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及工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14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推拉门无法在车身外或车身内同时控制主锁与辅锁的技术问题,它包括内开组件、外开组件以及第二摇臂,第二摇臂同时与内开组件、外开组件传动连接,通过内开组件或外开组件驱动第二摇臂即可同步解锁主锁和辅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推拉门及前述的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主、辅锁解锁的便利性。辅锁解锁的便利性。辅锁解锁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及工程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及工程车辆,属于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操作室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设有保持推拉门关闭的主锁,并通过简单的重力限位的方式保持推拉门打开,比如在推拉门滑轨上设置凸起使推拉门上的特定结构经过凸起后无法回位;此类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开门时需耗费额外的人力使用起来相当不便;另一类推拉门除了设有主锁外还针对保持推拉门打开设置了一套辅锁,但使用中由于开关较多容易失误造成使用不便捷。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及工程车辆,其外开开关与内开开关能同时控制主锁和辅锁,提高了使用功能性与便捷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一种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包括主锁、辅锁、外开组件和内开组件,推拉门关闭时,主锁保持锁合,而推拉门打开时,辅锁保持锁合;还包括第二摇臂32,通过传动连接解锁主锁和辅锁;所述外开组件包括外开开关13和第一摇臂31,第一摇臂31与外开开关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摇臂32与第一摇臂31传动连接,外开开关13通过传动连接控制第一摇臂31而控制第二摇臂32;所述外开开关13执行解锁动作,使所述第一摇臂31动作,第一摇臂31带动所述第二摇臂32同步动作解锁所述主锁和辅锁;所述内开组件包括内开开关21和第三摇臂33,第三摇臂33与内开开关21传动连接,第三摇臂33与所述第二摇臂32传动连接,内开开关21通过传动连接控制第三摇臂33而控制第二摇臂32;所述内开开关21按照第一预定方式执行解锁动作,使第三摇臂33对应第一预定方式动作,第三摇臂33带动第二摇臂32同步动作解锁所述主锁和辅锁;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可做到使用内开开关21或外开开关13同时解锁主锁和辅锁。
[0006]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一种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还包括第四摇臂34,与所述第三摇臂33传动连接,所述第四摇臂34通过与所述辅锁传动连接控制辅锁,所述内开开关21通过传动连接控制第三摇臂33而控制第四摇臂34;所述内开开关21按照第二预定方式执行解锁动作,使所述第三摇臂33对应第二预定方式动作,第三摇臂33带动所述第四摇臂34同步动作解锁辅锁,实现内开开关21单独解
锁辅锁。
[0007]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一种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还包括锁芯以及与锁芯传动连接的第五摇臂35,第五摇臂35与所述第一摇臂31传动连接并可限位第一摇臂31;当所述锁芯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五摇臂35保持对所述第一摇臂31限位,第一摇臂31无法对所述第二摇臂32传动,进而第一摇臂31无法通过传动连接对所述主锁与辅锁解锁;当所述锁芯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五摇臂35解除对所述第一摇臂31限位,第一摇臂31与所述第二摇臂32传动连接,进而第一摇臂31可通过传动连接对所述主锁与辅锁解锁;所述外开开关13通过传动连接控制所述第一摇臂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使用锁芯禁止或允许外开开关13的解锁动作。
[0008]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一种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还包括电机37、与电机3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第六摇臂36以及与第六摇臂36传动连接的第五摇臂35,第五摇臂35与所述第一摇臂31传动连接并可限位第一摇臂31,既电机37通过传动连接控制第一摇臂31;所述电机37与远程控制端信号连接,可执行远程控制端信号的操作;当响应所述远程控制端信号的锁止操作时,所述电机37通过输出轴使所述第六摇臂36向第一方向动作,第六摇臂36带动所述第五摇臂35,第五摇臂35对所述第一摇臂31限位,第一摇臂31无法所述第二摇臂32传动,进而第一摇臂31无法通过传动连接对所述主锁与辅锁解锁;当响应所述远程控制端信号的解锁操作时,所述电机37通过输出轴使所述第六摇臂36向第二方向动作,第六摇臂36带动所述第五摇臂35,第五摇臂35解除对所述第一摇臂31限位,第一摇臂31与所述第二摇臂32传动连接,进而第一摇臂31可通过传动连接对所述主锁与辅锁解锁;所述外开开关13通过传动连接控制所述第一摇臂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远程控制端信号禁止或允许外开开关13的解锁动作。
