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49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1
本申请公开了板壳式换热器,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设置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换热芯体,换热芯体具有换热腔;换热芯体包括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换热单元沿着第二方向设置有贯穿第三表面与换热腔的第一通道;换热单元包括第一检测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穿过第一通道用于检测换热腔内的压力或者流体流速;换热单元包括第二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换热腔内流体的温度。本申请的板壳式换热器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机构以及第二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板壳式换热器的流动换热情况,解决了板壳式换热器实验测量装置不能对不同板片间的流量分布以及单对板片间的流动换热进行实验研究的缺陷。及单对板片间的流动换热进行实验研究的缺陷。及单对板片间的流动换热进行实验研究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壳式换热器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石化等领域中,板壳式换热器常作为冷凝器和蒸发器引入过程工艺系统中,如常减压塔顶冷凝器,海洋平台上脱丁烷塔冷凝器等。对于板壳式换热器,流量分布不均匀是造成换热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现有的板壳式换热器实验测量装置不能同时对板壳式换热器内部的不同板片间的流量分布以及单对板片间的流动换热进行实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壳式换热器,通过在板壳式换热器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用于解决了现有的板壳式换热器实验测量装置无法研究板壳式换热器内部的不同板片间的流量分布以及单对板片间的流动换热情况的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的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具有换热腔;
[0005]所述换热芯体包括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流体进口以及流体出口;
[0006]所述换热单元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离设置,所述第三表面沿着第一方向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的边沿;所述换热单元沿着第二方向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换热腔的第一通道;
[0007]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穿过所述第一通道用于检测所述换热腔内的压力或者流体流速;
[0008]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换热腔内流体的温度。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换热腔的第二通道。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换热腔的第三通道。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换热腔的第四通道。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芯体至少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换热单元,所述第一通道分别贯穿相邻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三表面与所述换热腔连通。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分别贯穿相邻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三表面与所述换热腔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流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流体出口连通。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穿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流体进口连通。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穿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流体出口连通。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以及固定所述第一板片与所述第二板片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板片以及所述第二板片之间形成了所述换热腔。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板片相接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密封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板片相接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密封部。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板片以及所述第二板片相接的边缘处设置有台阶。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片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凸起的第一波纹结构。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片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凸起的第二波纹结构;和/或,
[0022]所述第一凸起以及所述第二凸起的凸起方向相反。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片在远离所述换热腔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片在远离所述换热腔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加热机构。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机构环绕所述第一波纹结构设置。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环绕所述第二波纹结构设置。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了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流体流速,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流体压力。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板片靠近所述换热腔一侧面;
[0029]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板片靠近所述换热腔一侧面。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进口管嘴、出口管嘴以及第一观察窗;
[0031]所述进口管嘴与所述流体进口连通;所述出口管嘴与所述流体出口连通。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口管嘴或所述出口管嘴处设置有第三检测机构。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第二观察窗。
[003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设置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换热芯体以及换热腔;换热芯体包括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包括流体进口以及流体出口;换热单元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背离设置,第三表面沿着第一方向连接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的边沿;换热单元沿着第二方向设置有贯穿第三表面与换热腔的第一通道;换热单元包括第一检测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穿过第一通道用于检测换热腔内的压力或者流体流速;换热单元包括第二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换热腔内流体的温度。本申请的板壳式换热器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机构以及第二检测机构用于监测板壳式换热器的流动换热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板壳式换热器实验测量装置不能同时对板壳式换热器内部的不同板片间的流量分布以及单对板片间的流动换热进行实验研究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在板壳式换热器上设置有通道结构,可以实现上述检测机构的布置。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板壳式换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热单元的剖面图;
[003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热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板壳式换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热单元不包括第二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热单元的一种结构;
[0042]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换热单元的结构;
[0043]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热单元的剖面结构;
[0044]图中,1

第一盖板,101

进口管嘴,102

出口管嘴,103

第一观察窗,104

第二连接孔,2

第二盖板,201

第二观察窗,202

第三连接孔,3

换热芯体,300

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1)和所述第二盖板(2)之间的换热芯体(3),所述换热芯体(3)具有换热腔(300);所述换热芯体(3)包括换热单元(30),所述换热单元(30)包括流体进口(301)以及流体出口(302);所述换热单元(30)具有第一表面(310)、第二表面(320)以及第三表面(330);所述第一表面(310)与所述第二表面(320)相背离设置,所述第三表面(330)沿着第一方向(X)连接所述第一表面(310)以及所述第二表面(320)的边沿;所述换热单元(30)沿着第二方向(Y)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表面(330)与所述换热腔(300)的第一通道(303);所述换热单元(30)包括第一检测机构(304),所述第一检测机构(304)穿过所述第一通道(303)用于检测所述换热腔(300)内的压力或者流体流速;所述换热单元(30)包括第二检测机构(305),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05)用于检测所述换热腔(300)内流体的温度;和/或,所述换热单元(30)沿着所述第二方向(Y)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表面(330)与所述换热腔(300)的第二通道(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30)沿着所述第二方向(Y)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表面(330)与所述换热腔(300)的第三通道(307);和/或,所述换热单元(30)沿着所述第二方向(Y)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表面(330)与所述换热腔(300)的第四通道(308);或所述换热芯体(3)至少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换热单元(30),所述第一通道(303)分别贯穿相邻所述换热单元(30)的第三表面(330)与所述换热腔(300)连通;和/或,所述第二通道(306)分别贯穿相邻所述换热单元(30)的第三表面(330)与所述换热腔(30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303)和所述第三通道(307)与所述流体进口(301)连通;所述第二通道(306)和所述第四通道(308)与所述流体出口(302)连通;和/或,所述第一检测机构(304)穿过所述第一通道(303)与所述流体进口(301)连通;和/或,所述第一检测机构(304)穿过所述第二通道(306)与所述流体出口(30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琦迟浩淼陈锦华仇晨龙徐伟张欣旸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