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891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包含循环水箱、循环水泵、第一流量控制阀、换热器、第二流量控制阀、堆肥反应器、堆肥反应床和太阳能供热系统,循环水箱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一端连接,循环水泵另一端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的一端连接,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另一端与换热器的第一回路的一端连接,换热器的第一回路的另一端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的一端连接,第二流量控制阀另的一端与堆肥反应床的进水口连接,堆肥反应床的出水口与循环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堆肥反应床设置在堆肥反应器的内部,太阳能供热系统与换热器的第二回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运行成本低,操作运行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资源化系统,特别是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属于固废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依据来源不同,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市政污水厂剩余污泥、农林类固体废物等,均具有有机质含量高、易腐烂等特性。采用好氧堆肥技术可以使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好氧堆肥技术的特性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生物质中的有机质降解,最终产物是具有一定土壤肥力的腐殖质。其在生物质处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将厨余垃圾或剩余污泥与农林废弃物(秸秆、木屑)混合,后在保持良好通风的条件下反应,最终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目的。堆肥产物可以作为园林绿化、土壤修复等添加剂用。但是,传统的好氧堆肥能耗高、反应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降低能耗。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循环水箱、循环水泵、第一流量控制阀、换热器、第二流量控制阀、堆肥反应器、堆肥反应床和太阳能供热系统,循环水箱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一端连接,循环水泵另一端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的一端连接,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另一端与换热器的第一回路的一端连接,换热器的第一回路的另一端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的一端连接,第二流量控制阀的另一端与堆肥反应床的进水口连接,堆肥反应床的出水口与循环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堆肥反应床设置在堆肥反应器的内部,太阳能供热系统与换热器的第二回路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堆肥反应床为水平设置的床体,堆肥反应床内设置有循环水管路并且循环水管路在堆肥反应床内呈S型分布。
[0007]进一步地,所述堆肥反应床上的堆肥物料的填充率为70%。
[0008]进一步地,所述堆肥反应床的温度为55℃,堆肥物料在堆肥反应床上停留10天。
[0009]进一步地,所述堆肥反应器的臭气出口与引风机一端连接,引风机另一端与生物滤池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供热系统包含太阳能加热器组、储热罐、换热循环泵和第三流量控制阀,太阳能换热器组的出口与储热罐的进口连接,储热罐的出口与换热循环泵的一端连接,换热循环泵的另一端与第三流量控制阀的一端连接,第三流量控制阀的另一端与换热器的第二回路的一端连接,换热器的第二回路的另一端与太阳能加热器组的进口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加热器组由若干个太阳能加热器串联构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加热器包含真空集热管和槽式反光镜,槽式反光镜为长条形的槽体结构并其槽式反光镜的截面为圆弧形,真空集热管沿着槽式反光镜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槽式反光镜的内侧并且真空集热管位于槽式反光镜的圆弧形截面的焦点处。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4]1、本技术将太阳能收集后通过导热介质将给水转化为高温蒸汽,以高温蒸汽换热的形式加热好氧堆肥物料,减少了好氧堆肥在发酵启动和运行过程时内耗的能量,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
[0015]2、本技术同时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两种新能源,使生物质通过好氧堆肥过程稳定处理,生产运行成本低,操作运行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详细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技术目的而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可以替换,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包含循环水箱1、循环水泵2、第一流量控制阀3、换热器4、第二流量控制阀7、堆肥反应器5、堆肥反应床6和太阳能供热系统。循环水箱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泵2一端连接,循环水泵2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流量控制阀3的一端连接,第一流量控制阀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换热器4的第一回路的一端连接,换热器4的第一回路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流量控制阀7的一端连接,第二流量控制阀7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堆肥反应床6的进水口连接,堆肥反应床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1的进水口连接,堆肥反应床6设置在堆肥反应器5的内部,太阳能供热系统与换热器4的第二回路连接。
[0019]在本实施例中,堆肥反应床6为水平设置的床体,堆肥反应床6内设置有循环水管路并且循环水管路在堆肥反应床6内呈S型分布,保证对堆肥物料功能的均匀性。堆肥反应器5为密封容腔,堆肥反应器5的两侧侧面上开有供堆肥反应床6的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穿过的通孔,堆肥反应器5的上侧开有臭气出口。
[0020]堆肥反应床6上的堆肥物料的填充率为70%。堆肥反应床6的温度为55℃,堆肥物料在堆肥反应床6上停留10天。堆肥反应器5的臭气出口与引风机8一端连接,引风机8另一端与生物滤池9连接。堆肥反应器5内产生的臭气经过引风机8抽出并送入到生物滤池9内进行吸收处理。
[0021]太阳能供热系统包含太阳能加热器组、储热罐12、换热循环泵13和第三流量控制阀14,太阳能换热器组的出口与储热罐12的进口连接,储热罐12的出口与换热循环泵13的一端连接,换热循环泵13的另一端与第三流量控制阀14的一端连接,第三流量控制阀14的另一端与换热器4的第二回路的一端连接,换热器4的第二回路的另一端与太阳能加热器组
的进口连接。
[0022]其中,太阳能加热器组由若干个太阳能加热器串联构成。每一个太阳能加热器包含真空集热管10和槽式反光镜11,槽式反光镜11为长条形的槽体结构并其槽式反光镜11的截面为圆弧形,真空集热管10沿着槽式反光镜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槽式反光镜11的内侧并且真空集热管10位于槽式反光镜11的圆弧形截面的焦点处。
[0023]本技术的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循环水箱1中的循环水通过循环水泵2流出,通过第一流量控制阀3流向换热器4,加热后的水流向第二流量控制阀7,被加热的水流经堆肥反应器5中的堆肥反应床6进行生物质的好氧堆肥处理,堆肥反应器5中的温度为55℃,停留时间在10天,堆肥物料在堆肥反应床6中的填充率为70%,经堆肥反应器5的水温降低后回流至循环水箱1继续用于堆肥反应器5的换热保温。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通过引风机8进入生物滤池9吸收处理。系统中槽式反光镜11为弧面结构并围绕在真空集热管10外部,真空集热管10加热沸腾的水和水蒸气进入到储热罐12内,储热罐12的输出管通过换热循环泵13与第三流量控制阀14和换热器4的第二回路的输入口连接,换热器4的水通过输出管与真空集热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循环水箱、循环水泵、第一流量控制阀、换热器、第二流量控制阀、堆肥反应器、堆肥反应床和太阳能供热系统,循环水箱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一端连接,循环水泵另一端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的一端连接,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另一端与换热器的第一回路的一端连接,换热器的第一回路的另一端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的一端连接,第二流量控制阀另的一端与堆肥反应床的进水口连接,堆肥反应床的出水口与循环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堆肥反应床设置在堆肥反应器的内部,太阳能供热系统与换热器的第二回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反应床为水平设置的床体,堆肥反应床内设置有循环水管路并且循环水管路在堆肥反应床内呈S型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反应床上的堆肥物料的填充率为7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生物质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反应床的温度为55℃,堆肥物料在堆肥反应床上停留10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德标李天水韩丹李军蒋丹韩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