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继电器的测试电路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897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0:42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体继电器的测试电路及系统,测试电路包括高压发生器、整流模块、峰值检测模块、被测器件、漏电检测模块、比较模块以及保护模块;高压发生器与整流模块耦接,整流模块与峰值检测模块以及被测器件耦接;被测器件与漏电检测模块耦接,漏电检测模块与比较模块耦接,比较模块与保护模块耦接;保护模块还与高压发生器耦接。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测试电路及系统,解决在固体继电器的参数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接线或切换测试条件,使得测试过程容易出错,并且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继电器的测试电路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器件检测的
,特别是一种固体继电器的测试电路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固体继电器又称为固态继电器(Solid State Relay,SSR),是由微电子电路、分立电子器件以及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组成的。用隔离器件实现了控制端与负载端的隔离。固体继电器的输入端用微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作为电子器件,在出厂的时候,需要对固体继电器进行各种产品参数进行检验,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0003]当前,市面上对继电器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时,通常采用多种不同的仪器来对固体继电器的各种参数进行检测。例如,采用图示仪对固体继电器进行峰值电压耐压测试,采用耐压测试仪对固体继电器进行交流耐压测试,采用绝缘电阻表对固体继电器进行绝缘电阻检测。在上述各种参数的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接线或切换测试条件,这使得整个测试过程容易出错,并且效率低下。
[0004]目前,亟需一种固体继电器测试电路及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体继电器测试电路及系统,用于解决在固体继电器的参数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接线或切换测试条件,使得测试过程容易出错,并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6]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固体继电器测试电路,电路包括高压发生器、整流模块、峰值检测模块、被测器件、漏电检测模块、比较模块以及保护模块;高压发生器与整流模块耦接,整流模块与峰值检测模块以及被测器件耦接;被测器件与漏电检测模块耦接,漏电检测模块与比较模块耦接,比较模块与保护模块耦接;保护模块还与高压发生器耦接。
[0007]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电路,实现了固体继电器检测过程的自动进行,避免了因为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8]可选的,漏电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取样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负极与被测器件耦接,输入端正极接地,输出端同时与第一电阻器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以及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耦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供电端正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供电端负极;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正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耦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负极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负极耦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比较模块耦接;取样电阻并联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
[0009]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漏电检测模块,对漏电流进行采样,通过IVC转换电路将漏电流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0010]可选的,比较模块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
变阻器、第一电容以及锁存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正极与漏电检测模块耦接,输入端负极与第三电阻器的一端耦接,第三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变阻器的一端与供电端耦接,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负极耦接;第二电阻器的一端与供电端耦接,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第二电阻器还与第一电容并联;第四电阻器的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另一端与锁存器的CLR端口耦接;锁存器的CLK端口用于接收复位信号,锁存器的输出端与保护模块耦接。
[0011]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比较模块,对输出比较模块中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进而控制锁存器的关断,并且通过锁存器的关断来实现对保护模块的动作控制。
[0012]可选的,保护模块包括: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第一二极管、场效应管以及继电器;第七电阻器的一端与比较模块耦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的基极耦接;场效应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继电器的一端耦接;继电器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器的一端耦接,第六电阻器的另一端接供电端;继电器的控制开关的两端与高压发生器耦接,控制开关用于控制高压发生器的关断。第一二级管的负极与场效应管的集电极耦接,正极与第五电阻器的一端耦接;第五电阻器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器的一端耦接。
[0013]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保护模块,在保护模块结合比较模块的作用下,当比较模块判断电压信号过大时,即测试回路中漏电流大于设定值时,保护模块动作,使得高压发生器断开,避免在固体继电器的测试过程中,由于漏电流过大,高电压持续施加在被测器件上,而造成被测器件的进一步损坏。
[0014]可选的,第一运算放大器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为低失真运算放大器,低失真运算放大器的漏电流与被测器件的漏电流比值小于预设占比。
[0015]通过采用上述运算放大器,实现了在固体继电器测试过程中,因为测试回路中漏电电流较小,选用漏电流较小的运算放大器,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
[0016]可选的,第三运算放大器为高速比较放大器,高速运算放大器的响应时间小于预定时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比较放大器,在固体继电器的测试过程中,提高保护模块的响应时间,防止电流的快速增大对被测器件造成伤害。
[0018]可选的,整流模块包括:第二二级管以及第八电阻器;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高压发生器耦接,负极与第八电阻器R8一端耦接;第八电阻器的另一端与被测器件耦接。
[0019]可选的,峰值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整流单元发出的峰值电压,并对峰值电压进行检测;峰值检测模块还用于将峰值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便于直流电压表对峰值电压进行展示。
[0020]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固体继电器测试系统,系统包括上述中任一电路、控制器、继电器切换模块以及输出接口;控制器与任一电路耦接,还与继电器切换模块耦接;继电器切换模块与输出接口耦接。
[0021]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固体继电器测试系统,通过可拓展的多路输出接口,实现多路固体继电器测试过程中的自动切换。
[0022]可选的,继电器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切换单元、以及第二切换单元,输出接口包括第一输出接口以及第二输出接口;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一输出接口耦接;第二切换单元与第二输出接口耦接。
[0023]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固体继电器检测过程的自动进行,避免了因为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测试速度。能够在被测器件的测试结果出现不合格时,测试电路触发保护,及时切断高压输出,防止对被测器件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此外,本申请还能够实现对多路固体继电器进行测试时的自动切换,避免人为进行接线等操作而造成的故障。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继电器测试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继电器测试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固体继电器测试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继电器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测试电路;2、控制器;3、继电器切换模块;4、输出接口;11、高压发生器;12、整流模块;13、被测器件;14、漏电检测模块;15、比较模块;16、保护模块;17、峰值检测模块;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继电器的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高压发生器(11)、整流模块(12)、被测器件(13)、漏电检测模块(14)、比较模块(15)以及保护模块(16)以及峰值检测模块(17);所述高压发生器(11)与所述整流模块(12)耦接,所述整流模块(12)与所述峰值检测模块(17)以及所述被测器件(13)耦接;所述被测器件(13)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14)耦接,所述漏电检测模块(14)与所述比较模块(15)耦接,所述比较模块(15)与所述保护模块(16)耦接;所述保护模块(16)还与所述高压发生器(11)耦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14)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取样电阻(Rs);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入端负极与所述被测器件耦接,输入端正极接地,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以及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供电端正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供电端负极;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入端正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耦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入端负极与所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入端负极耦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模块(15)耦接;所述取样电阻(Rs)并联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15)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U3)、第二电阻器(R2)、第三电阻器(R3)、第四电阻器(R4)、变阻器(Rp)、第一电容(C1)以及锁存器(SQ);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U3)的输入端正极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14)耦接,输入端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耦接,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变阻器(Rp)的一端与供电端耦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U3)的输入端负极耦接;所述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与供电端耦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电阻器(R2)还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四电阻器(R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耦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存器(SQ)的CLR端口耦接;所述锁存器(SQ)的CLK端口用于接收复位信号,所述锁存器(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张昭李光雄王守丰陈昭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