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混凝土再生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59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绿色混凝土再生工艺,涉及混凝土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使用破碎机械破碎废弃的混凝土块;破碎后的碎石块放入筛分机中进行筛分;将筛分的碎石放入清水池中,并搅拌,将漂浮在水面的悬浮物过滤,将碎石捞出晾干至表面无明显水渍;将清洗得到的碎石依次放入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中浸泡;将浸泡过后的碎石放入混凝土增强剂内浸泡;对经混凝土增强剂浸泡过后的碎石进行研磨;对研磨过后的碎石进行烘干并分开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碎石在酸性溶液浸泡,再通过碱性溶液浸泡,能够使碎石的内部产生大量毛细孔,接着将碎石浸泡在混凝土增强剂内,混凝土增强剂渗入碎石的毛细孔内,能够提高碎石的强度,能够使碎石再使用。够使碎石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色混凝土再生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作方法
,具体涉及绿色混凝土再生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绿色混凝土主要分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环保型混凝土及机敏型混凝土等。
[0003]近年来,世界建筑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混凝土作为最大众的人造材料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及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引发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世界每年拆除的废旧混凝土、新建建筑产生的废弃混凝土以及混凝土工厂、预制构件厂排放的废旧混凝土的数量是巨大的。同时,预计今后废弃混凝土排放量将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对原有建筑物的拆除、改造与日俱增。废弃混凝土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将其运往郊外堆放或填埋,不仅要花费大量的运费,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要占有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并且简单地遗弃也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一方面解决了大量废弃混凝土处理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用建筑垃圾循环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可以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骨料的消耗,从而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从根本上解决了天然骨料的日益匮乏和大量砂石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0004]如公开(公告)号为“CN107759156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混凝土配方及制备方法及其混凝土再生工艺,包括以下组份:水泥、砂、碎石骨料、粉煤灰、粘结剂、矿物掺和料、混凝土添加剂、生石灰、滑石粉。锤击时,锤击产生的作用力作用在混凝土上时,由于成型的混凝土硬度较高,所以会在混凝土中产生一定的震荡作用力从而使成型的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松动,导致利用这种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而制备得到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发生明显下降。因此,在混凝土第一次制备时,就对其中的混凝土骨料进行处理,以便后期将已经成型的混凝土敲击成较小的混凝土以再次作为混凝土骨料使用。虽然上述工艺在混凝土第一次制备时,就对其中的混凝土骨料进行处理,但是现有大多数建筑上所使用的为常规混凝土,并且建筑的使用寿命通常为几十年,周期较长,等到对上述工艺所制成的混凝土进行再生时,需要若干年后,目前所面对的,是对现有建筑上的混凝土进行利用,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了一种针对现有混凝土的再生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绿色混凝土再生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绿色混凝土再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使用破碎机械破碎废弃的混凝土块,使混凝土块破碎成若干个碎石块,将其中的钢筋、大块木料和塑料剔除;
[0009]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破碎后的碎石块放入筛分机中进行筛分,分选出大于40mm、5mm~40mm、0.16mm~5mm和小于0.16mm四种粒径;
[0010]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粒径大于40mm的碎石放入破碎机械中破碎,并重复步骤二;
[0011]步骤四:将步骤二和三中筛分的碎石分别放入不同的清水池中,并搅拌,将漂浮在水面的悬浮物过滤,将碎石捞出晾干至表面无明显水渍;
[0012]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清洗得到的碎石放入呈酸性的池中浸泡6~12h后,捞出清洗碎石表面的酸性溶液,接着放入呈碱性的池中浸泡6~12h后,捞出清洗碎石表面的碱性溶液,最后通过高压水清洗碎石表面的灰尘与多余的溶液;
