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74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其可以包括中心板簧、分别设置在中心板簧的两个相对侧处的侧板簧、以及均包括中心支架和侧支架的支架模块,该中心支架被构造成容纳中心板簧的端部,该侧支架连接到中心支架并且被构造成容纳侧板簧的端部。根据本公开,用于支撑中心板簧的端部的中心支架和用于支撑侧板簧的端部的侧支架可以减少对中心板簧和侧板簧的损坏。簧和侧板簧的损坏。簧和侧板簧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


[0001]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弹簧部的耐久性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是指这样的装置,其通过使用弹簧的功能来支撑车身,减轻车轮的竖直振动以改进乘坐质量,并且防止由冲击引起的对行李的损坏。
[0003]板簧主要用作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弹簧,并且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板簧通过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架连接。在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栓连接等将板簧组装到支架。因为由不同类型的材料制成的板簧和支架通过螺栓连接而连接,所以存在弹簧的材料被损坏的问题,并且弹簧的孔部分易受耐久性的影响。因此,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0004]本公开的
技术介绍
在韩国专利No.10

1526709(于2015年6月1日登记,并且名称为“Suspension System for Commercial Vehicle(用于商用车辆的悬架系统)”)中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各种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其能够提高弹簧部的耐久性。
[00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包括:中心板簧;侧板簧,所述侧板簧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板簧的两个相对侧处;以及支架模块,每个支架模块包括中心支架和侧支架,所述中心支架被构造成容纳所述中心板簧的端部,所述侧支架连接到所述中心支架并且被构造成容纳所述侧板簧的端部。
[0007]在本公开中,所述中心支架可以包括:中心支架主体,所述中心支架主体连接到所述侧支架;中心容纳部,所述中心容纳部设置在所述中心支架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容纳所述中心板簧,所述中心容纳部具有第一侧,所述第一侧被打开使得所述中心板簧被插入到所述中心容纳部中;中心垫片,所述中心垫片容纳在所述中心容纳部中并且被构造成邻接所述中心板簧;以及中心盖,所述中心盖联接到所述中心容纳部以封闭所述中心容纳部的所述第一侧。
[0008]在本公开中,所述中心支架还可以包括中心垫片紧固部,所述中心垫片紧固部被构造成穿透所述中心容纳部并且被紧固到所述中心垫片,使得所述中心垫片按压所述中心板簧。
[0009]在本公开中,所述中心容纳部可以包括:中心上板;中心下板,所述中心下板设置成与所述中心上板间隔开;以及中心连接板,所述中心连接板被构造成连接所述中心上板和所述中心下板,并且所述中心垫片可以设置在所述中心下板上。
[0010]在本公开中,所述中心垫片的上表面与所述中心上板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隔可以在所述中心容纳部的入口处比在所述中心容纳部的内侧处更小。
[0011]在本公开中,所述中心板簧的与所述中心容纳部的所述内侧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
度可以大于所述中心板簧的与所述中心容纳部的所述入口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度。
[0012]在本公开中,所述中心垫片的与所述中心容纳部的所述入口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度可以大于所述中心垫片的与所述中心容纳部的所述内侧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度。
[0013]在本公开中,所述中心支架还可以包括中心止动件,所述中心止动件形成在所述中心连接板上并且被构造成防止所述中心板簧朝向所述中心容纳部的内侧移动。
[0014]在本公开中,所述中心止动件可以包括:中心突起,所述中心突起从所述中心连接板朝向所述中心板簧突出;以及中心凹槽,所述中心凹槽分别形成在所述中心上板与所述中心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分和所述中心下板与所述中心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分中。
[0015]在本公开中,所述侧支架可以包括:侧支架主体,所述侧支架主体连接到所述中心支架;侧容纳部,所述侧容纳部设置在所述侧支架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容纳所述侧板簧,所述侧容纳部具有第一侧,所述第一侧被打开使得所述侧板簧被插入到所述侧容纳部中;侧垫片,所述侧垫片容纳在所述侧容纳部中并且被构造成邻接所述侧板簧;以及侧盖,所述侧盖联接到所述侧容纳部,以封闭所述侧容纳部的所述第一侧。
[0016]在本公开中,所述侧支架还可以包括侧垫片紧固部,所述侧垫片紧固部被构造成穿透所述侧容纳部并且被紧固到所述侧垫片,使得所述侧垫片按压所述侧板簧。
[0017]在本公开中,所述侧容纳部可以包括:侧上板;侧下板,所述侧下板设置成与所述侧上板间隔开;以及侧连接板,所述侧连接板被构造成连接所述侧上板和所述侧下板,并且所述侧垫片可以设置在所述侧下板上。
[0018]在本公开中,所述侧垫片的上表面与所述侧上板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隔可以在所述侧容纳部的入口处比在所述侧容纳部的内侧处更小。