[0009]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辅锁的传动连接依靠的包括:第一拉线71、第二拉线72和第三拉线73;所述辅锁依次通过所述第三拉线73和所述第一拉线71与所述第四摇臂34传动连接,辅锁还依次通过第三拉线73和所述第二拉线72与所述第二摇臂32传动连接;所述第四摇臂34和第二摇臂32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辅锁传动连接解锁辅锁。
[0010]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一种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还包括分线盒,包括外壳61、可在外壳61内来回运动的活塞块62,所述第一拉线71、第二拉线72和第三拉线73均连接于所述活塞块62上,第一拉线71和第二拉线72位于外壳61的同一端;当所述第一拉线71或第二拉线72拉动所述活塞块62往所述外壳61的一端运动时,活塞块62拉动所述第三拉线73同步运动,,从而实现第一拉线71或第二拉线72拉动第三拉线73。
[0011]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外壳61内还设有推动所述第三拉线73复位的弹性复位件当所述第一拉线71或第二拉线72停止拉动所述活塞块62时,所述弹性复位件拉动
第三拉线73使第三拉线73和活塞块62恢复到被拉动前的位置。
[0012]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外开组件还包括第五拉线75,所述第一摇臂31通过第五拉线75与所述外开开关13传动连接,实现外开开关13对第一摇臂31动作的控制。
[0013]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内开组件还包括第二拉杆77和连杆22;所述第二拉杆7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摇臂33和所述连杆22铰接,所述连杆22与所述内开开关21传动连接,内开开关21通过第二拉杆77和连杆22的传动连接实现控制第三摇臂33的动作。
[0014]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锁芯通过第一拉杆76与所述第五摇臂35传动连接实现对第五摇臂35动作的控制。
[0015]第二方面,一种工程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包括外开组件和内开组件以及第二摇臂,第二摇臂分别与外开组件、内开组件传动连接,第二摇臂与主锁合辅锁传动连接,通过外开组件、内开组件中的任一个组件均能够实现主锁与辅锁的同步解锁,极大地提高了主、辅锁的解锁便利性,且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可以仅配置一个外开开关和一个内开开关,缩减了操作把手的数量,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能够减少误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包括主锁、辅锁、内开组件和外开组件,所述推拉门关闭时,所述主锁保持锁合;所述推拉门打开时,所述辅锁保持锁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摇臂(32),所述主锁和所述辅锁分别与所述第二摇臂(32)传动连接;所述外开组件包括外开开关(13)和第一摇臂(31),所述第一摇臂(31)与所述外开开关(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摇臂(32)与所述第一摇臂(31)传动连接;所述外开开关(13)执行解锁动作时,所述第一摇臂(31)动作,并能够带动第二摇臂(32)同步动作,从而使所述主锁和所述辅锁解锁;所述内开组件包括内开开关(21)和第三摇臂(33),所述第三摇臂(33)与所述内开开关(21)传动连接,所述第三摇臂(33)与所述第二摇臂(32)传动连接;所述内开开关(21)按照第一预定方式执行解锁动作时,所述第三摇臂(33)动作,并能够带动第二摇臂(32)同步动作,从而使所述主锁和所述辅锁解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摇臂(34),所述第四摇臂(34)与所述辅锁传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三摇臂(33)传动连接;所述内开开关(21)按照第二预定方式执行解锁动作时,所述第三摇臂(33)动作,并能够带动第四摇臂(34)同步动作,从而使所述辅锁解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芯和与所述锁芯传动连接的第五摇臂(35),当所述锁芯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五摇臂(35)用于对所述第一摇臂(31)限位,以阻止所述第一摇臂(31)动作;当所述锁芯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五摇臂(35)解除对所述第一摇臂(31)的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门内外开门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37)、与电机(3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第六摇臂(36)以及与所述第六摇臂(36)传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闯许铁巧郑洪权陈宝雷訾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