[0013]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经酸、碱性溶液浸泡过后的碎石放入混凝土增强剂内搅拌5~10min,然后浸泡6~12h;
[0014]步骤七:对步骤六中经混凝土增强剂浸泡过后的碎石进行研磨,得到5mm~25mm的干净碎石,0.16mm~5mm的碎石进一步研磨筛分得到研磨再生细骨料,小于0.16mm的碎石进行超细粉磨处理得到再生磨细掺和料;
[0015]步骤八:将步骤七中5mm~25mm的碎石与细沙混合在一起进行搅拌,将5mm~25mm碎石的尖角磨掉;
[0016]步骤九:对步骤七和八中研磨过后的碎石进行烘干并分开收集。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一和三中,破碎机械为锤式破碎机。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在对碎石浸泡之前对碎石进行磁选,将碎石内部掺杂的铁屑等金属类杂物分离。
[0019]优选的,对磁选后的碎石进行风选,将细小的木料与塑料分离。
[0020]优选的,对破碎、磁选和风选后的碎石进行热处理。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在对碎石进行清洗后,将清水池中的水排出,得到泥浆,对泥浆进行烘干,接着配料制成生料料饼,最后煅烧制成再生水泥。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酸性溶液为氢氟酸,碱性溶液为硅酸钠溶液。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对碎石表面清洗出的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进行收集,并再次加工回收利用。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混凝土增强剂为石墨烯混凝土增强剂。
[0025]有益效果:
[0026]1、废弃混凝土在破碎后,产生的碎石在用作骨料时,其结构强度会发生大幅度的降低,破碎产生的作用力作用在混凝土上,由于成型的混凝土硬度较高,所以会在混凝土中产生一定的震荡作用力从而使成型的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松动,导致利用这种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而制备得到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发生明显下降,为此,本专利技术在对破碎后的碎石进行处理时,首先通过酸性溶液浸泡,再通过碱性溶液浸泡,能够轻微的腐蚀碎石,使碎石的内部产生大量毛细孔,接着将碎石浸泡在混凝土增强剂内,部分混凝土增强剂渗入碎石的毛细孔内,混凝土增强剂反应生成的不溶物坚密,能够提高碎石的强度,能够使碎石再使用;
[0027]2、使用废弃的混凝土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0028]3、通过将碎石中的钢筋、大块木料和塑料剔除,并通过清水池浸泡、磁选与风选,能够将碎石中的杂质清除,保证再生混凝土的纯净度,保证再生混凝土的强度;
[0029]4、将制备再生混凝土骨料时产生的泥浆与废气混凝土二次利用,制作再生水泥,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0030]5、对碎石表面清洗出的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进行收集,并再次加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0031]6、石墨烯混凝土增强剂在使用时,施工时间短,使用简单,不需中断生产,与其它液体硬化剂相比,反应更迅速、更完全,强度增长更快、更高,适用范围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3]实施例一:
[0034]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绿色混凝土再生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使用破碎机械破碎废弃的混凝土块,使混凝土块破碎成若干个碎石块,尽量使碎石块的粒径小于50mm,将其中的钢筋、大块木料和塑料剔除;将破碎后的碎石块放入筛分机中进行筛分,分选出大于40mm、5mm~40mm、0.16mm~5mm和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绿色混凝土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破碎机械破碎废弃的混凝土块,使混凝土块破碎成若干个碎石块,将其中的钢筋、大块木料和塑料剔除;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破碎后的碎石块放入筛分机中进行筛分,分选出大于40mm、5mm~40mm、0.16mm~5mm和小于0.16mm四种粒径;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粒径大于40mm的碎石放入破碎机械中破碎,并重复步骤二;步骤四:将步骤二和步骤三中筛分的碎石分别放入不同的清水池中,并搅拌,将漂浮在水面的悬浮物过滤,将碎石捞出晾干至表面无明显水渍;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清洗得到的碎石放入呈酸性的池中浸泡6~12h后,捞出清洗碎石表面的酸性溶液,接着放入呈碱性的池中浸泡6~12h后,捞出清洗碎石表面的碱性溶液,最后通过高压水清洗碎石表面的灰尘与多余的溶液;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经酸、碱性溶液浸泡过后的碎石放入混凝土增强剂内搅拌5~10min,然后浸泡6~12h;步骤七:对步骤六中经混凝土增强剂浸泡过后的碎石进行研磨,得到5mm~25mm的干净碎石,0.16mm~5mm的碎石进一步研磨筛分得到研磨再生细骨料,小于0.16mm的碎石进行超细粉磨处理得到再生磨细掺和料;步骤八:将步骤七中5mm~25mm的碎石与细沙混合在一起进行搅拌,将5mm~25mm碎石的尖角磨掉;步骤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中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