[0019]在本公开中,所述侧板簧的与所述侧容纳部的所述内侧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度可以大于所述侧板簧的与所述侧容纳部的所述入口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度。
[0020]在本公开中,所述侧垫片的与所述侧容纳部的所述入口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度可以大于所述侧垫片的与所述侧容纳部的所述内侧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度。
[0021]在本公开中,所述侧支架还可以包括侧止动件,所述侧止动件形成在所述侧连接板上并且被构造成防止所述侧板簧朝向所述侧容纳部的内侧移动。
[0022]在本公开中,所述侧止动件可以包括:侧突起,所述侧突起从所述侧连接板朝向所述侧板簧突出;以及侧凹槽,所述侧凹槽分别形成在所述侧上板与所述侧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分和所述侧下板与所述侧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分中。
[0023]在本公开中,所述中心板簧和所述侧板簧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包括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
[0024]按照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用于支撑中心板簧的端部的中心支架和用于支撑侧板簧的端部的侧支架可以减少对中心板簧和侧板簧的损坏。
[0025]另外,根据本公开,没有孔形成在中心板簧和侧板簧中,这使得可以提高中心板簧和侧板簧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的
立体图。
[0027]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的前视图。
[0028]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中的部分“A”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9]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中的部分“B”的局部放大前视图。
[0030]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的主要构造的组装立体图。
[0031]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中的部分“C”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32]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中的部分“D”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通过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这里,为了清楚和方便描述,在附图中示出的线的粗细、构成元件的尺寸等可以被夸大。
[0034]另外,下面使用的术语是考虑本公开中的其功能来定义的,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图或通常的实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包括:中心板簧;侧板簧,所述侧板簧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板簧的两个相对侧处;以及支架模块,每个支架模块包括中心支架和侧支架,所述中心支架被构造成容纳所述中心板簧的端部,所述侧支架连接到所述中心支架并且被构造成容纳所述侧板簧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架包括:中心支架主体,所述中心支架主体连接到所述侧支架;中心容纳部,所述中心容纳部设置在所述中心支架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容纳所述中心板簧,所述中心容纳部具有第一侧,所述第一侧被打开使得所述中心板簧被插入到所述中心容纳部中;中心垫片,所述中心垫片容纳在所述中心容纳部中并且被构造成邻接所述中心板簧;以及中心盖,所述中心盖联接到所述中心容纳部以封闭所述中心容纳部的所述第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架还包括中心垫片紧固部,所述中心垫片紧固部被构造成穿透所述中心容纳部并且被紧固到所述中心垫片,使得所述中心垫片按压所述中心板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容纳部包括:中心上板;中心下板,所述中心下板设置成与所述中心上板间隔开;以及中心连接板,所述中心连接板被构造成连接所述中心上板和所述中心下板,并且其中,所述中心垫片设置在所述中心下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垫片的上表面与所述中心上板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隔在所述中心容纳部的入口处比在所述中心容纳部的内侧处更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簧的与所述中心容纳部的所述内侧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度大于所述中心板簧的与所述中心容纳部的所述入口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垫片的与所述中心容纳部的所述入口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度大于所述中心垫片的与所述中心容纳部的所述内侧相邻的部分的竖直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架还包括中心止动件,所述中心止动件形成在所述中心连接板上并且被构造成防止所述中心板簧朝向所述中心容纳部的内侧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止动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宇彬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