车主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该加装构件是应用于轭式方向盘上,并实现轭式方向盘和圆形方向盘之间的切换,以满足车主的使用需求。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包括上轮缘以及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于轭式方向盘下轮缘的两端;
[0007]每个所述连接件均包括有固定在下轮缘上的壳套,每个所述壳套均具有与下轮缘端面相配合的弯折部,所述上轮缘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件上的弯折部可拆卸连接,以实现上轮缘在下轮缘上的加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套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以形成与下轮缘相配合的容腔。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件存在重量差,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对称设置于轭式方向盘下轮缘的两端,其中一个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配重件,用于改变方向盘的重量来调节方向盘的转动惯量。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用于特斯拉汽车的轭式方向盘上。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加装构件是应用于轭式方向盘上,并实现轭式方向盘和圆形方向盘之间的切换,以满足车主的使用需求。具体而言:通过在原车的轭式方向盘的下轮缘端面构建出一个弯折部,并通过连接件将这个弯折部的位置进行定位和固定,使得原车轭式方向盘存在加装拓展功能。再利用这个弯折部和上轮缘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实现上轮缘加装在下轮缘上,以形成一个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方向盘。
[0012]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将轭式方向盘转变成圆形方向盘,一方面更符合车主的驾驶习惯,使得转弯时不会变扭,以提高车主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安全性,以减轻发生车祸时带给驾驶者伤害。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轭式方向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7]图5是图2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申请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下轮缘;2、上轮缘;3、连接件;4、第一壳体;5、第二壳体;6、弯折部;7、卡块;8、卡槽;9、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本申请对轭式方向盘的特征命名,将沿用传统圆形方向盘命名规则。如图1所示,现有轭式方向盘包括:供驾驶者手部抓握的下轮缘1,以及连接下轮缘1的至少一个辐条。上述中,“下轮缘1”即为圆形方向盘上的轮缘砍掉上半截后的部分。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2

6所示,一种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包括上轮缘2以及两个连接件3,两个连接件3分别设置于轭式方向盘下轮缘1的两端;
[0024]每个连接件3均包括有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可拆卸连接并形成壳套,该壳套固定在下轮缘1上,第一壳体4具有与下轮缘1端面相配合的弯折部6。上轮缘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件3上的弯折部6可拆卸连接,以实现上轮缘2在下轮缘1上的加装。
[0025]在上述中,上轮缘2和下轮缘1围合有容腔,至少一个辐条位于该容腔内。
[0026]本申请的加装构件是应用于轭式方向盘上,并实现轭式方向盘和圆形方向盘之间的切换,以满足车主的使用需求。具体而言:通过在原车的轭式方向盘的下轮缘1端面构建出一个弯折部6,并通过连接件3将这个弯折部6的位置进行定位和固定,使得原车轭式方向盘存在加装拓展功能。再利用这个弯折部6和上轮缘2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实现上轮缘2加装在下轮缘1上,以形成一个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方向盘。
[0027]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将轭式方向盘转变成圆形方向盘,一方面更符合车主的驾驶习
惯,使得转弯时不会变扭,以提高车主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安全性,以减轻发生车祸时带给驾驶者伤害。
[0028]另外,需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方向盘加装构件,可用于特斯拉车型的轭式方向盘。让驾驶者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的同时,还能享受特斯拉轭式方向盘所带来的科技感。
[0029]进一步的,上轮缘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件3上的弯折部6可拆卸连接,该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为:卡接、插接、磁吸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等等。
[0030]凡是基于本专利技术构思的,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
[0031]另外,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具体提供如下卡接方案:
[0032]每个连接件3于弯折部6上设置有卡块7。上轮缘2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槽8,上轮缘2的两个卡槽8分别与两个连接件3上的卡块7配合卡接。
[0033]在选用卡接方案时,由于卡块7是会嵌入至上轮缘2端部的卡槽8中,即在安装完毕后车主是见不到卡块7的,从而实现隐藏式加装。上轮缘2在加装完毕后,车主在驾驶位看到的是一个外表看似一个整体的圆形方向盘。
[0034]此外,卡块7和卡槽8之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来实现上轮缘2在加装完毕后的防脱出。此外,亦可在卡槽8的内部设置一个铁磁性金属,而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轮缘(2)以及两个连接件(3),两个所述连接件(3)分别设置于轭式方向盘下轮缘(1)的两端;每个所述连接件(3)均包括有固定在下轮缘(1)上的壳套,每个所述壳套均具有与下轮缘(1)端面相配合的弯折部(6),所述上轮缘(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件(3)上的弯折部(6)可拆卸连接,以实现上轮缘(2)在下轮缘(1)上的加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套包括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所述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可拆卸连接以形成与下轮缘(1)相配合的容腔;所述弯折部(6)的一端与第一壳体(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件(3)于弯折部(6)上设置有卡块(7),所述上轮缘(2)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槽(8),所述上轮缘(2)的两个卡槽(8)分别与两个连接件(3)上的卡块(7)配合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轭式方向盘加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7)为燕尾块,所述卡槽(8)为可与燕尾块相配合的燕尾槽,所述上轮缘(2)背离驾驶者的一侧设置有可与燕尾槽相连通的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轭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鹤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毛豆丫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