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育苗自动喷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69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薯育苗自动喷灌装置,具体涉及喷灌装置领域,包括圆形底板,圆形底板顶端中心固定安装有竖直插杆,竖直插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育苗座组件,竖直插杆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安装于竖直插杆的顶端,转轴的顶端固定插装有矩形导流板,矩形导流板的顶端连通有导流管道,其技术要点为:通过电机进而带动转轴以及矩形导流板进行同步转动时,矩形导流板和导流管道之间呈相对转动,进而促使引流板一和引流板二之间处于堵塞以及流通两种状态,实现矩形导流板的精准水流灌溉,节省水源的同时,包装很快的将育苗箱内部的红薯苗进行浇透,实现水流的效率最大化。实现水流的效率最大化。实现水流的效率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薯育苗自动喷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喷灌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红薯育苗自动喷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薯是主要的秋粮之一,它不仅产量高,抗灾力强,而且营养丰富,适合加工,可以制作粉面、粉条、粉皮和怡糖,提取柠檬酸,转化乙醇等,对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商品经济有着重大作用。
[0003]红薯生长初期喜稍湿的环境,种入后需连续浇3天大水,让地下部分充分吸收到水分,增加土壤的湿度,这样能提高薯苗的成活率,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对于红薯苗进行浇灌,要么使用手动浇灌,其较为浪费人力,或者是采用机器进行大面积喷射式浇灌,其喷射式浇灌的方式其一是进行水资源的浪费,造成地面以及环境潮湿,工作人员工作不便,其次是大面积喷射式浇灌难以将红薯苗进行灌胶透彻,降低薯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红薯育苗自动喷灌装置,通过电机进而带动转轴以及矩形导流板进行同步转动时,矩形导流板和导流管道之间呈相对转动,进而促使引流板一和引流板二之间处于堵塞以及流通两种状态,实现矩形导流板的精准水流灌溉,节省水源的同时,包装很快的将育苗箱内部的红薯苗进行浇透,实现水流的效率最大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薯育苗自动喷灌装置,包括圆形底板,所述圆形底板顶端中心固定安装有竖直插杆,所述竖直插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育苗座组件;
[0006]所述竖直插杆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竖直插杆的顶端,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插装有矩形导流板,所述矩形导流板的顶端连通有导流管道,所述导流管道远离矩形导流板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底端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水泵和导流管道与矩形导流板呈连通状态设置;
[0007]所述导流管道朝向矩形导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板二,所述引流板二的表面竖直贯穿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的张合角度呈2
°
设置;
[0008]所述矩形导流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引流板一,所述引流板一包含有中心板和固定安装于中心板外壁的多组弧形板,多组所述弧形板关于中心板的竖直中心线呈轴对称分布设置,所述弧形板呈弧形板设置,所述弧形板的张合角度呈58
°
设置。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育苗座组件包含有三组矩形板,每一组所述矩形板的顶端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育苗座组件位于插槽的内部竖直插装有育苗箱。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矩形导流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头,多组所述喷头的位置与多个插槽的位置相对应。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矩形板位于插槽的位置处开设有多组过筛孔一,所述矩形板位于过筛孔一的边缘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多个立柱。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矩形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下引箱,所述下引箱呈口部朝上的箱体状设置,且下引箱的内壁顶端与矩形板的水平中心线之间呈3
°
的夹角设置,所述下引箱的表面包含有多组过筛孔二。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育苗座组件位于筛孔二的底端贴合有弧形储水槽,所述弧形储水槽固定安装于圆形底板的顶端边缘位置。
[00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储水槽的一端连通有连通管道,所述水箱通过连通管道与弧形储水槽之间呈连通状态设置。
[001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6]1、本技术通过电机进而带动转轴以及矩形导流板进行同步转动时,矩形导流板和导流管道之间呈相对转动,进而促使引流板一和引流板二之间处于堵塞以及流通两种状态,实现矩形导流板的精准水流灌溉,节省水源的同时,包装很快的将育苗箱内部的红薯苗进行浇透,实现水流的效率最大化;
[0017]2、本技术在育苗箱、育苗座组件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引流的筛孔,且筛孔的孔径设置较小,保证水流进行渗出的同时进行过筛,同时在育苗座组件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转接水流的弧形储水槽,实现水流的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喷灌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喷灌装置整体结构轴测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育苗座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4的B部结构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为:1、圆形底板;2、弧形储水槽;3、竖直插杆;4、电机;5、转轴;6、矩形导流板;7、导流管道;8、水泵;9、水箱;10、连通管道;11、育苗座组件;1110、矩形板;1120、下引箱;1111、插槽;1112、过筛孔一;1113、立柱;1121、过筛孔二;12、育苗箱;13、喷头;14、引流板一;1410、中心板;1420、弧形板;15、引流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如图1

5所示,一种红薯育苗自动喷灌装置,包括圆形底板1,如图1所示,圆形底板1顶端中心固定安装有竖直插杆3,竖直插杆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育苗座组件11;
[0026]如图1所示,竖直插杆3的内部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型号为Y80M1

2,电机4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5,转轴5转动安装于竖直插杆3的顶端,转轴5的顶端固定插装有矩形导流板6,矩形导流板6的顶端连通有导流管道7,导流管道7远离矩形导流板6的一端固定
连通有水泵8,水泵8的型号为ATSXQK1100

560,水泵8的底端设置有水箱9,水箱9通过水泵8和导流管道7与矩形导流板6呈连通状态设置;
[0027]如图2所示,导流管道7朝向矩形导流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板二15,引流板二15的表面竖直贯穿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的张合角度呈2
°
设置;
[0028]如图2所示,矩形导流板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引流板一14,引流板一14包含有中心板1410和固定安装于中心板1410外壁的多组弧形板1420,多组弧形板1420关于中心板1410的竖直中心线呈轴对称分布设置,弧形板1420呈弧形板设置,弧形板1420的张合角度呈58
°
设置。
[0029]在具体实施方案中,其电机4内设有工作程序,其电机4每转过60
°
开始停留3分钟,用于流水喷灌,即当电机4带动转轴5进行同步转动时,矩形导流板6随着转轴5旋转,进而促使固定安装于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薯育苗自动喷灌装置,包括圆形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底板(1)顶端中心固定安装有竖直插杆(3),所述竖直插杆(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育苗座组件(11);所述竖直插杆(3)的内部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转动安装于竖直插杆(3)的顶端,所述转轴(5)的顶端固定插装有矩形导流板(6),所述矩形导流板(6)的顶端连通有导流管道(7),所述导流管道(7)远离矩形导流板(6)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底端设置有水箱(9),所述水箱(9)通过水泵(8)和导流管道(7)与矩形导流板(6)呈连通状态设置;所述导流管道(7)朝向矩形导流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板二(15),所述引流板二(15)的表面竖直贯穿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的张合角度呈2
°
设置;所述矩形导流板(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引流板一(14),所述引流板一(14)包含有中心板(1410)和固定安装于中心板(1410)外壁的多组弧形板(1420),多组所述弧形板(1420)关于中心板(1410)的竖直中心线呈轴对称分布设置,所述弧形板(1420)呈弧形板设置,所述弧形板(1420)的张合角度呈58
°
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薯育苗自动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座组件(11)包含有三组矩形板(1110),每一组所述矩形板(1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张国芝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横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